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电子商务 > 云计算产业链——全面解析

云计算产业链——全面解析

时间:2023-03-13 03:04: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3 03:04:01 来源:电子商务

目录
1.云计算定义
2.云计算产业链
2.1上游产业链
2.2中上游产业链
2.3中游产业链
2.4下游产业链
3.宏观发展趋势

写文章不易,请关注“时空积木”

1.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广义的来说是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集群,向各种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硬件租借、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有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人员维护。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仅仅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对于一家大型企业,一台服务器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又会演变出一个堆了很多服务器的数据中心。而服务器的数量决定了整个数据中心的业务处理能力。除了高额的初期建设成本外,运营支出中花在电费上的钱可能会是初期投资成本的3到5倍,而为了机器可以正常运转,还必须要配置其他相应的设备。这一系列的费用,小企业根本无法负担,对大企业而言也是负担过大,于是聪明的人类开始思考,并诞生了云计算。
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容器、微服务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着云计算的变革。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云计算的应用已深入达到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等传统行业。

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各行业企业纷纷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带动发展模式变革,为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府、产业的双重推动下,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2018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为962.8亿元,同比增长39.2%;初步测算,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达到1290.7亿元。

2.云计算产业链

2.1上游产业链
上游产业链主要为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IDC服务商,提供各类芯片以及服务器、存储器等硬件设备,还有数据中心的建设。(芯片:CPU、闪存,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芯片等,是云计算上游产业链最核心的部分;IT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其中绝大多数设备的芯片来自于国外企业。绝大多数闪存、内存芯片也来自于美国和日韩企业。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成为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由于国际竞争局势日趋复杂,贸易摩擦加剧,发达国家已经将禁止芯片技术和产品出口作为遏制竞争对手发展的重要工具。例如2018年,美国多次对我国高科技企业禁售芯片。
2.1.1服务器芯片国内研发状况

“棱镜门”事件之后,2015年美国禁止英特尔向中国出售高端服务器芯片,反而促成我国开始大力推进计算芯片的自主研发进程。(浪潮信息曾经谣传被英特尔断供服务器芯片导致股价跌停)
当前,我国服务器芯片自主研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向:Alpha架构、ARM架构、MIPS架构、X86架构、Power架构,涌现出基于MIPS的龙芯、基于X86的兆芯、基于ARM的天津飞腾和华为鲲鹏920以及基于Alpha架构的成都申威等。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也获得众多国内科技公司的关注。

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备虽然是国产,但采用的芯片大部分是X86架构,一旦出现贸易摩擦等情况,极有可能被别的国家进行技术封锁。
比较Alpha架构、ARM架构、MIPS架构和Power架构,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基于ARM架构的华为鲲鹏芯片泰山服务器、基于天津飞腾芯片的服务器,基于Alpha架构的成都申威芯片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都已进入政府集中采购名单,相信未来在政府等领域会有一定应用。

2.1.2存储器芯片国内研发状况
在存储芯片领域,中国厂商在高端存储芯片领域缺少核心技术,需与国外合作。
目前,紫光国芯、武汉新芯等企业已经或正在建设存储芯片工厂,进行存储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紫光国芯作为紫光集团在各地的存储芯片制造工厂的投资主体,业务涉及存储芯片的设计、生产、测试以及方案构建,主要专注12英寸DRAM存储芯片的研发。2019年5月,紫光成功研发了64层堆栈3D NAND存储芯片,与三星的96层堆栈只有1代的差距,2018年64层堆栈3D NAND闪存的大规模量产,全球6大NAND闪存厂商在年底才开始转向96层堆栈的新一代3D NAND。
福建晋华是国内较早开展存储芯片研发的企业,在福建、上海等地建有存储芯片工厂。2019年,美国宣布对福建晋华实施禁售,禁止美国企业向后者出售技术和产品,该公司自主研发进程受到影响。合肥长鑫和兆易创新有深度的关系。

2.1.3路由器芯片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继华为后成功研制高端路由器NP芯片,自主可控能力大幅增强,并为下一阶段的交换机、5G小基站芯片自研打下坚实基础。计划于今年内完成首颗商业网络处理器芯片的流片投产,预计2021年上半年面市发布搭载自研NP芯片的高端路由器产品。
浪潮信息:国内服务器龙头企业,2019年,浪潮蝉联全球多节点云服务器出货量和销售额双料第一。根据IDC数据,2017年、2018年,公司AI服务器连续两年以过半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市场第一;2019年上半年,继续以过半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市场第一,保持了智慧计算领导者的地位。中科曙光:请仔细阅读《中科曙光——高性能计算机龙头》
中际旭创:请仔细阅读《中际旭创——光模块龙头之一》
星网锐捷:公司数据中心交换机已经在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互联网企业得到规模应用,随着云数据中心白盒化推进,公司交换机业务有望贡献新增长。
紫光股份:请仔细阅读《紫光股份的危与机》
科华恒盛:公司专注于不间断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功率覆盖0.5KVA~1200KVA,还能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按需定制端到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上包括国外品牌在内的全部大功率UPS产品销售额排名中,公司位居第三,在本土品牌中排名第一;公司在我国中大功率UPS市场份额超过10%,是中国本土厂商中最大的高端UPS电源提供商。
当然芯片是这些所有硬件设备的核心,成本占比最高。上半年芯片厂商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皆实现了大幅增长,Intel上半年增速42.7%处于历史高位,英伟达2季度增速达到167%,AMD 2季度服务器芯片Epyc的收入也较上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2.2 中上游产业链

