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文科如何背书——背书方法论及经验谈

文科如何背书——背书方法论及经验谈

时间:2023-06-09 17:30: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6-09 17:30:01 来源:网站运营

文科如何背书——背书方法论及经验谈:

【内容速览】01 背书的规律 1) 心态上的规律 2) 背书的规律 02 背书的具体过程 1) 确定背书内容,区分重难点。 2) 背一道题的流程。 3) 注意事项立 / 冬

写在前面
说起背书,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对于擅长背书的同学来说,背书时可以闲庭信步、心无旁骛;抽背时恰如行云流水,只字不漏。对于不擅长背书的同学来说,一听见要背课文背古诗词就抓耳挠腮、眉头紧锁,抽背时磕磕巴巴、头脑空白。还有的同学,非常努力,花了很多时间,嗓子都背哑了,最后却记不住多少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只要掌握背书的规律,背书也可以变得简单而快乐。

大多数考研的朋友们现在已经走上了背专业知识、背政治大题、背英语模板的征途。笔者是去年刚上研的文科生,在背书上有一些心得体会,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向大家做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经历。我是从历史专业跨考到了杭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初试考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试成绩马原理分数132,毛中特分数123,总分在我所在的小专业排名第一。我总共花了四个月考研,前面两个月在学习英语、看专业书,到11月份才开始背书。最开始困难很大,因为是跨考,没有任何马原理和毛中特相关的专业基础,而且前面两个月看书效果不佳,看了但是没有记住多少,所以背书前两个月我经常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

但是到了背书阶段,背书渐入佳境,知识点在我脑中建立了根据地,我对自己也感到越来越自信,最后考试也收获了一个很满意的结果。


01 背书的规律

关于背书的规律,我想从心态上的规律、背书的规律两个方面给大家分享。

★ 心态上的规律 ★

第一,背书一定要有决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决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强的动力。因为考研背书毕竟和平常老师让背背课文古诗词不一样,考研背书的量相对更大,背书的周期相对更长,背书的内容相对更难。

如果没有决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过程中因为背了又忘焦虑难受最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某段时间心情不好而放弃背书,背一会儿就累了不想背了……诸如此类的情况是很多的。还有一种普遍的表现是背书时没有一定要把它背下来的决心,就会很难真正记住内容,容易走马观花。

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有决心。到了背书阶段的时候,我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在背书,一天花在背书上的时间有9个多小时。我下了决心一定要把所有题目背完,每当我感到松懈的时候,就站起来,大声地充满激情的背出来。大声的充满激情的背书可以把精神气也调动起来。冬天的时候背着背着困了,我就跑到外面去,在寒风中背。因为一直惦记着背书,平常吃饭睡觉都会在脑子里回顾背的题目,晚上睡觉也会放电影。决心在哪儿时间就在哪儿。

有的朋友说自己意志力就是弱怎么办?没关系,意志力是可以锻炼的。意志力就会在你一次次克服打瞌睡,一次次克服懈怠的过程中锻炼起来的。在我们能力还不够的时候,但是困难又摆在面前必须解决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横下一条心,下定决心克服困难。

第二,一定要把心思用到如何背得更好上、用在探究背书的规律上。有时候我们背书时想着我怎么还没记住,于是产生焦虑感,最后越陷越深。还有同学很努力,花了很多时间精力,但是背不下来,但也不去思考背不下的原因。道理很简单也很残酷,那就是:我们只有把握背书的规律,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背书效果。如果没有,花再多时间背书或是担忧焦虑都没用。这是背书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 背书的规律 ★

背书的规律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记住它,而且是相对长期的、稳固的记住它。道理很简单,但是不同人理解起来难度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自然而然以为背书就是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消耗战,有的同学以为只要我“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我就坐那儿念出来就可以了。不管如何,有没有记住才是真正的试金石。当我们付出了努力但是还是记不住时,需要静下心想想如何更好的记住。

立 / 冬
02 背书的具体过程

运用上述摸索出的背书规律,我自己背书的过程比较愉快,并且收获很大。以下就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

1、确定背书内容,区分重难点。我和我的研友把真题、知识点整理成了题目,并且按照考到的概率区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了解题。重点题目我会背十几遍(之前听说有个学姐背了五十多遍),背到滚瓜烂熟。次重点背的次数相对少一点。了解的题目,我只在考前最后几天花了较少的时间背了下框架。

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同学背书很盲目,明明离考试不远了,拿到书本还是不分轻重的哇啦哇啦背起来。结果辛辛苦苦背的内容,考试却没考到,非常可惜。我考试的时候,几乎所有题目,我都背过相关的内容,这和我背书前做的区分重难点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2、背一道题的流程。我拿到一道题,会先花五分钟理解一遍题目的内容,框架,答题思路,构建一个知识网络。有的同学一拿到题目就开始背,很容易只见字句不见思路,考场可以写上一些字句,但是不一定能构建比较完整的答题思路。这五分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同时也有训练我们的答题思路的作用。

