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Adobe收购Figma,国产软件应该怎么看怎么办

Adobe收购Figma,国产软件应该怎么看怎么办

时间:2023-09-10 22:30: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9-10 22:30:02 来源:网站运营

Adobe收购Figma,国产软件应该怎么看怎么办:1、收鼓鸣金——两个传奇化干戈为玉帛

近期,一起并购案消息从大洋彼岸传来,惊动了国内的设计圈和资本圈。老牌软件厂商Adobe以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Figma。这是软件领域历史上最大金额的收购之一,称之为天价不为过。

而相比收购金额,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两家公司是多年的竞争对手。去年Figma的创始人Dylan Field还曾表态,不会考虑Figma被Adobe收购,从白热化竞争到息兵止戈,变化之迅速,充满了戏剧性。

大名鼎鼎的Adobe,在设计软件领域是元老级的存在。Adobe的产品体系是个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包括众多家喻户晓的产品。它的产品有的因为市场覆盖率太高,以至于产品格式成了某个行业的代名词,比如风靡上一代互联网的动画软件Flash;有的产品因为使用率高,逐渐演化成为动词,比如P图的P,就来自于PS(PhotoShop)。

Figma是另一种传奇。Figma成立于2012年,早年没人能看出这是一家天选之子,由于一开始没有找准产品方向,导致团队成员离职、公司财务困境,差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直到2015年12月才上线他们的第一个产品版本。

为创始人Dylan找到方向的帮助中,Adobe当时的的CEO Bruce Chizen出了一份力。Bruce Chizen在Dylan的迷茫期给了他产品方向上的建议。万万没想到,短短几年Figma就以颠覆式的产品创新,反过来向Adobe在设计领域的地位发起挑战。于是双方的竞争拉开序幕,并在近几年资本市场的加持下,越来越白热化。

一方是传统豪强,财大气粗;一方是新兴势力,锐意进取。之前双方丝毫没有互相妥协的意思,如今剧情迅速反转。想摸清其中脉络,还得从两家的历史说起。

二、Adobe——一代雄主还是德不配位?
用户对Adobe的产品饱含着非常复杂情感,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一方面,AdobeAdobe在设计领域能有今天的地位,不是没有原因的。

它久经沙场。Adobe今年40岁,它创立的时候Figma创始人Dylan还没出生。Adobe的很多经典产品比很多互联网用户的年龄都大,即使是资深的设计师,很多人也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学习使用Adobe的产品,之后又贯穿整个工作生涯。
它无所不包。Adobe从创立伊始就不断地发布(或收购)各种经典产品,到目前为止Adobe的全家桶包含60款左右设计软件,从平面设计到动画制作,从绘画到影视特效。但凡有人闯入某个设计领域,就会发现那里已经有一个Adobe的产品在等着他领用了。很多设计师形容,自己日常工作就是往来穿梭于Adobe的各种产品之间。
它雄心壮志。在设计领域功成名就后,Adobe并没有停止开疆拓土。Adobe先后在营销领域进行了十余笔收购,将设计与营销场景无缝衔接,可谓神来之笔。

可以说,Adobe的历史地位是它一点一滴打下来的。按理说,Adobe也算是一位胸怀天下、心系群众、值得尊敬的好同志了。

然而,用户未必这么看。这也就不得不提及Adobe的另一面。它虽有行业地位,但很多用户一边付费,一边其实早已苦Adobe苦矣。综合收集一下用户对Adobe的抱怨,可以总结有三宗罪:
第一宗罪,曰傲慢。这既体验在价格上,也体现在服务上。Adobe一年几百上千美元的定价,让很多用户感到囊中羞涩。近年来Adobe把软件的价格从买断式修改为订阅制,用户需要不断向Adobe定期付费。而且冷冰冰的定价体系,没有分级定价,让很多用户感到不适。对个人用户如此,对企业用户也是如此。据说,Adobe的营销内容管理系统AEM,在中国对企业客户的要求是营收需要达到几十亿级别,否则连成为其客户的资格都没有。价格和服务不亲民,就让用户产生了疏离感。

