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页面设计原则与技巧

页面设计原则与技巧

时间:2023-09-03 06:30: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9-03 06:30:02 来源:网站运营

页面设计原则与技巧: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越发感受到,好的PM和好的设计师,应该是站在同一阵线上的。一个页面的体验和美感(设计师负责)与一个页面的信息量、信息架构(PM负责)息息相关。不懂设计的PM是不合格的PM,不懂产品的设计师也不是合格的设计师。

上一节,我们举了很多实例来辅助我们学习一些设计原则,学习如何设计友好而易用的界面,这一节,我们继续来讨论相关的问题。




信息量太大,页面怎么摆?

作为崇尚极简的设计师,信息量太多,无处可放,严重影响了界面美感。

设计师没办法控制界面信息量的大小,多少与产品和业务相关。但我们仍要保障受众的接收效果,掌握信息的展现方式,来组织好这些信息。就如同,没有经过组织的页面就想摆满地摊的集市,而经过精心设计的页面就像精品市场,信息量虽大,但井然有序。




1. 接近原则

相邻的元素会在视觉上让用户认为是同一组事物。同一组元素使用小间距,不同组之间使用大间距,让用户一目了然。




2. 差异原则

展现形式不同的元素会让用户认为是属于不同组的,让信息层级更加清晰。类别不同,但展示形式相同会让用户产生疑惑。如下图,新闻板块与视频、图集、专题的展示形式都做了差异化处理。




3. 包含关系

逻辑上有包含关系的要在视觉上进行嵌套。就如同Word,需要给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正文等使用不同的样式,让层级结构一目了然。设计界面的时候,设计师也需要用视觉语言,让页面层级关系不言而喻。如下图:




4. 增强对比关系

弱化非重点信息,强化重点信息,使界面的重点信息“跳出来”。如下图,电商网站的评论模块。对于商品评价,用户最先想要看到的是商品的综合评分,看到感兴趣的内容,用户才细细查看评论内容。所以该模块的设计,通过加粗评论标题,给评分星级增加鲜艳的色彩,将评论字体颜色明度降低等方法,来让重点信息“跳出来”。

又如下图,Gmail收件箱界面。对于用户来讲,未读邮件是需要首先被看到的,所以增大文字和背景的对比度,同时加粗文字着重强调。而已读邮件是用户已经阅读过的,可以弱化显示,降低文字和背景的对比。







5. 将次要信息隐藏

根据二八原则,80%的用户仅使用到产品20%的功能。也就是,设计师不该将那80%不常用的功能重点展示。为了避免干扰新手和中间用户使用,我们应该将次要信息隐藏起来,待用户需要时再展示出来。如Google的主页,将不常用的功能放到更多里。将专家级用户才用的功能放到下一层级的页面中:




Google应用商店也使用了这一技巧。当鼠标悬浮在某个应用上时,会显示应用的评分、简介和添加按钮、分享按钮。当用户觉得这是我想要的,可以快速通过添加按钮将应用添加至Chrome浏览器。

该页面起到的作用是 “快速筛选、激发兴趣”。如果展示的信息太多,用户浏览起来会很累。如果展示信息过少,用户看到某个兴趣点之后,需要进行点击,到新打开的详情页去判断了解详情,判断是否是他想要的东西。多一次跳转意味着用户的流失。而Google的设计者应用这一技巧,巧妙地将两个页面的内容融为一个,平衡了信息展示的利弊。







感性的界面 VS 理性的界面

通过产品定位、需求采集与分析、撰写需求文档、信息分类与组织、导航设计、任务分解、绘制界面草图等一系列理性的步骤,我们终于得到了界面雏形。但在细化具体的界面时,我们又常常纠结于细节无法自拔。比如:图片大点还是小点?按钮放左边还是右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是因为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用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以上的设计阶段中,只有你的设计思路是清晰的,你给到用户的指引和操作路径才可能清晰。而在绘制界面细节时,设计师又需要使用偏感性的思维方式。因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不会可以思考背后的逻辑,而是通过感觉来判断你的产品。




