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信息时代 > 逻辑数据模型(数据库)

逻辑数据模型(数据库)

时间:2022-11-01 18:30:01 | 来源:信息时代

时间:2022-11-01 18:30:01 来源:信息时代

    逻辑数据模型 : 建立在概念模型之上从数据库实现角度对数据所建立的一种数据抽象的模型,简称逻辑模型。它既要易于用户理解,又要便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逻辑模型描述数据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主要包括数据的结构形式、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结构化的,逻辑模型必须给出数据的结构形式,数据操作则是在给定的结构上对数据进行操作,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为了保证语义完整性给出的约束条件称为完整性约束,一部分完整性约束由数据模型确定,另一些由数据库应用确定。
逻辑模型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的模型为层次模型,此后为网状模型,在1970年E.F.codd首先提出了关系模型,开创了逻辑模型的新时代,此后陆续出现了面向对象模型及对象-关系模型及其他一些专用模型。逻辑模型目前已成为数据库中的基本内容。
逻辑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及对象关系模型等。其中,前三种模型是建立在E-R模型上的而后两种模型则分别建立在面向对象模型及扩充E-R模型上。前三种是传统的基于记录的模型,后两种是基于对象的模型。
层次模型主要反映现实世界中实体间的层次关系,是以树型结构表示各类实体及它们的联系。树结构中结点为记录型,记录型间的联系表示为树结构的边。由于层次模型是树结构,它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亲结点,该结点称为根结点,根以外的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结点。每个记录型可以有若干字段,用于描述记录型表示的实体属性,一个记录型可以有若干记录值。层次模型的存储结构通过邻接法、链接法和邻接-链接混合法实现数据的存储连接。层次模型引入冗余数据和指针来实现实体的多对多关系。
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非层次关系,用层次模型表示非树形结构很不直接,网状模型更适合描述多对多的联系。网状模型是比层次模型更具普遍性的结构,它允许多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且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结点。网状模型在实现记录间的联系时,常用链接法,其中包括单向链接、双向链接、环状链接。此外,还有指引元阵列法、索引法等。
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提供的数据操作主要有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各类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一个关系数据库一般由多张二维表组成,每张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二维表的表头称为关系模式,它由关系名及若干字段名(或称属性名)组成;二维表中的数据称为关系实例,简称关系,关系实例由表中的行组成。
面向对象模型区别于传统逻辑模型,它支持面向对象的相关概念。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被模型化为对象,每个对象有唯一的对象标识。每个对象的状态和行为被封装在一起,状态是该对象属性值的集合,行为是对象状态上的操作(或称方法)。具有相同属性和操作集的对象构成对象类,类被分为不同层次,子类继承其父类(或称超类)的属性和方法,而对象被看成类的一个实例。由于对象被封装,对象与外部的通信通过消息传递来完成。与传统数据模型一样,面向对象模型通过消息传递对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将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结合产生了对象-关系模型,它是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数据类型及新数据类型上的操作,并且有继承性和对象标识等面向对象特征的数据模型。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2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