“隔壁微软的office最便宜的时候都能做到几十块钱的价格,而且也一直认真在做本地化,onedrive的云服务至少也比前两年好太多。Adobe在干啥?除了最划算时候1800/年的Adobe全家桶,别的时候没见过任何的价格变动那是让人一言难尽。”——某本站网友

第二宗罪,曰懒惰。产品笨重、缺乏颠覆式创新、对用户需求的反应慢等等,已经是用户抱怨已久的问题了。乔布斯就曾直白评价过Adobe太过懒惰,起因是Adobe的一款网页播放器产品,在上一代网页时代(HTML4时代)满足于躺着赚钱,而不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手机浏览器开始选择HTML5的时候,Flash被时代抛弃。

第三宗罪,曰贪婪。贪婪驱使Adobe不甘坐视竞争对手做大做强,而通过并购扩大地盘、收编竞争对手。Adobe旗下很多著名的产品,其实都是收购来的!据维基百科统计,自1990年以来,Adobe在收购Figma之前有过55次收购,其中很多被收购的对象曾经是Adobe的竞争者。
通过一系列并购整合行业内资源,形成闭环的产品体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对竞争对手形成垄断性地竞争优势。而对用户而言,垄断意味着选择权被剥夺,意味着随时可能被割韭菜。
这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在上一个互联网时代,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Fireworkds、Dreamweav和Flash三款软件,几乎是设计和开发网页的标配,被称为“网页三剑客”。Macromedia公司是Adobe当时最大竞争对手。2015年Macromedia被Adobe以34亿美元收购,包括网页三剑客之内的众多软件被Adobe收入囊中,之后大多数被吸收或关闭。

傲慢、懒惰、贪婪,这些抱怨,也许是由于用户对产品的爱之深才责之切,Adobe尚有理由等闲视之,但Figma的腾空出世无疑给Adobe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危机感。

三、Figma——始于互联网角落的逆袭之路
大树之下,寸草不生。能从Adobe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生长起来,Figma肯定是有点东西。但具体做对了什么呢?最关键的是抓住了天时、掌握了地利、获得了人和。

1、天时——新一代网页技术更新换代之际
网页(web)是我们和互联网连接的最重要的媒介。我们从互联网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网页来传递的。如果没有网页技术的更新迭代,Figma就没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上一个互联网时代,HTML4是当时的网页标准。在这个标准下,网页本身是静态的。那个时代的网页设计和开发需要用到被称为“网页三剑客”的Dreamweaver、Fireworks和Flash,其中Dreamweaver负责网页代码编辑,Fireworks负责页面上的制图,而Flash负责制作动态效果。
随着移动端上网的需求增多和网速的提升,网页逐渐要支持更丰富的动态效果和可交互性,更适合当代需求的HTML5(也有人简称H5)新标准逐渐取代了HTML4。HTML5网页可以表现出更强的视觉效果、动态效果和交互效果,可以在HTML5网页上直接进行复杂的渲染,很多3D游戏都开发了在HTML5网页上运行的版本,比如原神网页版。而这些效果的制作都不再需要Flash就可以完成。Flash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鲸落而万物生,适用于HTML5时代的各种的网页设计工具诞生,如Adobe XD、Sketch以及Figma。虽然Figma并没有早早地抢占先机,但Adobe XD和Sketch都没能像当年三剑客那样一统江湖,这给了Figma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地利——云计算技术支撑新型商业模式
传统的软件需要做本地化的安装,而越是高端复杂的软件,安装就包越大。Adobe XD的安装包动辄1、2个G,并且还在不断地膨胀。另外,很多企业在应用Adobe XD时,若想对Adobe XD进行系统扩展也会非常麻烦。
而Figma不用安装,在线就可以使用,这是因为完全是基于云来运行的产品。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这种随着云计算技术而诞生的新型商业模式,让用户不用下载就可以方便使用、文件在云端储存不用担心本地文件丢失、文件的更改即时进行云同步、不用担心不同的版本之间兼容性的问题,还可以使不同用户之间即时同步分享。
轻量、方便、优雅、经济,Figma堪称云计算技术带来的商业变革的最佳实践。

