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基本概念16 | 经济责任制

基本概念16 | 经济责任制

时间:2023-04-28 12:03:02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4-28 12:03:02 来源:网站运营

基本概念16 | 经济责任制:

~~~~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概念研究(ID:lsgnyj)



经济责任制(英文“System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是指在国家计划和政策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工业企业生产(下文,简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根据以上定义,首先,“国家计划指导”是前提;其次,“提高经济效益”是目的;最后,“责、权、利相结合”是完成国家计划、实现目的的手段。




一般而言,应强调概念“经济责任制”所属的范围——国有工业企业领域,尽管农业、商业、交通、财政等领域也推行了以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农业领域实行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有两种:其一,包工责任制(亦称“不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即按农活种类,把田间作物和牲畜管理包工到组、包工到户或包工到人,采用劳动日计酬方法,年终统一分配;其二,联系产量承包责任制(亦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不仅包工,而且包产——以劳动者劳动成果作为衡量劳动质量和数量的标准,使生产与分配,劳动成果与经济利益直接紧密联系,年终按产量计酬,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上缴国家的,留下集体的,剩下来都是自己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省萧县孟楼大队粮棉丰收




根据形式和内容划分,经济责任制一般分为三类:其一,国营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责任制,即国营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经济责任制,通过维护厂长(经理)负责制(由厂长或经理对企业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领导制度,赋予厂长或经理相应的权力,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全体职工和企业负责)、实行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在厂长或经理任期内确定企业要实现的目标的责任制,如企业素质目标、技术进步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等)等,体现了双方的经济责任、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




其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责任制,如各种经济合同(原材料购销合同,动力能源合同,技术转让合同等)、商品索赔、产品三包(修、换、退)等,体现了企业之间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等方面的经济责任、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其三,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把企业内部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如生产领域实行了车间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生产及调度专责制、技术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产品质量责任制、物资供应责任制、设备维护和检修责任制等),分配领域推行了“指标分解,计分计奖”、计件工资、超产奖等,体现了企业、科室、车间、班组以及职工个人之间的经济责任、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




▼20世纪80年代“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宣传连环画







相对而言,难以理解的是“责、权、利相结合”。所谓“责”,是指经济责任,即要求明确规定主管部门、企业、职工在经济上应负的责任,这是贯彻经济责任的前提。就国营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经济责任制而言,主管部门根据“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和上级部门的总体规划,对企业下达国家计划规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这就明确了企业的经济责任。




所谓“权”,是指经济权力,即应正确地划分和授予各级相应的经济权限,这是履行经济责任的必要条件。就国有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责任制而言,首先,明确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权力和义务——提供必要的生产条件,帮助企业解决人、财、物,供、产、销等方面的问题。其次,为克服经济活动中无人负责的现象并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和任务,主管部门应明确赋予企业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如一定的财权、物权、计划权和奖惩权等,并且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而唯权是争,使它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以增强企业活力。




所谓“利”,是指经济利益,即应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把经济利益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的劳动成果相联系,是尽职尽责的基本动力。就国营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责任制而言,为使企业切实履行经济责任,主管部门应根据企业完成任务的情况决定奖惩,给予或取消可以看得见的经济利益,并且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而唯利是图,应做到责、利结合,从而激发企业和职工的内在动力。

~~~~欢~~迎~~~关~~~~注~~~~~公~~~~~众~~~~号~~~~~从知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类型的经济责任关系,“权、责、利”三者关系中,责任是核心,权限是条件,利益是动力。应根据权责一致,以责为主,以责定权——有责就要有权;以责定利——有责就要有利,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漫画《责权利》(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权;有利必有责,有责必有利)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制的主体一般为国家(主管部门)、企业、职工——它们之间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责、权、利关系。无论哪种类型的经济责任关系,首先,应明确“责”是双方的,而非单方面的,不同主体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其次,为切实履行经济责任,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否则,企业无权,也就是回到了改革以前的状况——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计划大包揽,物资大统配,劳资大统管,财政大包干”,如此也就谈不上是改革后的经济责任制。这就是说,有责才有权,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是有权无责。最后,“利”作为激发企业、职工的动力,不能搞“干与不干一个样、会干与不会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之类的平均主义,应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的劳动成果相联系,否则就是损害广大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国营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及经济责任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新国资监管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四个阶段。经济责任制上承“放权让利”试点,下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重视。

