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晋察冀第一军分区,1943——两个“参座”并存的局面导致分区作战科被撤销

晋察冀第一军分区,1943——两个“参座”并存的局面导致分区作战科被撤销

时间:2023-07-27 22:54: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7-27 22:54:02 来源:网站运营

晋察冀第一军分区,1943——两个“参座”并存的局面导致分区作战科被撤销:两个“参座”并存的局面导致分区作战科被撤销

黄寿发回到一分区,并被委任以领导一分区军队大权,将徐德操摆到一个尴尬的地位。前后的两个一分区“参座”同时并存,司令部干部们听从哪个参座的指示呢?但杨成武似乎更信任并依赖黄寿发,将一分区的军事事项,无论大小,都依托给被撤职且没有了任何领导职务的黄寿发。

但徐德操一方,也不是可以小视的。1943年初,原抗大二分校一些重要的红军领导干部都来到了一分区,比如担任三团团政委的王平民、带领一分区教导队的唐凯、龙道权。后来王平民接任一团团政委,龙道权接任三团团政委。此外副团长一级的还有陈焕、黄伯峰,黎光等等,都是老资历的红军干部,指挥能力和带兵打仗一点不亚于邱蔚、肖应棠那几个“老一分区”。

最关键的一点,1943年初,原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李志民被八路军总部及晋察冀军区任命为一分区副政委。事后有干部分析,八路军总部及晋察冀军区的某些领导,原本是打算李志民同徐德操联手,同杨成武分权,形成共同掌权的领导班子。因为无论在红军时期的三军团还是在抗大二分校,李志民同徐德操既是老乡、又是老战友,会配合得更好一些。

李青川说,1942年初徐德操从平西挺进军参谋长任上来到一分区工作,原计划是一年后提升为一分区副司令的,1943年本可以与李志民称“犄角之势”。但李志民来到一分区后看清了形势,认为杨成武在一分区的地位不可撼动,于是坚定地同杨成武站在一起。李志民随后与杨成武一起联名,给聂荣臻上书陈情,李志民随后即被调走,与持此立场有关。

此后晋察冀军区准备调换王宗槐过来,重新与徐德操联手,为什么此举未实行就夭折了?因为李志民临离开一分区之时,也将徐德操一起带走,此“釜底抽薪”之策,断了杨成武的后患,王宗槐再来,已成孤掌,没有了任何意义。徐德操为什么不得不走,除了李志民的说服,还在于杨成武也有一个“釜底抽薪”之策,就是撤销徐德操参谋长直接领导的作战科。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王宗槐,被调到一分区担任副政委,但没有来上任



1943年初的徐德操,虽然在一分区工作了一年,但他调动不了军队,也指挥不动军队,人家还是听杨成武的。徐德操的手下,满打满算可以听他指挥调动的,只有一个作战科。科长李青川,始终坚持双重领导及双汇报制,即听从现任参谋长徐德操的领导,也听从老参谋长黄寿发的领导;工作汇报,走完一家,再走另一家,一碗水端平,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一分区参谋长下面,原本还管辖着一个侦察情报科,科长是晋察冀军区组织部派来的红军干部姜洪照。姜洪照被派来之时,正赶上打涞灵战役,此战是侦察情报科的一大失误,情报不准确,造成了八路军的重大伤亡,涞源县城也未能打下。战后,杨成武另调一分区陕甘籍干部白儒生担任侦察情报科的科长,于是侦察科就形成了两位科长,但白儒生直接对杨成武负责。

姜洪照为科长的一分区侦察情报科(其中参谋崔喜峰已被日军俘虏)



1943年的杨成武,听从“老参谋”的计策(见我的“老参谋”一文),以作战科核心参谋为骨干,成立了司令部值班室。值班室运行上正轨之后,杨成武干脆宣布撤销了作战科。徐参谋长手下再无一个部门听从指挥,于是只好听从副政委李志民的安排,跟着李志民去了晋察冀军区,再以后跟王宗槐等晋察冀军队干部一起去了延安。