3、人和——实现协同办公与重视用户体验
似乎每家公司都会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但客观评价,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Figma满足用户体验这一点有太多值得其他公司学习的地方。
一方面,它实现了云上协同办公。由于产品是基于云的,用户可以不受本地化的束缚,尽情地在产品里进行协作。相比之下,AdobeXD在2019年11月才上线“协同编辑”的测试功能。Sketch在2020年底才发布即时协作功能。
能实现协同办公这项功能,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可能并不足为奇,关键是Figma深知这是用户的需要,所以他们才对协同办公有极致的追求。我们可以体会出这种产品追求表现出来的公司价值探索和取向,这是获得人心的关键。
另一方面,它极其注重用户对于细节的体验。设计是一个很重视细节的行业,因为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头脑中的创意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细节无法展现,则作品从未完整。圆角的弧度、阴影的角度、插件的管理,都是设计师的“痒点”。Figma在用户群体中取得了惊人的好口碑。很多设计师、公司的设计部门在使用了Figma之后,选择放弃使用Adobe的软件,转而采购Figma。
一款toB的产品,能让企业中的end user说好话,那肯定是真的好。

一家企业的产品是否成功,是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的,也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以上天时、地利、任何三点,的确是Figma能够成功的基础。脱离了任何一点,Figma都难以在Adobe众多产品的环伺下羽翼渐丰。

四、失去故土——Adobe当年的战略失误
有人评价,Figma接受被Adobe并购,是屠龙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Figma原本是被用户寄予厚望挑战Adobe,改变圈内怨声载道却又没得选择的现状。而现实却是Figma被“重金招安”,颇有“助纣为虐”之嫌。
而从Adobe的视角出发,多数人认为此次收购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出于被挑战者替代的恐惧,而非追求增长价值。
这结论下得未免有些着急,Adobe的这次收购的确是带了些防御色彩,但并非仓促应战。如果把Adobe的收购意图放在更长远的图景中去理解,会发现它的初衷可能并不仅仅是减少一个竞争对手,而是想收复自己曾经牢牢占据的、但早已失去的商业领地——“网页的设计与开发”。

前面提到,网页是我们和互联网连接的最重要的媒介。我们从互联网获取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网页来传递的。对于企业来说,信息、服务、商品都需要通过数字化内容通过网页呈现。著名智库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将产生超过5亿个网页应用,保守估计需要设计和开发几十亿到上百亿个web页面,这些web页面中很大一部分是富媒体形式、具备交互功能、打通后端数据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网页和应用的开发,随着云原生、K8S(Kubernetes)及标准API等出现,以后端为侧重点的商业化已趋于成熟,于是市场需求推动应用开发方式往“专注于前端”的方向发展。而“专注于前端”,需要大量前端技术背景的开发者。

虽然前端技术为前端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但前端开发目前更多依赖于人力密集型模式,企业为前端投入的成本极高,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字节跳动前端技术开发人员占所有技术人员20%。

在这种情况下谁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力工具,谁就能在前端市场这块大金矿。Adobe曾经是HTML4时代唯一的生产力工具提供者,那时候前端还不叫前端,还只是“网页制作”。那段日子对Adobe来说可以算是“岁月静好”。通过收购来的“网页三剑客”垄断网页制作市场,再通过Flash Player垄断网页播放器市场,躺着赚钱商业模式的典范。

可惜岁月不饶人,再诱人的商业模式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车轮。随着互联网用户不再满足单一图文和静态的网页效果,而是追求更好的网页展示和交互体验,HTML4时代的产品不可避免地因HTML5标准的普及而被替代,“网页三剑客”再也无法满足网页设计和开发的需求,Flash Player也无法适应新的网络环境而彻底被弃用。现在连制作Flash动画也成为了一种老旧的手艺,虽然Flash变身Animate,在动画制作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但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荣光。

乔布斯曾写过一封公开信,建议“Adobe应该更多地专注于为未来创造出色的HTML5工具”,而不是靠着HTML4时代的产品抱残守缺。但是Adobe最终选择了维持保守路线。正是这次企业战略级的失误,让它彻底失去了对“网页设计与开发”这块领土的掌控。虽然后续推出了Adobe XD和Adobe muse,但终究无力回天。