再开始正式背书。我背书采取的是复述法。我背书比较快,二十分钟可以背五六百字的内容,也就是一分钟大概二三十字。我背一段的时候,会先慢读一遍,慢读完一遍后合上书,复述一遍。第一遍复述的时候往往只能复述一点点内容,但还是要坚持第一遍就复述。

复述的过程,就是检验我们到底记住了多少的过程。第一遍虽然记不住多少,但是我们努力去回忆、思考,就会发现自己对它的逻辑、语言、内容还没完全理解,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时候再打开书看看哪里没有背熟,就会很容易记住了。如果有的题目确实比较难记住,可以多复述几遍。然后再背第二段,第三段……最后整个内容一起背。有的段落比较长,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背,最后再整段背。我背书的时候会在旁边放个闹钟,五分钟一响,以此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紧张高效的节奏。

用复述法背为什么又快又好呢?因为背书背得好不好,关键还是在于动脑子的程度,那种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却不思考的心懒式背书是成效甚微的。复述会使我们的脑子处在一种高度活跃的状态,背的时候就一直在捋文章思路,琢磨段落、句子的逻辑,有的时候甚至会琢磨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就是在理解题目的内在联系,把题目织成一张细密的网。这是比死记硬背更持久的。背书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不过我们也不需要一定要理解非常深刻,能记住就可以了,思考是为了更好的记住。

复述或者说回忆,就像是画一幅油画。刚开始梳理题目思路逻辑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勾画树木、湖泊的轮廓。背完后复述,就好比是用水彩涂抹。一次次复述,就像是一遍遍涂抹水彩。背第一段就好比是涂抹了一棵树,背第二段好比是涂抹了一个湖泊,背第三段好比是涂抹了天空……慢慢的,画面越来越完整了。但是这个时候,复述后忘记、有的记不清楚,涂抹得还比较粗糙,轮廓不够清晰,色彩不够细腻。于是又需要复述,拿起更精巧的笔,对画作的种种瑕疵进行修饰。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终于达到了能把题背得滚瓜烂熟的地步,我们的画作也终于臻于完美,蓝天白云绿水在湖中的倒影多么迷人!

(勾画树木、湖泊的轮廓)
(一遍遍涂抹水彩)
(拿起更精巧的笔,对画作的种种瑕疵进行修饰)
光背一遍还不行,还需要大量的重复。我们会发现我们会经常容易背了又忘。我想,如果我们不是那种记忆力理解力超强、基础很好的同学的话,最好的办法还是大量重复。在重复上我用的是滚雪球式复习法。每背完一遍,我就在题目前打“正”号,以此来记录记忆的次数。背完一道题,背下道题前先复习一下上面背过的所有题。如果是已经达到目标次数的题目,就不再重复了。复习的时候,我也还是运用复述法的方法。复习时我先不看原文,先按自己的记忆复述一遍,边复述边思考。会发现自己又有一些没有记住的地方,这时候再去看原文,印象会很深刻。晚上睡觉前,我会把我背的题目在脑子里过一遍才睡觉。

3. 注意事项

第一,背书的时候一定要背准确,做到一字不漏。有的同学觉得记个大概就行了,考场上按自己理解的写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我们背书,其他同学也背书,考试时也都会答题。那如何拉开差距呢?这时候如果我们答的题目用词用句准确,尤其是引用的原文,会让老师眼前一亮,觉得我们很专业。相反,如果我们用词用句都模棱两可,差不多那个意思就行了,就会给老师留下这个同学不严谨的印象。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背书准确,可以让我们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果是背个大概差不多,是很容易忘记的。大家可以实践一下。

第二,最好找个研友一起背书,这样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更加容易坚持下来,还能体会很多的乐趣,这是一个人背书所没有的。我背书的时候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背完后互相抽背。我们互相鼓励,她经常给我大大的赞,我也经常给她大大的赞,背完几道题后就加个油、鼓个劲、击个掌啥的。我俩一起背书特别有劲,我们也互相分享背书经验。最后,我们俩考得都挺好的。她考了他们学校的第一名,我也考了我们这个小方向的第一名。

第三,经常默写,背完几道题,就可以在结束时默写一遍,或者选一两道默写也行。这样做一是为了加深印象,尤其是重点题。二是为了练写字。文科考试,包括政治英语考试,卷面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练习过程当成是考试,做到工整,排版漂亮,同时要练手速,因为文科考试要写的字特别多,从拿到卷子到铃声响起,基本上都在写字。不练是不行的。

最后,希望大家能把背书的生活过成战斗的充满激情的生活!

更多信息科点开链接查看



关键词:背书,经验,方法论,文科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