数据中心是所谓的中上游产业链。数据中心可以理解为机房,IDC企业通过运用机房为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硬件设施的服务。国内最大的IDC企业是在美国上市的万国数据。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等)。
据IDC圈预测,2014-2021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增长5倍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30%;到2021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达到2760亿元。服务器是数据中心设备成本支出的最大部分,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近6年来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12.5%,近年增速超过20%,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我国正处于云计算快速发展前期,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将助力服务器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服务器行业未 来增长可期。
数据港: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是IDC服务。它和阿里云有深度合作。2019年报这样写:预计合同未来 10 年服务期内,数据中心服务费总金额约人民币 24.4 亿元(不含电费);通过与大型互联网公司绑定供给, 保障公司业务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光环新网:请仔细阅读《光环新网》
宝信软件:请仔细阅读《宝信软件》公司主要从事企业IT系统解决方案,全面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IDC)、大数据、工业4.0、无人化、工业机器人、物联网、车联网软件产品及服务业务。IDC主要布局优势在上海。
南兴股份:公司原来是做数控设备的,2018年4月,公司成功收购了广东唯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唯一网络业务经营的主要范围是IDC、网络安全、云专线、公有云、混合云等服务。2019年年末,唯一网络已建立及运营的数据中心节点,已覆盖了国内18个省36个地市及海外部分地区。IDC业务在2019年收入6亿,占比40%。
奥飞数据:奥飞数据是华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专业 IDC 服务商,主要为客户提供 IDC 服务及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优势布局在广州深圳。

2.3中游产业链
云计算体系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服务层(即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服务层(即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软件服务层(即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云计算按部署模式分类: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垂直行业云。公有云灵活配置、成本低廉,但安全性低于私有云,主要服务中小企业、个人。 私有云相反,安全性高;拓展性较差、成本劣势,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政府。

Iaas、Paas、Saas市场规模分别达到971、749、1877亿美元。SaaS是云计算中最大的细分市场,我国SaaS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在全球方面,公有云市场稳步增长。据Gartner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约1780亿美元;2020年,随着经济的重启以及更多常态经济活动的恢复,许多地区的云支出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公有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9亿美元。
国内方面,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2019年期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几乎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2019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689.3亿元,同比增长57.6%,在这一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首超私有云
据预测,2020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990.6亿元。从细分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我国公有云市场仍然以Iaas服务为主,占比达65.7%。从公有云企业的竞争格局来看,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依然领先,达36.7%,较2018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其次是华为云、光环新网,其市场份额达14.8%,较2018年提升了2.4个百分点。

中国私有云系统平台市场形成了以数据中心厂商和云厂商为主要参与者的竞争格局,在领导者象限中:
华为、新华三(紫光云)、浪潮云拥有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
易捷行云作为专业的私有云提供商,在金融市场表现突出,完成中国最大IT央企中国电子战投后发力政府市场;
VMware虚拟化产品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但在私有云系统平台市场的表现和全球有较大落差。
仔细分析,从私有云系统平台市场领导者象限中,还暗示了私有云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新一代私有云的崛起。

进行云转型的传统软件公司以用友、金蝶、麦达数字为代表,创业阵营以北森、销售易等为代表的 SaaS服务商,在各细分领域已崭露头角。
随着国内云计算ToB时代到来,国内的互联网厂商都在向企业级市场发力,传统软件龙头金蝶、用友、广联达、汇纳、石基等都在大力向云化转型;初创企业中也陆续涌现像纷享销客,销售易,北森等优质厂商。

云计算安全已经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需求将会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快速增长。根据Gartner统计,2019年全球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为74.1亿美元,到2021年将会超过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根据赛迪统计,2019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5.1亿元,同比增长45.8%,将成为网络安全行业极具发展前景的细分市场。
国内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是阿里云和腾讯云。华为云、金山云、百度云、天翼云等属于第二梯队了。电信、浪潮、华为、海康也搞,主要在政务云方面。
用友网络:公司主营业务为软件及服务业务、企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2019年度中国企业SaaS市场占有率第一、2019年度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2019年度中国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2019年度中国企业财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2019年度中国企业工业云市场占有率第一。不过,它对外直接提供软件服务了,更倾向于SaaS服务商。
优刻得:今年年初在科创板上市的,主要产品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数据可信流通平台安全屋。中移动是它第四大股东,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2019年有15亿的营收,其中约12亿是公有云收入,是比较纯正的云计算服务商。
深信服:它主营业务包括信息安全以及云计算。云计算主要向企业级用户提供云终端、桌面云一体机、超融合一体机、软件定义存储、云计算平台、私有云、专属云、混合云等多款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2019年云计算营收12亿,占比26%。深信服的超融合很强,此处也可以列为上游企业。
2.4下游产业链
下游的终端应用就非常广泛了,包括互联网、金融、制造、软件行业、政府机关等。在线办公,教育,医疗都在其中。
医疗和教育都是很好的赛道,线上医疗和教育更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就不一一详细分析。
泛微网络:要从事协同管理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是业界领先的协同管理软件及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是国内的OA龙头,
广联达: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设信息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主要产品有工程造价软件、项目管理软件以及进行相关的服务。公司在建筑行业软件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其中工程造价软件占据同类产品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同花顺:司主要业务是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和系统维护服务、金融数据服务、智能推广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讯和投资理财分析工具。
3.宏观发展趋势
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云计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根据Gartner预测,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平均增长率在18%左右,到2023年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3500亿美元。中国云计算产业2016-2018年每年的增速都保持在30%以上,但和美国相比,2018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市场的8%左右,这与同期中国GDP约占美国GDP的66%的现状差别显著。由此可见,中国云计算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显现出严重不匹配的状况。我国政府和企业上云率也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根据麦肯锡等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美国企业上云率已经达到85%以上,欧盟企业上云率在70%左右,而据中国电子学会等组织和机构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只有40%左右。

写文章不易,请关注“时空积木”

关键词:产业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