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电子商务 > 社交网站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社交网站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时间:2023-03-13 20:30:02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3 20:30:02 来源:电子商务

短时效应来看,社交网站会降低使用者的幸福感。有研究发现,控制性别的情况下,皮质醇(与压力有关,对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的分泌与好友数量呈正相关,与同伴焦虑的频率呈负相关。

在社交网站上,只潜水不发言(被动使用)会诱发上行社会比较(跟比自己更好的人比较),降低自我价值感,损害幸福感。具有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在社交网站上浏览积极信息后会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相比于中性和空白页面),具有低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在浏览积极信息后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相较于中性和空白页面),也就是说,高社会比较倾向(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的个体更容易在看到别人好时心生不良的情绪(如嫉妒),低社会比较倾向个体更可能在看到别人幸福时为别人开心

个人的抑郁会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被恶化,存在着恶性循环:抑郁个体的社会比较倾向较高,自我价值感低,有高的社交退缩,因而更可能到网络上进行社交。而人们倾向于在网络上曝光自己积极、光彩的一面(积极自我展演),当抑郁个体大量浏览到朋友圈中朋友晒的幸福快乐后,体验到更糟糕的情绪,进而加剧自身的抑郁症状

关于社交网站与个体心理的理论模型:

1社交补偿假设(social compensation hypothesis):一些个体在面对面交流时会感到压力或痛苦,而网络能够为社交焦虑个体提供安全的情境(个体可以多次编辑网络上的信息,如发送前可以修改,发错了可以撤销重发),所以个体为了缓和这些体验而选择网络社交(弥补面对面社交)。但实际上,为回避消极情绪而沉浸到网络中,非但没有解决现实的问题,而且会在短暂的“解脱感”之后感受到比原先未使用网络之前更糟的消极情绪

2rich-get-richer hypothesis:那些社交技能高的个体可以从网络社交中扩大社会资本;而社交焦虑个体则更倾向于缓解痛苦而活跃于社交网站。社交技能高的个体能够持续地维系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因而最终能够为其积累社会资本,而社交焦虑个体的网络社交往往是快速交到朋友但很快又成为陌路人的情况。需注意的是,社交焦虑与内向是不一样的,内向是不需要太多的社交(外部刺激),而社交焦虑是需要但是会预先于头脑中感知到社交威胁(如被别人拒绝)而导致有社交需求却无法迈出那一步。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会弱化社交焦虑个体的社交技能,如表情线索的理解和捕捉能力变差。

①替代理论(displacement theory):持续的网络使用会减少个体在现实中的关系质量,尤其是朋友关系质量,因而会减少个人的幸福感。替代理论更适用于解释社交焦虑个体的网络社交。

②增强理论(augmentation theory):使用网络社交能够促进现实友谊质量并增加个人幸福感,该理论更适用于外向个体的网络社交状况。

3媒体影响感受性差异模型(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to media effects model):媒体效应取决于特质相关的敏感性(dispositional susceptibility),如气质、个性、认知等;取决于发展阶段的敏感性(developmental susceptibility),在儿童和成年早期的影响最强;取决于环境相关敏感性(social susceptibility),如所在的中学是否禁止使用手机。

青少年男性为何选择沉浸于王者荣耀或荒野求生(解释之一):青春期男性有较高的攻击倾向,原本可以通过户外运动释放的攻击性因为各种补习或事务而受到了限制,而网络上具有刺激的游戏可以“快速高效”地释放这种攻击性

社交媒体的使用会产生害怕错过(fearing of missing),即怕错过网络上发生的重要事情而不断地刷新、保持自己的在线状态。从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出发,个体有三种基本需要,分别是能力感(competence)、自主感(autonomy)和社会需要(relatedness)。害怕错过实际上是这三种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一种焦虑性体验,会通过不断地刷新时社交网站减少这种焦虑。此外,不停地想要确认是否有新信息出现,还可能与社交网络信息的强化程式有关——社交网络信息的出现是“随机”的,我们并不知道它们哪一刻会来,因而它是一种变化比率的强化,在四种强化类型中维持人的行为效果最强的一种强化程式。由于不知道信息是不是下一刻要来,就需要时时刻刻地保持关注。

过度使用微博的人会有更多的注意力问题,表现在过度使用微博者在执行注意力相关任务中由于难以抑制分心刺激而表现出较慢的反应。

来源: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当代心理学进展》(王金良)课堂笔记

关键词:心理,影响,个体,社交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