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同为1.0时代先驱 为何新浪成功20年雅虎折戟

同为1.0时代先驱 为何新浪成功20年雅虎折戟

时间:2023-07-27 17:06: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7-27 17:06:01 来源:网站运营

同为1.0时代先驱 为何新浪成功20年雅虎折戟:最近这一周,身边很多人在庆祝新浪20周年,还参与抽奖、互动等活动。在网络1.0时代,新浪打造门户,将新浪网树立为网络新闻的标准,在2.0时代创立了新浪博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孵化微博,虽然经历外部环境的多变,但新浪网和微博两家公司依然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














当我们在追忆、感慨新浪陪伴我们20年之时,不妨将目光放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同样作为1.0时代的代表,雅虎在成立22年后将核心资产以48亿的价格出售给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曾经创立过无限辉煌战绩(如浏览器)的美国在线,也卖身给了这家公司,如今雅虎改名为altaba,成为阿里等投资资产的管理公司。

我们不禁会有以下问题:同样是门户时代的代表,也都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为何新浪扛过企业历史周期,创立20年业务仍在走高(微博Q3的MAU仍然保持净增7000万用户增速),但为何雅虎、美国在线等模式的开拓者却早早陷入衰退期,如雅虎在巅峰时刻有全球互联网广告市场的20%份额,在2009年尚有10%,到了2016年仅有3%。

这种思考对于行业是有着相当深刻意义的。




新业务开拓:自我孵化和收购




我们在网上检索相关信息时,相当部分观点认为雅虎败在了大势之上,即,传统门户模式在搜索、社交等新形态出现之时并未及时应对。

但我们发现该观点是有问题的。

虽然雅虎错过了谷歌和Facebook的收购,但其对未来大势的判断还是相当精准的,如2004年收购图片分享网站Flickr,1999年收购网络电台网站broadcast,并在2013年收购博客网站Tumblr……

可以看到雅虎精准判断的趋势,并通过收购进行,但很遗憾,雅虎收购的所有产品都未站在风口之上,而是Instagram、youtube和Facebook笑到现在。













再看新浪,我们认为对新浪而言,有几款产品是可以载入中国互联网历史的:门户、博客和微博。

门户网站创立了最早的网络新闻传播样板,新浪门户也被称之为网络媒体的黄埔军校,这里诞生了中国互联网的多个第一,如以24小时滚动新闻和全方位的媒体、在2001年"911"事件中开创了手机播报新闻的先例……

成立于2005年的博客则开启人人是媒体的时代,明星和草根都可发出自己的声音,韩寒成为一代博客偶像。

2009年的微博至今仍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交平台,"围观改变中国"成为当年的年度口号,如今的微博,更是让你"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

这三大产品对新浪至关重要,不仅在短期为新浪获得人气和广告增量,更为重要的是,三者奠定了新浪日后的成长基因:强媒体属性平台。

且新浪更擅长自我孵化未来创新产品。

当年的新浪门户编辑都记得,博客和微博产品刚刚发布时,每人背负了巨大的名人招揽工作,人人做客服,这使得博客和微博这两款产品都并非新浪先发,但其成长性最强,而当年腾讯和新浪进行的微博大战中,前者有钱有渠道,但后者依靠全员的客服能力以及内容和热点事件运营的特长,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

反观雅虎和美国在线,其看准大势,但更偏向于用收购而得,希望以此获得增量,但事实上,收购之后面临人员的重组、管理的升级以及企业文化的重塑等多方问题,人员冗余工作过多无法对抗新兴的谷歌、Facebook等企业。

在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这本书中,记录了2006年内,雅虎高管加林胡发表了关于雅虎的所谓"花生酱宣言"。他指出:

1. 雅虎摊子铺的太大。对于每个人都想做一切事情并扮演所有角色。每个项目蜻蜓点水,资源薄薄地摊了一大片,就像抹花生酱。公司里各自为政,很少为一个清晰明了的战略进行合作,而是为所有权、策略和战术争论不休。