印象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的界面并没有吸引到你,那么你可能会离开这个网站,即使这个网站所有的操作流程都设计得非常流畅,用户也没机会使用了。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做设计,要至始至终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情景和心理感受。如下图例子,淘宝的收藏夹和购物车页面内容类似,都包含图片、商品名称、价格等。如果按照正常逻辑来处理,两个页面的设计样式应该是类似的。有的电商网站甚至把这两个页面的样式设计成一模一样的,但为什么淘宝的收藏夹和购物车却又很大差别呢?

这正是因为考虑到用户的使用情景和心理感受。如果用户对商品感兴趣,但又不急于购买,就会倾向于把商品加入收藏夹。如果用户的购买欲望较强烈,就会倾向于把商品加入购物车。所以,收藏夹适度突出图片、评论、人气等去吸引用户购买,购物车则尽量简洁明了,不过多干扰用户,仅陈列商品、价格、购买数量,方便用户迅速下单,完成支付。

帮助用户找到想要的东西

信息组织与分类的目的,就是要让信息易于找寻。让有明确目标的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有不确定目标的用户,通过浏览和寻找,一点点明确自己的需要,最终找到信息;让没有目标的用户在探索中激发需求。互联网产品中信息的组织与分类,要满足这3种情况。

如下图ebay首页,有明确目标的用户通过搜索找到特定商品,对于有大概目标的用户通过左上角的商品分类,在特定类目中寻找商品,而对于没有目标的用户可以浏览最近热销或有折扣的商品,激发购买需求。




新闻资讯类网站也同样如此:




吸引无目标用户

对于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用户来说,我们不能再用理性、逻辑的思维方式来对待他们,而是要充分换位思考,用感性的方式来给他们营造贴心、友好、有吸引力的界面。

以下是新浪微博的登录界面:




对于有明确的登录或注册需求的用户来讲,界面逻辑清晰,没有问题。但对于不了解新浪微博是做什么的用户来讲,既想了解又懒得注册的用户,这个页面的内容完全无法吸引他们




而本站的登录页,在最显眼的地方提供了登录框,下方则推荐了高质量的用户和画图,让用户没有注册时也能够对本站了解一二。从产品逻辑上来讲,登录页的任务就是让用户完成登录,一个简单的登录框即可,如果严格遵守产品逻辑,内容推荐也许不会出现在这个页面上,无目标用户也很难被吸引。




改版前和改版后的Flickr注册页,哪个界面逻辑更清晰呢?显然是改版前,清晰地展示了注册按钮以及注册后所能使用的功能。但哪个更吸引人?




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

下面两款用户天气应用。第一款似乎更加清晰,用最大的数字表示天气情况,用户理解起来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但第二款通过颜色的变化和数字的高低,让用户直观地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趋势,仔细观察还发现,界面背景有向下波动的波纹,可以让用户更贴切地感受到气温在下降。




用户不仅有理性,更有感性。过分关注逻辑可能导致设计偏离用户目标,最终导致易用性受到影响。逻辑正确的产品保证产品可用,只是未必好用。平衡好理性和感情,才能设计出友好而易用的产品。


以下举例更多情感化的设计案例。

网易云的部分拟物化,抽取老式播放机的唱片和唱针:







使用色彩表示晴天雨天:




仿造抽屉思想的弹窗:




宠物电梯按钮,有带宠物就按上(以免有人受到惊吓):




Quora登录时的贴心设计:




邮件提到 “附件” 两个字时,会在发送时,提醒邮件中没有任何附件,确定发送吗?




微信和Google的惊喜:




情景的烘托和带入,Ben The Bodyguard 是一款保护手机隐私数据的iphone应用:




说明:该系列教程主要来自对《破茧成蝶》的总结,感谢刘津和李月前辈!

关键词:技巧,原则,设计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