实际上,经济责任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当时推行的经济核算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一定的核算形式和经济杠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经济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据1962年《新华月报》第1期所载,所谓“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规定责任范围的一种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其各守岗位,明确分工,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切实负责)带有一定程度的经济责任制的特点。但是,主要由于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制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上是由国家主管部门直接指挥,使企业经济核算制、岗位责任制的推行效果并不显著,如此也使经济责任制往往有名无实。

▼《新华月报》(1962年第1期)




为便于理解“经济责任制”,那么就绕不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扩权让利”试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之风首先从农村拉开了帷幕,只不过农村改革初期主要解决经营权问题。几乎同时,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主要包括扩权试点、试行经济责任制等几个方面。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时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这就明确提出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要扩大企业自主权,把企业经营得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同时要适当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1979年6月,开始试行扩大企业自主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最早是从四川省开始的。早在1978年10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选择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宁江机床厂、杭州钢铁公司、杭州无缝钢管厂、四川化工厂、南充丝绸厂、新都县氮肥厂等六家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主要内容是核定企业利润指标,规定当年增产增收指标,允许在完成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

1979年2月,四川省总结企业试点经验后制定《关于扩大企业权利,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提出使企业拥有利润提留权、扩大再生产权、联合经营权、外汇分成权、灵活使用奖金权等,要求把企业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

1979年6月,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广告,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产品不再经物资部门收购入库,不占用国家流动资金,而由用户直接订货。这是一种新形式的产销结合。8月,国家经委同意在该厂进行以销定产、产销直接见面的试点。这就是说,利用市场调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截止1979年8月,四川省扩权试点企业扩展到84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到1979年底,84个试点企业比1978年生产值增长14.7%,利润增长33%,上缴利润增长24.2%。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增加都超过了非试点的一般企业。

试点企业之所以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其一,允许企业自产自销一部分产品和实行利润留成,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独立经营和自主发展的条件。其二,通过扩权让利,国家把占利润总额7.5%的收入提留给企业,主要用于集体福利和发放奖金等,兼顾了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其三,由于利润提成和企业经营效益挂钩,这就促使企业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把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搞活,推动了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扩大再生产。

▼改革开放前,南充丝绸二厂车间




继四川省企业扩权试点后,1979年5月,国家经委等六个部门又决定在杭州、杭州、杭州等地选择首都钢铁公司、杭州自行车厂、杭州采油机厂等八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也收到了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增产增效的效果。

在先行试点单位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地方和部门也陆续开始进行不同内容的扩权试点。为加强对各地试点的领导,1979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用以指导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以上,第一个文件明确规定:其一,企业必须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经济计划;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制定补充计划扩大生产。其二,实行企业利润留成。改变按工资总额提取企业基金的办法,把企业经营得好坏同企业生产的发展和职工的物质利益直接挂起钩来。其三,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折旧基金大部分归企业支配,企业在保证固定资产大修理的前提下,有权将折旧基金、大修理费、利润留成中的生产发展基金等合理地结合起来,用于挖潜、革新、改造。其四,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制度。企业对多余、闲置的固定资产有权转让或出租。其五,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制度。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统由银行贷款。其六,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其七,企业有权向中央或地方有关部门申请出口自己的产品,并按国家规定取得外汇分成。其八,企业有权按国家劳动计划指标择优录用职工,有权根据职工的表现进行奖惩,包括给予开除处分。其九,企业有权根据精简和提高效率的原则,按照实际需要,决定自己的机构设置,任免中层和中层以下干部。其十,减轻企业额外负担。

各地根据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到1979年底,全国试点企业发展到4200个。到1980年6月,发展到6600个,大约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通过扩权试点,企业拥有部分自主计划权、产品销售权、资金使用权、干部任免权等。这初步改变了企业只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不考虑市场需要,不关心产品销路,不关心盈利亏损的状况,增强了企业的经营观念和市场观念,使生产迅速发展,利润大幅度增加。如吉林市在实行新的财政包干制和扩大了某些企业的自主权后,1980年1~5月,市一级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多,等等。

