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网站运营 > 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

时间:2023-07-20 07:00:01 | 来源:网站运营

时间:2023-07-20 07:00:01 来源:网站运营

浪潮之巅:浪潮之巅第4版

吴军

673个笔记

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如果来之前你就已经在其中,那就不要太爽

这些公司里面的人不论职务高低,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的一次浪潮就足够了。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这些公司里面的人不论职务高低,在外人看来都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的一次浪潮就足够了。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1 百年帝国

1997年,我在AT&T实验室实习,当时大家的情绪都很高,实验室的气氛很像10年后的Google和今天的Facebook。不少人的座位旁都放着上面那张美丽的夕阳照。现在想起来,它似乎预示着一个帝国的黄昏。

这一年,贝尔实验室的总裁梅毅强(John Mayo)博士率庞大的代表团访华,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接见了他,国家主席接见一家公司下属机构的总裁,这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足以说明对AT&T的重视。AT&T当时可以说风光到了极点。

我在Google总部曾接待了很多中国政府的领导干

这样

部,他们都关心为什么美国小公司能很快成为跨国公司,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反垄断法逼着公司追求技术进步。当一家公司开始垄断一个行业时,它会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垄断资源,而不是靠技术进步获得更多的利润,毕竟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因此,AT&T巩固了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1948年,AT&T实现了商用的微波通信;1962年,它发射了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尽管存在着一些小的竞争者,但它们无法撼动AT&T的根基。
部,他们都关心为什么美国小公司能很快成为跨国公司,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反垄断法逼着公司追求技术进步。当一家公司开始垄断一个行业时,它会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垄断资源,而不是靠技术进步获得更多的利润,毕竟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因此,AT&T巩固了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1948年,AT&T实现了商用的微波通信;1962年,它发射了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尽管存在着一些小的竞争者,但它们无法撼动AT&T的根基。

和预期的一样,MCI和Sprint果然来买朗讯的设备了。朗讯的销售额比原来作为AT&T的一部分时有了明显的增长。不久,股价就翻番暴涨。而同期收益较稳,但是发展相对缓慢的AT&T公司的股票仍按原来的速度慢慢地爬,这正应了华尔街和大家的预想。华尔街的人大发了一笔财,朗讯的高管和中层也都不同程度地发财了,就连很多有股权的普通员工也小发了一笔财。1999年,我在一个会议上见到不少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谈到股票时,他们一个个意气风发,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个双输的结果,在分家的第一天就已经注定了。这个失败不仅将AT&T推向死亡,而目使得美国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上彻底输给了欧洲。如果看看大洋彼岸的中国在那个时代电信发展的状况,也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拥有庞大固定资产、一度不可撼动的老大中国电信一下子停滞下来,而仅仅有无线业务的中国移动迅速后来居上。

花旗银行一位有30年资本管理经验的副总裁对我讲,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其实只要看那些最优秀的人是流进这家公司,还是流出这家公司即可。

䶼联网的崛起,对原贝尔实验室研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语音的自动识别曾经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梦想之一,现在随着电话时代的过去也变得不重要了。今天,世界上主要的语音识别公司只剩下Nuance一家,2012年美国整个语音识别市场的规模一年只有15 亿美元,不及Google半个月的收人。而同时,对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技术的需求则随着䶼联网的普及不断增加。

要知道,我们今天最通用的高速上网方式DSL最初诞生于贝尔实验室,但是AT&T并没有把它作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利器,而是扔到了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而曾经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美国通信领域著名科学家约翰·查菲(John Cioffi)教授后来在斯坦福大学将它实用化,成为“DSL之父”。

] 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0世纪初包括20家上市公司,后来扩大到30家。这30家公司是美国支柱产业的大公司。因此道琼斯又称为蓝筹股(blue chips),因为蓝色的筹码是赌局中面值最大的筹码。

1 赶上机械革命的最后一次浪潮

IBM公司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成功逃过历次经济危机,并目在历次技术革命中实现成功转型的公司之一。在很多人的印象中,IBM仅仅是一个大型计算机制造商,并且在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它已经过气了。其实,IBM并没有这么简单,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公司、第二大软件和IT服务公司、第三大数据库公司。IBM拥有当今工业界最大的实验室IBM Research(易然规模只有贝尔实验室全盛时期的1/10),是世界第一的专利申请大户(文中我们还要讲IBM对专利的态度),另外,它还是全球最大的RISC服务器制造商。

IBM能成为科技界的常青树,要归功于它的二字秘诀——保守。毫无疑问,保守让IBM失去了无数次发展机会,但是也让它能专注于做最重要的事,并因此立于不败之地。

到20世纪60年代,IBM生产出著名的IBM System/360(S/360,下文简称IBM 360)为止,

小沃森上台后短短5年,就将IBM的营业额提高了3倍。在小沃森执掌IBM的20年里,IBM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这在世界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他的父亲也没有做到这一点。

如果要对计算机工业的历史划分阶段,那么,1976年可以作为一个分水岭。这一年,没有读完大学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在车库里整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商业化的个人电脑Apple I。

如果当时问大家,以后谁会是个人电脑时代的领导者,十有八九的人会回答是IBM。事实上,当时《时代周刊》就评选IBM PC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产品。《华尔街日报》也高度评价了IBM的这一贡献。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个人电脑时代的最终领导者是微软和英特尔,而不是IBM。

因此,虽然IBM PC在市场上反响很好,在公司内部反应却很冷淡。IBM PC第一年的营业额大约是两亿美元,只相当于IBM当时营业额的1%左右,而利润还不如谈下一个大合同。要知道,卖掉十万台PC可比谈一个大型机合同费劲儿多了。因此,IBM不可能把PC事业上升到公司的战略高度来考虑。