其实Adobe当年就算选择积极拥抱HTML5时代,也未必有能力像在HTML4时代一样制霸市场。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前端需求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复杂,前端工具市场注定会迎来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大势所趋,非Adobe一己之力能够抵挡。

但毕竟,错误的战略方向让Adobe面对众多竞争者失去了先机。当回过神来的Adobe看到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Figma征战四方,颇有烈士暮年的曹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感。后起之秀士气正盛,又有微软在卧榻之侧(据说微软也有意收购Figma),Adobe纠结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将Figma纳入麾下、重金册封,间接宣告了旗下大将Adobe XD技不如人。

五、野望——一场纵横捭阖的大棋局
此时的江湖,“网页三剑客”早已归隐,三剑客的名号交给了“前端三剑客”——HTML、CSS和JavaScript。其中HTML负责页面结构及数据承载、CSS负责控制网页的外观显示效果,JavaScript负责对交互行为、业务逻辑进行处理。

“网页”演变成了“前端”,静态变成了动态、信息呈现变成了数据交互、单一图文变成了富媒体,相应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端页面的生产流程变得长而复杂,从需求提出、创意策划到设计制作。设计之后的作品被送进开发环节,从前端、后端、测试再到投放。在开发环节之后,还需要运营人员日常维护、数据分析、进行优化和修改。

在HTML4时期,负责网站的设计和开发工作通常一个人就可以胜任,而现在设计环节和开发环节的工作区分更加明显,因此任何一种工具想要控制整条生产链,恐怕难以做到。更可行的方案是对某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并且让这个环节与其他环节链接地更加畅通丝滑。

Figma利用云计算技术,让用户在浏览器中就可以进行协同办公,需求方、创意方和设计师进行圆桌式的讨论和协作,避免了长链条、点对点沟通,这种对生产协作方式的改变,极大地提升了链条上的设计环节的生产力,减少了生产链冗余。

Adobe并购Figma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如此,Adobe在2022Q3财年电话会议面向投资者解释收购Figma的原因时,阐述道“As creativity becomes increasingly collaborative, the web makes it easier for teams to create together.”

Adobe通过并购Figma来重整旗鼓,新的征战直指已经历沧海桑田的故土。然而,即使收购了Figma,Adobe在通往复兴大业的道路上其实最多只走了一半。
在网页创作流程中,设计师在Figma中完成网页设计工作之后,还需要交给开发环节,来实现前端的各种效果和与后端的数据打通,才能从网页的原型图成为真正的网页。
从生产力提升的角度讲,前端开发,才是整个前端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这也是为什么Adobe曾开发过一个基于Flash的脚本语言ActionScript,目的就是想讲网页设计环节的优势延伸到网页开发环节中。可惜Flash和ActionScript没有经得住HTML5时代前端复杂需求的考验。
从更大的视角看前端开发,其实可以将其视为“内容科技”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科技是指与内容的创作、传播、消费有关的技术,内容的类型包括视频、图文、音频等,而网页是各类内容型总集成的载体。因此,网页开发工具有望成为了内容科技的“总装线”,自然也成为内容科技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

再这样的战略图景下,Adobe收购Figma或许只是它下一盘大棋中的一步。这关键一步走稳了,后面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六、逐鹿——谁将问鼎中原?
网页开发领域是真正的群雄逐鹿、百家争鸣。
各式各样的前端工具中,以可视化、零代码的方式为主流。所谓零代码的方式,通过拖拉拽就能完成前端页面的搭建和配置,这样就可以让网页生产流程摆脱开发环节。
前端零代码公司,有的是实现某个特定功能,例如成立2021年于Typeform,专门做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开发交互式表单功能,2022年估值就达到10亿美元。有的适用于某个场景,应用最多的场景当然是营销场景,如兔展。有的更侧重建立网站,如建站工具WordPress。有的试图解决更通用的问题,如字节跳动的Morden.JS+星夜项目(已关停),还有iVX。Adobe也曾经发布了零代码网页开发工具Adobe muse,但推广效果不好。
由于前端页面种类复杂,前端不可能彻底开发零码化,总有些需要高端定制的网页不可能通过零码就能够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低代码。所谓低代码,不是像零代码一样摆脱开发人员,而是辅助开发人员的,让开发能够进行二次开发,来满足绝大部分前端需求。