2. 整个组织内大量的资源浪费。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极其官僚的组织架构内——虽然它在创立时是出于好意。对于许许多多员工而言,都可以找到一个在职责上高度雷同与重叠的同事。

3.缺少决策能力,因为没有清晰的权利划分,使得决策要么无法指定,要么错失良机。因为没有明晰而专注的眼光,没有将权利划分清楚,我们没有制定决策的宏观视角。

这两家企业在业内多被冠之"毁人不倦"的之名,雅虎有以上收购,而美国在线更有ICQ、网景、Winamp3等当年的现象级产品,无一成功,就并非偶然了。

事实上,在高速成长的"趋势级产品"竞争中,资本、产品以及运营都处在高度集中态势,争分夺秒抢夺市场,新浪更倾向于自我孵化,运用自己特长快速迭代成长,我本人还记得微博多次面临争议改版,但可以快速修正问题,获得成长,微博更像是新浪基因的复制。

而雅虎和美国在线采取收购押宝未来,很容易陷入"内斗"消耗时间,贻误战机,拱手将未来让给对手。

关于定位:清晰定位和大而全

在新浪20年的成长中,虽然一直强调新闻和媒体属性,但其中也出现过部分干扰因素,如试水过游戏、2003年进军IM市场等,但我们可以看出,在发现运营偏离主航道不久,新浪可以迅速调整方向,快速止损,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继续以微博为例,在发展最初的几年,进行过相当多的衍生业务尝试,如群组、聊天客户端等等,但发现偏离社交媒体定位之后,就迅速叫停以上尝试,在2017年新浪对媒体的公开活动中,其管理层也表示当年的部分产品是不成功的,但意识到问题马上调整,并未浪费过多精力。

在我们看来,定位和校准能力是新浪能够持续20年的重要原因,在视频网站刚刚冒头之时,新浪方面就决定不走烧钱的头部版权争夺,以社交化的短视频作为切入点,于是投资一下科技,将其置于微博内容生态体系之内,这也是微博借渠道下沉,内容孵化为特色的"二次崛起"的重要原因。

如今来看,新浪的判断还是相当精准的,此前在版权上投入重金的搜狐,最近也表示要缩小买剧,放大自制剧产出。

再看雅虎,杨致远判断对了互联网的所有趋势,也通过收购布局在几乎所有的热点趋势中,但这也造成了一个严重问题:雅虎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

谷歌是搜索公司、Facebook是社交网络平台,那么雅虎呢?













投入过多,但每个项目都蜻蜓点水,对自我缺乏定位,狗熊掰苞米成功者寥寥,在人事、资源方面难以有效统一管理,频繁更换CEO(5 年七换 CEO),每任CEO都有自己一套施政纲领,但都难成功,内耗过多,定位不清,终成败局。

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以1.8亿美元收购入560万普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11月25日,新浪MBO宣告正式完成。2017年,新浪成功实现AB股的改制,股权分散引起的投票权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管理团队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前线的趋势判断可以直接反馈到高层决策,也就是在2009年,新浪微博高歌猛进,成为现象级产品。

我们简单梳理新浪部分高管的工作年限: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1999年入职,工作19年,新浪网总裁杜红1999年入职,工作19年,微博CEO王高飞2000年入职,工作18年。

核心业务骨干仍然在管理一线,团队保持稳定,以往清晰的定位可以迅速纠正错误,使企业可以在稳定的通道中进行,这是新浪这20年成功的核心要素。

在新浪的20年内,中国互联网行业起起伏伏,几代的互联网淘金客完成更迭,各个时代也涌现了不同的代表企业(如BBS时代的天涯,猫扑,门户时代的TOM网),但新浪做为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开拓者,历经20年之后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这是值得深思的。

雅虎和美国在线做为1.0时代的成功者,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功过是非自有评述,此前有管理学专家认为30年是企业界的"一关",但我们看来,互联网公司的"槛"更多,20年可谓一大关,雅虎没能抗过企业兴衰周期,但新浪扛过来了,且仍在成长。

这对中国互联网界是笔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成功,时代,先驱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