▼1981年9月,杭州市冶金工业局关于转发市劳动局“推行经济责任制企业职工分配办法的规定”的通知




由于试点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好于非试点的一般企业,为进一步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引向深入,1980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明确提出六点实施意见:其一,要改进现行的利润留成办法。其二,积极进行企业的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试点。其三,试点企业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发现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有权进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或批准。其四,企业有权销售超产的产品和自己组织原料生产的产品,以及试制的产品,其中属于国家短缺的统购统销或统配产品,也应允许企业按一定的比例自销一部分。其五,企业可以对一些供过于求的产品实行向下浮动价格,企业对没有统一价格的自销产品,可以实行浮动价格;新产品试销价格由企业自定。其六,企业对留成资金的使用,拥有充分的权力。

1981年5月,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商业部、外贸部、国家物资总局、国家劳动总局、国家物价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个单位联合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巩固提高扩权工作的具体实施暂行办法》(即“六十条”)。该办法在计划、利润留成和留成资金使用、产品销售、新产品扩大出口和外汇分成、价格、以税代利试点和有关税收、银行贷款、机构设置及人事、劳动、减轻企业额外负担、民主管理等12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自主权。

随着企业扩权试点的深入,如何使企业把责、权、利进一步结合好,把自主权行使好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所以,改革逐步向经济责任制方面扩展。

▼企业“扩权”试点期间,杭州江津棉纺厂职工自觉到江津百货公司做市场调查——产品销路与她们息息相关






经济责任制是伴随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形式。扩大企业自主权着重解决的是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没有解决企业与职工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这就是说,应将扩权试点的注意力从分配环节转向生产经营环节上来,并把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到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上来。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企业在扩权后,借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逐步探索出了经济责任制这种管理形式,并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和推广。

1981年春季,山东省率先在企业中试行经济责任制。主要围绕国家同企业之间、企业同职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贯彻联产承包、按劳分配的原则。这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在增收节支、提高财政收入方面颇有成效,对全国工业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1年10月,国务院将国家经委、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制定的《关于实行工业企业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转发各地区、各部门,要求在各工业企业中研究执行。文件要求实行经济责任制应抓好两个环节:其一,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经济责任制,处理好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的问题;其二,建立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关系,解决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就是说,把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利益同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实现的经济效果联系起来,调动广大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制很快在全国3.6万个工业企业中得到推行。历经一年的实践,涌现出一批先进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如首都钢铁公司,从1981年起在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从公司、厂矿到车间、班组、个人,层层包干,责、权、利紧密结合,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到1982年底,全国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占80%,商业企业占35%。到1983年,绝大部分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值得注意的是,与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推行经济责任制相适应,在企业领导制度方面普遍推行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以党委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基本特点是企业中有关生产、技术、财务和生活等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并由厂长负责组织执行。日常生产行政工作由厂长统一指挥,遇到紧急情况厂长有权临时处置,事后报告党委),并在少数企业试行厂长负责制。

通过以上分析,从国营工业企业的扩权试点——扩大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到试行经济责任制,再到(由于部分生产经营的权力放得不够,企业内部行使生产经营权力责任也不太明确)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推行“厂长或经理责任制”是重要内容)——赋予承包者(厂长或经理)完全的、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实行定额承包、自负盈亏,使两权(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落到实处,直至进行以股份制为主的产权改革,国家放权、企业扩权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真正意义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1986年,江苏杭州成为全国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城市






几乎同时,与农业、工业体制的改革相适应,商业企业体制的改革主要是以建立多渠道、少环节、产销结合的流通体制为突破口。针对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少渠道、多环节、产销脱节等弊端(1979 ~1980年间江苏省农民养鸭连续两年大发展,但商业部门只收购很少一部分,一时出现了销售难。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从1979年起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重新限定农副产品的统购和派购范围,重申了三类产品和完成派购任务后的二类产品可以自由上市。1980年又进一步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三类农副产品和完成征购、派购、计划收购任务以后的一、二类农副产品(除棉花外)都可以自由运销。此外,还规定基层公社可以出县出省购销,集体所有制商业、个体商贩和农民也可以长途贩运,以及提倡厂店挂钩、队店挂钩、产销直接见面等。这就为多渠道、少环节、产销结合扫清了政策障碍。

