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校园剪纸】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技术——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剪纸艺术教育与非

【校园剪纸】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技术——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剪纸艺术教育与非

时间:2023-05-08 13:33: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5-08 13:33:01 来源:网站运营

【校园剪纸】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技术——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剪纸艺术教育与非遗文化传承的实践研究:













■《小伙伴》 / 袁靓 / 指导老师:周建红

▍推荐语:校园剪纸的新路子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金轮侨心小学从1993年开始校园剪纸教学,2002年开设校本课程,2011年将这里的“百井剪刻纸纸艺术”成功申报为株洲市非遗项目,2015年成功申报为湖南省非遗项目,2016年正式启动剪纸项目的信息化建设,让传统文化搭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列车,产生了无法衡量的教学效果。现成为株洲市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试点。学校全面改造升级了校园网,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开通了学校网站、微信公证号、微官网平台,创建了剪纸资源库,开辟了网络名师工作室。总计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查询机,新建了剪纸微课录制室和录播室,每间教室安装了触控一体机,现已开通与周边学校的传递课程、同步课堂和网络直播等。区内各学校、各社区都可享用到学校的剪纸课程教学。这所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当人们开始剪纸传承方式改变的时候,他们早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了校园剪纸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是校园剪纸的新路子。

刘章喜 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传统剪纸教学·非遗文化传播”内容引导图




▍背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剪纸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前提。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在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金轮侨心学校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百井村,是一所农村小学。全校学生248名,教师15名。学校所在地——“百井村”流传着一门古老的手艺即剪纸。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此项技艺濒临失传。为了保护传承民间剪纸艺术,为了加强农村学校的文化艺术教育,让每个学生从小受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滋养,早在1993年,学校即将“百井剪纸”引入学校教学体系,并逐步做到与学校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师生发展相结合。经过20多年的坚守,学校将“百井剪纸”成功申报为株洲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教师周建红被认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学生作品累计有200多幅获全国、省、市奖,学校也获评“株洲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湖南省文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







■《鱼戏莲叶间》 / 申静 / 湖南




▍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剪纸教学与非遗文化传承的弊端就愈加显现。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呆板,评价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缺乏,基本还停留在一把剪刀、一张纸的年代。剪纸艺术多姿多彩的面貌, 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作品丰富的构图都难以展现,既耗时多,又效率低,且不利于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播,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不改变,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使命恐难完成。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自由》 / 申静 / 湖南




▍思变




“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技术”,一切皆有可能!

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积极开发剪纸微课,通过微信、二维码、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新平台,将传统剪纸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智慧课堂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改变剪纸文化的传播途径,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完美融合。“这是当前改进非遗进校园,提升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质量的新路子!”




▍实践




◆ 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让技术为我所用。

思想诞生技术,技术改变思想。想法能不能实现,关键看有没有想法。一旦产生了想法,剩下的事情交给技术部门(甚至是有关企业)去做,他们就能够搞定。

◆ 科学管理,积极投入,落实好制度和经费两大保障。







■《福满株洲》之一 / 申静 / 湖南




▍狠抓制度建设




出台《信息化环境下学校剪纸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学校教育信息化奖励方案》、《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方案》、《学校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价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与学分挂钩,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在制度之下规范运作。

保障经费投入

采取“政府主导,地方参与,校企共建,学校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主要资金;二是充分争取地方企事业单位捐资助学资金项目;三是“政企合作”模式,由大中型企业投入启动建设资金,学校按年付费租用。

◆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和应用推广三大关键工程。







■《福满株洲》之二 / 申静 / 湖南




▍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定制服务,应用为先”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政府主导,优化硬件环境。

学校对校园网络、“班班通”进行了全面升级,教室、剪刻室全部装上了65寸触控教学一体机。教学楼走廊设置了剪纸文化查询机。剪刻室装上了录播设备。还专门改建了一间微课录制室,添置了微课宝、录像机等设备。

◆ 校企合作,建好软件平台。

学校与企业合作,量身定制、开发建设了符合学校实际,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新平台——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官网,并在这些平台开设了剪纸特色专栏,且同步更新。学校和教师通过该平台发布剪纸微课、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教师还通过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建立空间,教师开发制作的微课、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全部集成和共享到剪纸专栏。







■《纺织妹》/ 董鑫靓 / 指导老师:周建红




▍全员培训




学校教师全员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抓好教师培训是头等大事。

领导带头加强学习。校长亲自带领班子成员、骨干教师参加各种教育信息化培训学习,到兄弟学校的取经,深入杭州、杭州、杭州等地学校考察。2016年7月,还组织全校教师到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参观学习他们的微课制作、应用新经验。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全面落实校本培训。学校多次派专人参加翻转课堂与微课高级研修班,主动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现场授课。

充分发挥本校计算机教师优势,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利用每周例会前15分钟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小培训,教老师做微课、二维码,推广小程序等。

加强家长培训。学校对全校家长进行互联网学习宣传和培训,指导家长绑定微信互动平台,使用初页、小影等软件。







■《蝶恋花》/ 申静 / 湖南




▍信息技术在剪纸艺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剪纸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全体教师搜集整理了近千条剪纸素材,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剪纸校本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并拍摄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剪纸系列微课程100来个,同时还拍摄制作了 “百井剪刻纸艺术”、“百井剪刻纸艺术传承人”、“百井剪纸社团”等系列专题片,形成了近20G的剪纸教学资源库。学校组织片组、周边学校20多位美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部分领导、专家组成剪纸网络名师工作室,既研讨开发教学资源,又充分共享应用教学资源,成为区域内剪纸学习交流、资源集成的新平台。

