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整合营销 > 哪些盈利模式令你拍案叫绝?

哪些盈利模式令你拍案叫绝?

时间:2022-01-27 03:00:02 | 来源:整合营销

时间:2022-01-27 03:00:02 来源:整合营销

关于这个问题,这已经是我第四次修改回答了。

关于盈利模式这个问题,我知道不管我列举什么样的案例,一定是两面的声音,有说支持的,说我回答很好的,也有直接上来“杠”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理性客观去看我的回答。

其实,在我看来,每次我回答,大家评论整个过程其实也就像是在创业,是在不断修正的过程,没有一开始就设定好的盈利模式,褒贬不一,大家所问的,所经历的,我无论是创业还是现在做的投资,我都经历过,也都看到过。

我个人认为未来商业模式:衣食住+文化,从卖货到卖生活方式,从卖场到买场,(为了再次引起大家的热议,我注明这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抛砖引玉吧)

很多企业活不下去,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在卖产品。

服装店真正卖的不是服装,星巴克真正卖的不是咖啡,酒店真正卖的不是客房和餐饮,他们真正购买的是一种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

好的商业模式不是把你的货推销给客户,而是通过你深层次的洞察用户的需求,设计出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把原来的卖场转化成买场。

如果苹果只做计算机批发,不开Apple Store实体店会怎样?如果爱马仕就是单纯地做围巾,没有实体店,会是什么样子?”

用生活方式取代产品是未来的趋势,单一地卖产品会越来越难,已经没有市场了。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身更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衣食住+文化,未来商业将会是集时尚、文艺、日常于一身的“生活方式复合店”,实现华丽转身。

一个好的项目背后是好的商业模式和商业逻辑。

因为疫情的催熟,下半年的新零售势必会如雨后春笋一样爆发,这几天,一则“日本茑屋书店2020年落户中国杭州”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只是一家书店,凭什么能够这么轰动,这个案例也是我一直非常推崇,正如我上面说的,我们一定要将传统的“卖”场转变为“买”场。

在日本的茑屋书店,目前已经有1400多家分店,它在东京的门店,每月营业额上亿日元(相当于600多万人民币),开业一年多就被评为世界20大最美书店。

茑屋书店对中国新零售的启迪,可能不在于拷贝另外一个茑屋书店,而是它背后的新商业逻辑。

从茑屋书店整体来看,他的核心集中在这几点:

1. 它的场景设计。从建筑美学到生活哲学,从图书的摆放到空间的布置,它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很考究,这些基于人性化的场景设计,让它成为网红打卡地,被评为“全球最美书书店”。

2. 它的多元经营。它是一个以书店为中心,包含了咖啡馆、餐厅、精品店以及公园等设施的生活休闲场所,以图书为核心的“书+X”模式,提升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粘性。

3. 它的市场定位。它的目标群体是50岁以上的所谓“黄金年龄层”,这群人有钱且有闲,掌握了53.5%的社会财富。事实上,它在所有年龄层的用户中都颇具人气。

4. 它的运营方式。它重构书店空间,以文学、艺术、建筑、汽车、料理和旅行六大专业分类为特色,融入咖啡、饮食、亲子、文体和慢生活,作为美好生活方式专业“提案者”,以丰富的线下体验和优质服务取胜。

体验为王的今天,作为拥有“落寂的传统出版业与实体商业”双重属性的传统实体书店想要自救,必须以全新的生活+复合店突破重围,而茑屋书店也恰恰是做到了这一点。

下面我分别讲讲,日本茑屋书店的成功,是如何“美的有心机” 的。

1、从顾客需求价值出发,转换书店角色
在代官山茑屋书店中,店里把所有带有导向性的标识都删除了,摒弃了传统书店按照书的形态进行分类的方式,茑屋书店则是按照书的内容、生活场景进行分类,重构了书店空间。

茑屋书店特别设置了通晓某特定领域的导购员,从商品采购到卖场布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导购员决定,并实际接待顾客,向来店顾客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以寻找网络时代电商所不能做的,直击电商痛点、瓶颈为实体店铺的优势,这就是茑屋书店战胜电商的理由。智能手机永远无法达到的是心情、感觉的效果,也无法享受即时性的达人服务,而很多顾客更喜欢人来人往的真实空间。

2、颠覆营销逻辑,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的产品体系
(1)度过时间,而非促进销售

首先,茑屋书店跟传统书店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是一家书店。

用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的话说“传统书店的问题就在于它们卖书”,茑屋书店本质上是创造一个让人度过一段美妙时间的场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大家推荐最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值得推荐的旅行目的地),所以增田宗昭说这是“买场”。