1980年,山东省在砍环节、调流向、多渠道组织商品方面取得了成效。该省调整了220条不合理的运输线,减少了环节;供销系统调整了七种大宗商品流向,基层供销社实行跨区进货的由310处增加到375处;许多三级批发站、较大的零售店和基层供销社,突破原有进货渠道,积极到区外、省外组织进货;实行厂店挂钩、队店挂钩、产销直接见面的品种范围不断扩大;积极支持工业按规定搞好自销,工不经商的现象有所改变;粮油议价购销也纳入正常经营渠道。这有力地促进了该省城乡市场的活跃,社会商品零售额不断上升,上半年完成6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

针对城市商品流通体制,国家开展了“一少三多”的改革,即减少工业品计划管理的品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采用多种购销方式,开辟多条流通渠道,建立城乡互相开放的流通体制。这就为加快城乡商品流通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1年,杭州市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工商联合销售,使产销直接见面的产品增多,市场适销对路产品增多。该市的针棉织品采购供应站和杭州毛巾被单工业公司对工厂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商品实行联合经营,打开了销路,增加了利润,丰富了市场。

▼1981年1月,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关于转发全国供销总社《关于进一步扩大基层供销社自主权的意见》的函




商业企业内部体制改革是商业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主要是扩大自主权和实行经营责任制。为增强商业企业内部的活力,从1979年开始,商业系统实行全行业利润留成制度,使各商业企业具备一定的财力,初步改变了国家对商业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局面。1980年又有8900个国有商业企业、粮食企业和供销社扩大了自主权,使这些企业拥有了部分业务经营权、财权、产品削价处理权等。1981年商业系统开始推行经营责任制——这类商业企业多达47550个,占独立核算单位的35%。这有力地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给企业增加了动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同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一样,国家放权、企业扩权始终具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于改革前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国家对工业企业、农业、商业企业、外贸、金融等各个领域管得过多、过死,使经济单位几乎处于一种“有责无权”的状态,以致几乎不能履行经济责任;加之分配领域推行“大锅饭”之类的平均主义,以致几乎没有经济利益,等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严重损害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导致了经济活力的下降。



改革前,国家对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经营管理上是统购统销,在财务管理上是统负盈亏,在劳动管理上是统调统配,这就使企业外无压力,内无动力,没有自主权,发挥不出积极性。实际上,企业的经济效果不好,尽管有着诸多原因,但其要害在于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正所谓大家捧着“铁饭碗”,吃着“大锅饭”,“坐大船,懒划桨,气不顺,劲不足”,显然这是没有积极性的。

实行包干、联产的经济责任制,理顺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尤其是把职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正如工人们所说,经济责任制能“炼好汉,治懒汉”。这就是说,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通过经济责任制明确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这有利于激发企业、职工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正如前文所述,从国营工业企业的扩权试点——扩大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到试行经济责任制,再到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赋予厂长或经理完全的、充分的经营自主权,直至进行以股份制为主的产权改革,国家放权、企业扩权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以上分析以及对历年高考真题(07~21年)的研究,尽管经济责任制具有诸多特点,但是根据基本概念要义的打开方式,可以认为扩大经营自主权是概念“经济责任制”的要义,无论是国营商业企业,还是国营工业企业。

▼1987年,陕西宝鸡国营企业职工庆贺超额完成经济指标




【真题再现】

例1 (2021年·全国甲卷·31)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B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解析】
纵观题干材料,根据时间“1982年12月”,关键词“供销社”,可以明确此题考点:改革开放初期,商业企业内部体制改革——扩大自主权和实行经营责任制。

根据题干其它部分材料,关键词“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这显然是指改革前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品购销渠道——统购统销,易导致产销脱节等弊端。可以进一步理解,采取统购统销的形式进行产品购销活动,这使商业企业(供销社)几乎完全没有经营自主权。