◆ 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传统的剪纸教学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剪,学生看。教学中,学生机械性被动训练多,主动学习活动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例如:教学《双喜》一课,教师首先应用视频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一场传统婚礼。然后通过微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不同图案、不同寓意的“双喜”,再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双喜”的构图规律,在学生汇报后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概括和点拨,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包含“双喜”的“结婚礼物”。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生活原型,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特别是教师通过提前录制的微课教给学生关键性剪纸知识和技巧,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还让学生对剪纸的文化背景及剪纸作品的丰富多变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







■《传承者》/ 申静 / 湖南

课后,教师把微课、移动剪纸作业发到学校网站、微官网、微信群,学生在家就可反复观看和进行个性化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延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构建了泛在学习环境,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了优质资源经常用、普遍用。

◆ 专递课堂、网络直播课堂教学。

应用专递课堂技术,则可以同步教多所学校的学生,实现了一位教师(剪纸传承人)同时教授百名学生的跨越;网络直播课堂,更是将剪纸非遗文化传送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让无数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而又苦于没有师资、没有学习资源的人实现了学习剪纸的梦想。2017年,学校分别与芦淞区社区学院、区文化馆合作举办剪纸培训班,通过学校的网站、微官网以及微信、QQ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广泛互动,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让剪纸走入更多市民家庭。

◆ 基于云平台的学生剪纸学业水平评价系统

通过开发建设基于云平台的剪纸学业水平评价系统,对校内剪纸教学和社会剪纸培训,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开放的学分考核评价机制。学员只要按时上传平时作业和结业作品,辅导老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就能进行评价互动,学员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剪纸培训结业证书。




▍二维码技术




利用二维码生成技术,将优秀剪纸作品一一制作成二维码,张贴于学校廊道,让师生和来访者只须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轻松查看、欣赏和学习。在学校网站、微官网开通检索功能,只需输入作者名或作品名称,就可以查询到作品相关信息。这样剪纸作品档案管理更为简便,也更有利于剪纸在大众中的传播。







■《中国龙》/ 周建红 / 湖南




▍成效




◆信息技术让传统剪纸插上腾飞的翅膀

剪纸文化查询机、触控教学一体机、二维码,让学生和来访者手指轻轻一点,手机轻轻一扫,即可了解剪纸的历史、种类、技法、步骤等知识,既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剪纸文化氛围,又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微课、网络直播、专递课堂、微信公众号、微官网等实现了一名教师同时教授多所学校、多个班级,一个团队带出更多剪纸非遗传承人群,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借助现代技术,不仅优化了剪纸教学,提升了剪纸教学质量,同时借助新媒体和新平台的传播效应,将传统文化植入人们生活,唤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唤醒了民族文化之基因。让文化力量在公众心中“生根发芽”,让“开在泥土里的花”在现代技术的浇灌下焕发出新生机。

◆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相互渗透、补充,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受到浸染。由此所带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革对师生的学习、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迅速提升

通过多轮研训学习和广泛的实践应用,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已深入教师群体,教师眼界更开阔,技术更全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进一步增强,资源开发、应用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团队更具活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逐渐成为自觉。

◆学校办学更开放,管理更高效。

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名师工作室等成为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和学校宣传交流的新平台,使得家校互动更经常,学校办学更开放,学校管理更高效。







■《师生情》/ 申静 / 湖南

◆学校剪纸教育特色更加凸显

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技术,便搭上了高速列车。近年,学校多次应邀参加市级非遗纪念日、“欢乐潇湘”展示活动,“欢乐元宵”非遗大课堂活动等。2016年,学校挂牌为“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和“株洲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2017年2月,光明日报记者来校调研,《光明日报》、光明网、人民网、传统文化网等媒体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报道。2017年6月,省文化厅来校调研,领导和专家们对学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改革新举措给予了一致肯定和好评。2017年12月,学校获全国“雷锋杯”校园剪纸邀请赛“优秀组织奖”,周建红老师获“金牌指导奖”,学生10人次获全国校园剪纸邀请赛大奖,校长林力丹在全国校园剪纸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专题发言。 12月17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张树贤会长亲临学校调研指导。




▍愿景




“十三五”期间,金轮侨心学校将继续秉承开放、创新、和谐、共享的理念,“文化育人”、“以文化人”,深度传承“剪纸非遗+素质教育”,不断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阔步前进。

在不远的将来,他们将实现区域内所有学校共享剪纸优质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让剪纸非遗文化传播真正“无边界”,让民间剪纸艺术真正回归大众。并以点带面,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全面现代化。

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国可以是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是一个科技大国,但最根本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因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深深期望,学校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文化的种子更多、更广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学校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妈妈的好帮手》/ 袁思雨 / 指导老师:周建红




▍专家点评




本案例从问题出发,基于学校剪纸艺术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寻找借助教育信息化促进传统剪纸教学和非遗文化传承的实施策略。首先,分析了当前学校剪纸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偏远农村非常普遍,在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初期都不同程度存在。也是教育信息化推进与传统视角下的教育教学的有效结合问题以及云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建构问题。案例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实施方法、重点工程以及实施效果和未来愿景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目前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学校来说,对于同样想把传统文化教育做大做强的学校来说,这种从学校实际出发、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教师信息化培训和应用能力提升,城乡、区域学校协同,以点带面、由学校向社会辐射扩散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有效的解决了学校教育教学和特色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同时,能逐步落实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和传承。







■《纪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 申静 / 湖南




供稿 丨林力丹

编辑 丨焦禹铭


审稿 丨张 琳

审定 丨王来阳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键词:校园,环境,教育,艺术,技术,传统,文化,剪纸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