作战科被解散,由没有造成人心的混乱,没有详细调查就不可能做出准确的结论。1943年初,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发生,动摇了徐德操参谋长的地位。原本1942年秋天,十分区从冀中突围来到一分区后方之后,十分区的两个主力团,二十七团、二十九团,也驻扎在一分区的满城县、完县的地盘上,是保卫突围出来的冀中党委、冀中抗日政府的重要军事力量。

当时经徐德操与晋察冀军区组织部协调,一分区三团副团长赖庆尧与十分区干部对调,赖庆尧担任十分区主力二十七团团长,十分区二十九团团长黎光调进一分区,接替赖庆尧担任的原三团副团长兼团参谋长职务。跟黎光一起调进一分区的,还有一个1937年参加八路军的二十九团的连长张清润。

冀中十分区的二十七团、二十九团都是缩编改制之后的六个连的小团,所以有干部富裕。三团当时尚未改制完成,还是十几个连的大团。由于三团的干部和部队骨干严重缺乏,已经从一团调来以郑三生为首的一批干部,狼牙山五壮士所在连的连长曹宝泉、连指导员蔡展鹏都在其中。而且还从分区政治部调来以青年股股长潘永堤为首的一批政工干部,王栋就是那一次来到的三团,来了后担任侦察连指导员。

五年后的1947年10月,晋察冀野战军打响的清风店战役中,四旅十团副团长张清润、团政治处主任和平英勇牺牲。和平出自唐县的村庄和家庄,抗战期间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就常驻在这个最可靠的村子里。




其实还有一间小插曲,虽未能成为现实,但可以看出杨成武的深思熟虑和下一步打算。

1944年,杨成武从雁北地区的六团(此时已脱离了一分区、划归晋察冀军区直接管辖)调回了李青川之前的老作战科长红军干部胡克仁。杨成武是不是打算再重新恢复以胡克仁为首的作战科?但时间没有给杨成武,1944年10月,四个二级军区成立后,杨成武失去了对一分区的管辖权。

根据晋察冀军区组织部的全盘安排,原一分区作战科、侦察科系统的机构及干部,全部由冀东地区的冀热察军区接收,胡克仁、姜洪照、白儒生,在唐凯、曾雍雅等人的带领下去了冀东,胡克仁在解放战争初期的一次战斗中牺牲。

大约在疫情暴发之前吧,胡克仁在老家的一位外孙联系到了我。胡克仁是浙江吉安地区的吉水县人,这个县参加红军的人很多,在平西掀掉黄寿发的罗文坊也是吉水县人。胡克仁在参加红军之前,在老家已经娶妻,生有一女,此女一直在等待自己父亲的归来。

我在新浪的博客以“敏感词汇”被封杀,转移到本站以后,他也寻踪到了本站,打算写点有关自己外公的纪念文章。我鼓励他大胆动笔,至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2021年的5月7日,我看到来自吉安的一篇报道:

吉水县的胡克仁烈士,曾参加过长征、平型关战役,以及历任排长、作战教育科科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1944年牺牲于丰润(注:应该是1946年,牺牲时担任冀东军区十四团团长)。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有其资料,吉水县也有资料,但却没有找到他的亲人,也没有颁发烈士证。余安翔告诉记者,通过联系吉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得知胡克仁烈士又名胡善文,最后找到了烈士91岁高龄的女儿胡妹英老人,2020年9月为老人补发了烈士证。他说,当时老人接过父亲的烈士证,紧紧地抱在胸前,泪流满面,几十年来,老人终于等来了父亲的消息。

我分析杨成武1943年撤销一分区作战科的这段历史,科长李青川、参谋杨浩都被调到教导队(分区教导队和三团教导队),从事基层军事骨干的训练工作,而且杨成武在1944年初的一分区全体干部大会上宣布:1944年就是练兵之年。说明杨成武经过1943年的磨难,着眼点已不在打仗,而在于训练出一支能打仗的部队。

是不是这样?咱们后面再看。



关键词:导致,局面,作战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