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电子商务 > 互联网巨头都在搞的“供应链金融”到底是个啥

互联网巨头都在搞的“供应链金融”到底是个啥

时间:2023-03-20 12:00: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20 12:00:02 来源:电子商务

4月12日,腾讯区块链正式发布了“腾讯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了基于供应链场景下的真实交易数据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方案,从而达到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目的。而早在2012年,京东金融就通过“京保贝”等平台布局供应链金融服务。那么,互联网巨头们如此感兴趣的供应链金融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一、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过去,由于交易、运输等成本的限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是在单一企业内部进行的。而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品的生产模式逐渐由单一企业内分工向企业间分工转变。

在企业间分工的过程中,先由上游企业负责原材料的采集,然后中游企业负责产品加工和制造,最后交由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网络进行销售,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供应链的概念也就由此产生。

图 1:典型的供应链流程

在一条供应链当中,有的企业会因为自身品牌、规模等优势,掌握较大的话语权,我们称之为“核心企业”。例如,在iPhone的产业链中,苹果公司就是核心企业。而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往往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他们的地位相对弱势。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往往十分强势,通过挤占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使自身获利。面对上游,核心企业往往采用的是赊账的方式进行交易,推迟现金的支付;而面对下游,核心企业又不允许赊账行为,要求下游企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对核心企业来说是满满的好处但对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来说却大大增加了资金压力。

这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信用级别较低、抵押担保品少、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财务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往往不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青睐,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为了解决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题,供应链金融便应运而生。

二、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企业授信方式的创新,通过将高信用评级企业的信用分享给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其本质是将企业不同的现金流隔离,从而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因为一个质地较差的企业也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生意,银行可以单独针对这些好的生意来进行征信和融资,而不是根据企业主体资质来决定融资与否。

图 2: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由于数据的获取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数据方从原来的核心企业拓展到物流公司、电商平台和ERP厂商等,这也正是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原因。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开始向大数据征信的新模式转变。此外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和P2P平台的加入,也能够使企业融资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图 3: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三、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

1. 应收类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在供应链核心企业承诺支付的前提下,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可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融资模式。

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

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型企业是债权融资的需求方,核心企业是债务企业并对债权企业的融资进行反担保,即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金融机构会要求债务企业承担弥补损失的责任。

2. 预付类

预付类融资是下游分销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支付上游核心供应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交付货物的款项,等分销商得到货物实现销售之后再偿还贷款。同时供应商承诺对未被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并将提货权交由金融机构控制的融资模式。

预付类融资往往面向的是核心企业下游的分销商。由于核心企业议价能力很强,分销商往往都是采用预付款的形式,即支付货款后,在一定时期内往往不能收到现货,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对货物的未来货权。

3. 存货类

存货类融资主要指以贸易过程中货物进行抵质押融资,一般发生在企业存货量较大或库存周转较慢,导致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利用现有货物进行资金提前套现。

存货类融资面向的往往也是下游的分销商。在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的情况下,企业利用现有货物进行资金提前套现。但并没有相应的应收账款和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的信用担保。此时,金融机构采用融通仓融资模式,将融资方待销售产成品放入金融机构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以形成质押,并经过物流企业的评估和证明后,向融资方进行授信。

在这种模式中,抵押货物的贬值风险是金融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在收到中小企业融通仓业务申请时,应考察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库存、是否有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以及整体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以此作为授信决策的依据。

四、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1.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围绕着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进行的。商业银行正是根据核心企业的信用评级、经营状况等因素来对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进行授信。一旦核心企业的信用出现问题,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企业势必会受到波及,供应链金融企业也会遭受巨大损失。

2. 抵质押资产风险

抵质押资产是供应链金融中对应贷款的重要还款来源,抵质押资产的资产状况直接决影响了企业的还款意愿以及银行收回贷款的成本。当抵质押资产不断贬值,以至于低于其信用敞口时,贷款的企业违约的动机就会不断增加。

3.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凭借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以及自偿性的结构化操作模式设计,将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和其信用风险隔离,并由此带来了大量的贷后操作环节,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的转移。因为操作制度的严密性和操作制度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信用风险是否被有效隔离。这其中贷后操作的规范性、合法性和严密性是贷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所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操作风险远大于传统业务。

关键词:金融,供应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