目前前端开发市场已经从快速发展期逐渐进入到成熟期,一些标志性的信号:早期进场的公司都经历了多轮融资,部分公司已开始为上市做准备;巨头从涉足市场快进到产品成熟,如字节跳动在2020年发布火山引擎,至2022年产品已经臻于成熟;一些产品出现跨界延伸。在这个阶段,企业商业模式趋于稳定,业绩增长可预测性变强,也会面临更实打实地竞争。

谁将在这由乱到治的历史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就是人心,人心就是历史。历史会记住那些善待人心的人。

七、Figma不再卧薪尝胆,国产软件仍需呕心沥血
Figma被Adobe并购对国外的用户是好是坏还有待观察,但对国内的用户来说,明显多了一层风险。
2019年Adobe遵守美国政府的制裁号令,关停了委内瑞拉境内所有用户的账号,并且不退款,委内瑞拉全国的设计师深受其害。2022年Adobe突然对我国大陆的用户关停了Behance社区,也让人猝不及防。
虽然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社会冲突风险肉眼可见地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领域国产替代的进程加快,在前端设计和开发领域,也希望出现可堪重任的国产软件。

幸福不是等来、靠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国产软件需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积极主动。同时考虑中国和美国在实际国情、商业环境、文化背景方面的巨大差别。
1、谦虚谨慎,敬畏市场、深入产业、尊重用户
稳,是企业发展在近几年的主题。要敬畏市场,不做逆周期的事,在创新方面也许渐进式创新更适合创业公司的发展。要敬畏产业,路是走出来的,前提是鞋底沾泥。Figma在很多竞争对手还对线上协同功能嗤之以鼻的时候,就早已俯身深入产业流程中寻找解决方案了。尊重用户,原因无他,做专业工具就是要面对专业的需求。
2、艰苦奋斗,注重盈利能力
Figma长期以来一直亏损,靠融资维持营收的高增长,估计在收购完成后三年Figma才会达到盈亏平衡。这对中国大部分做ToB业务企业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在现在的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条件下,注重公司的盈利能力,早日把利润作为战略指标,谨慎花钱,是稳中求进之道。一些商业模式创新的ToC的产品尚可通过广告产生收入,做专业工具性的产品却很难这样盈利,再加上toC的业务很难让国内的用户付费,那么不如就踏踏实实做toB,让客户满意付钱。
3、敢于斗争,不走牺牲产品质量的捷径
曾经有一位业务人员评价自己公司的产品:坏消息是很烂,好消息是其他家也很烂。这个行业就是在比谁更不烂。如果一个企业通过讲好故事能换来融资,有什么理由不去钻营呢?我想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好的价值观自然能让一家企业把精力用在最创造价值的地方,这也是一家企业斗志的体现。
4、善于斗争,借SaaS东风也要加强服务
SaaS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在这个模式下几乎没有能够脱离服务的好产品。把客户增长的希望寄托在PLG(Product Led Growth)上过于冒险。Figma是一个好的蓝本,但却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模仿的对象。对待国内的用户,该服务的地方依然需要舍得花成本。
5、积极主动,做好私有化的部署
让国内的企业用户完全接受SaaS产品,本身就是个挑战。众多企业,特别是有充足预算的大型企业,更青睐数据安全性高的私有化部署,做SaaS软件的公司需要积极主动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准备好为客户提供私有化部署的服务。



Figma如今已经加入了Adobe的阵营中,穷小子变身高富帅。而对中国企业和用户而言,Figma是从挑战者的身份变为Adobe统一战线上的一员,以国界区分,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也愈加严峻。然而,危中藏机,变中求进。经营企业除了商业上的惊心动魄之外,更多的还是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在理性思考和务实实践中,创出自己的海阔天空。

关键词:收购,国产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