关键词“需求情况”、“所需物资”、“开拓新市场”,这显然表明浙江义乌某供销社拥有部分业务经营权。这就是说,改革后商业企业扩大了经营自主权。

但是,题肢并没有“扩大了经营自主权”的选项。然而,根据概念“经济责任制”的要义——扩大经营自主权,同义转换后可知,故选B项。并且,根据前文所述,可知“1981年商业系统开始推行经营责任制……”,故此可以作为佐证。

易错项为A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首先,根据题干时间“1982年”,显然此时中国仍实行计划经济,并不存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其次,要市场还是计划?可以追溯到1988年“物价闯关”——把绝大部分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计划用5年时间让物价“闯关”。但是,却引起了物价暴涨和抢购狂潮,这表明了“物价闯关”的失败。显然,这反映了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1992年初“南方谈话”,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总结社会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并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故不选。

至于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年)、D项“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1993年),从时间上、题干设问“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来看,显然不符题干材料。故不选。

▼1981年4月,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江海木业有限公司



例2 (2020年·全国Ⅰ卷·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D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解析】
纵观题干材料,根据时间“1983年”,关键词“国营制药厂”、“经济责任制”,可以明确此题考点:改革开放初期,国营工业企业扩权改革。

概括题干材料:第1句,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通过实行经济责任制盈利,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第2句,安徽省委、省政府下发通知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厂长或经理承包经营的经济责任制。显然,这对于理解题干材料无关痛痒。实际上,题干材料旨在强调经济责任制行之有效。

从题干的设问“由此可以看出”、题肢选项来看,显然此题考查应试者对概念“经济责任制”要义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或者说,考查应试者理解、把握实行经济责任制之所以可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逻辑(原因)。

根据概念“经济责任制”的要义——扩大经营自主权,并根据前文所述,显然从扩权试点到试行经济责任制,再到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都是旨在逐步赋予厂长或经理完全的、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使国营工业企业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故选D项。

至于A项“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21世纪初期),显然与题干材料的主题不符,属于无关项,故不选。

至于B项“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尽管题干材料提及的改革办法:实行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有利于解决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但是不能说弊端已经得到解决。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这显然表明了从1984年10月以后政企职责不分的状况逐步得到解决,而不是题干时间“1983年”就已经解决。故不选。值得注意的是,实行政企分开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提高企业独立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至于C项“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根据题干时间“1983年”,然而,1980年经济所有制结构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因此与题干时间不符,故不选。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8月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各地党委和政府纷纷解放思想,打破所有制界限,多方采取措施,安置待业人员。实际上,这就使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成为了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的突破口。



~~~~欢~~迎~~~关~~~~注~~~~~公~~~~~众~~~~号~~~~~从知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调查组:《试论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载于《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2]沈经纬:《推行经济责任制势在必行》,载于《赣江经济》,1981年第9期。

[3]向定:《怎样全面理解经济责任制》,载于《中国地质》,1983年第2期。

[4]刘炳瑛,李明湘,卢俊忠:《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52页。

[5]刘佩弦,常冠吾,刘振坤,徐华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8~509页。

[6]宋书文:《管理心理学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68页。

[7]孙慕天,杨庆旺,王智忠:《实用方法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页。

[8]王德胜,刘建和,李兆谊,李春秋:《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杭州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页。

[9]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10]康绍邦,胡尔湖(主编):《新编社会主义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

[11]黄运武,叶万春,刘梅梅,陈光炎:《新编财政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7页。

[12]马国泉,张品兴,高聚成,柳可白,赵良玉,刘长龙:《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13]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页。

[14]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837页。

[15]陈德第,李轴,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190页。

[1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中国改革开放史》,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5~85页。

[17]何万钟,何秀杰:《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经济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18]章迪诚:《推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载于《中国工业报》,2008年9月18日(第A03版)。

[19]王林:《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载于《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2日。

[20]鲁倩文:《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有了自主权》,载于《乐山日报》,2021年6月18日。

~~~~欢~~迎~~~关~~~~注~~~~~公~~~~~众~~~~号~~~~~从知

关键词:经济,概念,基本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