比如茑屋的代官山店,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是附近老年人的活动中心。

(2)围绕人群,打破品类

茑屋书店的核心是经营人群,而非想着自己的品类。最初,增田宗昭想要创造一个让附近的人度过一段时间的场所,然后想着什么品类去填充这个场所。

日本人喜欢咖啡、看书,所以“书+咖啡”自然就成了运营这个人群的产品。

(所以在中国抄茑屋书店可能根本不是做书店,中国老年人看书很少,打麻将多,可能是茑屋麻将馆都有可能。)

正是因为它是运营人群的“推荐逻辑”,所以才能真正做到“一店多能”,围绕生活方式推荐。

比如你走近料理区,这里不光摆了推荐你学习料理的书籍,甚至书里面提到的锅也会摆在旁边,让你可以在做饭的时候听的音乐 CD 也摆在旁边。

走近旅游区,推荐你去挪威旅行的书籍旁边可能也在卖挪威的明信片,还有定制旅行产品,甚至可能有个兼职的旅行达人跟你聊天。

用增田的话说:它卖的不是书,而是里面的生活方式。(茑屋是日本第一家联合销售书籍、CD、DVD 的公司)

(3)细分人群,个性化推荐

更神奇的是,茑屋通过数据驱动,真正做到了千店千面。每个店可能运营的人群都不一样。

比如附近有孩子的人多,这个店里面就会有一个小的儿童中心;不同人群的不同店里面推荐的主题也完全不同。

总之,茑屋书店的经营方式,和我们传统“人找货”的卖场逻辑完全不一样,是真正做到了“货找人”的推荐逻辑。

这就是茑屋书店跟传统公司在经营上最大的区别,它颠覆了传统上以“人找货”为主经营产品的逻辑,而是一个以“货找人”为主的经营用户的逻辑。

既然基础的经营方式变了,往往意味着增长方式也会改变。下面部分我们一起借茑屋书店看一下经营用户的企业的增长方式,在品牌和流量之后,企业究竟如何拉动增长。

3、颠覆增长方式,从中心化媒体到去中心化式赋能
现在是去中心化的媒介时代,真正的用户资源都存储在一个个去中心化的节点里,存在于一个人的微信好友里,存在于一个街区的门头店里,存在于一个抖音的网红里,存在于一个兴趣社群里…

茑屋书店就是这么做的,它主要的增长方式就是通过赋能别人开店,借助每个加盟店主的力量去增长。

类似于云集借助了每个想开微店卖东西的人的力量;拼多多借助了每个想拼团的人的力量;茑屋书店就是借助了日本那些有点资源、有时间又想开小店的人的力量。

要靠赋能来增长,其实需要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作为一个想开一家这样的茑屋书店的人,我凭什么不自己干,非要加盟呢?

很简单,因为你需要这个平台帮你去做以用户为中心的策划,并且实现这个策划。

如果你自己开店,你难以知道到底应该在这个区域策划什么主题,是料理还是旅行?即使你知道这里应该摆放料理书籍,也不知道应该放相关的什么书籍、CD、DVD 甚至是做料理用的锅最能达到推荐的效果,更是难以整合这么多复杂的供应链,很难一个个去采购。

而茑屋书店背后的公司 —— CCC( CultureConvenience Club,文化便利俱乐部,简称CCC)却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它通过 RFID、借书证等方式,了解每个用户在每家店的习惯,积累了数据,可以告诉你这个街区、这个时节的旅行主题应该放一本挪威旅行的书,旁边还可以放一个来自挪威的明信片,顺便销售,并且通过一套强大的订货系统直接帮你完成订货。

所以,从 to B 的角度来说,茑屋书店的本质上并不是一家开线下店的公司,它本质上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咨询公司。

总结
我一直相信,在一个浪潮到来的时候,真正抓住机会驾驭浪潮的组织,一定是围绕新技术去建立战术体系的组织,而非把用新技术去加强原有战术体系的组织。

未来商业模式:衣食住+文化,从卖货到卖生活方式,从卖场到买场

很多企业活不下去,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在卖产品。

服装店真正卖的不是服装,星巴克真正卖的不是咖啡,酒店真正卖的不是客房和餐饮,他们真正购买的是一种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

好的商业模式不是把你的货推销给客户,而是通过你深层次的洞察用户的需求,设计出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把原来的卖场转化成买场。

用生活方式取代产品是未来的趋势,单一地卖产品会越来越难,已经没有市场了。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本身更可能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衣食住+文化,未来商业将会是集时尚、文艺、日常于一身的“生活方式复合店”,实现华丽转身。

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关键词:模式,拍案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