厂商自己做bios

IBM PC唯一的核心软件BIOS是自己的,但是很容易就被破解了。
IBM PC唯一的核心软件BIOS是自己的,但是很容易就被破解了。

第三个原因也不能忽视,如果说在二战后的30年里,IBM是独孤求败,笑傲江湖,现在它真正的对手一—微软的比尔·盖茨出现了。我总是对人讲,盖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拿破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和平年代,不可能出现汉尼拔或凯撒那样攻城略池的军事统帅,但是会在商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出现纵横捭阖的巨人,而比尔·盖茨就是科技界的第一巨人。

而是从每台IBM PC中收一笔不太起眼的版权费。而目,IBM和微软签的协议有个很小的漏洞,没有指明微软是否可以将DOS再卖给别人。盖茨后来抓住了这个漏洞,到处兜售DOS,IBM很不高兴,告了微软好几次。因为在大家看来这是以大欺小,IBM得不到别人的同情,从来没有赢过(在美国,以大欺小的官司常常很难赢,而且即使赢了,也不可能得到太多的赔偿,因为小公司没有什么油水可榨)。IBM原来认为PC赚钱的部分是几千块钱的硬件,而不是几十块钱的软件,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随着兼容机的出现,IBM沦为了众多PC制造商之一,利润受到竞争的限制。而所有PC的操作系统只有一种,易然每份操作系统当时还挣不了多少钱,

十几年后,硅谷一位最成功的CEO䶶,凡是和微软合作的公司,最后都没有好结果。IBM也许是其中第一个吃亏的。

硬件制造公司成功转变为一家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的服务型公司,复兴了这个百年老店,并开创了IBM的10年持续发展局面。郭士纳原来是一家食品公司的总裁,更早则任职于美国运通信用卡公司,根本不懂计算机。在英语中,计算机的芯片和薯片是一个词一一chip,因此,大家就开他的玩笑说,他也是做(芯)片的,但做的是薯片(He also made chips, but potato chips.)。这句原先是嘲笑他的话,以后成为他传奇的象征。没有高科技公司背景的郭士纳在世界最大的高科技公司里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郭士纳任期的最后几年里,IBM开始大力推广采用开源Linux的低价服务器。IBM的产品头一次比竞争对手便宜了。经过10年的努力,郭士纳完成了对IBM的改造,确立了IBM在针对各种规模企业的计算机产品和服务上的优势地位。直到今天,IBM依然是全球高端服务器和大型机系统最大的生产商。上个世纪90年代,IBM和AT&T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AT&T是将一家好端端的公司拆散卖掉,IBM则是将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来,打造了一艘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今天看来,无疑是IBM的路走对了

IBM每年从专利上获利10亿美元左右。这显然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买卖。IBM沃森实验室的一位主任很骄傲地告诉我,不要看IBM在个人电脑市场上远远落后于戴尔和惠普等公司,但它们每年要向我们交很多专利费!

其中很多人,主要是一些数学很强的科学家,去了后来最成功的对冲基金(Hedge Fund)文艺复兴技术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并撑起了半个公司。可见科学和金融也是相通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1987—2007年20年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为每年37%,而2008年

金融危机那一年全球股市暴跌时,它的回报却高达80%。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远远超过股神巴菲特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Hathaway)。在1987一2007年的20年间,这两家公司的总回报率分别是200倍和20倍,而标普500指数是6倍。

。原因是,IBM不断淘汰不挣钱或挣钱少的业务,扩充利润高的业务。2002年,IBM将效益不好的硬盘业务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的日立公司。2004年底,IBM将PC业务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的联想公司(图2.6),交易于次年完成。其中,12.5亿美元为现金,其余5亿美元是联想以19%的股权交换。在此之前,IBM也出售过一些部门。2014年初,IBM又将x86服务器业务卖给了联想,交易金额是23亿美元。

IBM很难扭转PC业务的亏损局面,是因为整个公司盈利太好,从上到下都没有精打细算的习惯。但是,联想则应该很容易扭亏为盈,因为中国的人工便宜,很容易将管理和研发的费用降下来。再不济,联想的非生产性成本也不会比惠普高。总的来䶶,IBM和联想的这次交易应该是双赢的。

不破不立

2014年,IBM出售x86服务器业务的交易背景也大致相同,不过稍微有点差异之处在于,IBM之所以卖掉它相对核心的x86服务器业务,是因为从长远来讲,云计算的兴起将冲击服务器的销售。因此,这一次不仅仅是为了剥离低利润的业务,也是为自身转型做准备。
2014年,IBM出售x86服务器业务的交易背景也大致相同,不过稍微有点差异之处在于,IBM之所以卖掉它相对核心的x86服务器业务,是因为从长远来讲,云计算的兴起将冲击服务器的销售。因此,这一次不仅仅是为了剥离低利润的业务,也是为自身转型做准备。

IBM减掉一个美国工作岗位时,会给相应的员工一个“搬到印度”(relocate to India)的机会,但是要求到了印度后拿当地的工资。显然,除了原本来自印度的员工,其他人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善意的选择”。

[插图]表2.2 美国9大IT公司海外营收占比

务机器人在癌症诊断方面达到了和人类医生99%的一致性。

1 传奇小子

看过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阿甘正传》的读者,也许还记得那么一个镜头。傻人有傻福的阿甘最后捧着一张印有苹果公司标志的纸说:“我买了一张水果公司的股票,有人说我这一辈子不用再为钱发愁了。”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电影,导演挑中了苹果公司,因为它的股票确实在几年间涨了10倍。当然,如果阿甘继续持有到今天(2018年底),又会比1994年《阿甘正传》上映时上涨了100倍左右。

。10年后,由中国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局组织,清华大学主持联合设计,原电子工业部六所、国营734厂、浙江省计算机厂以及华明计算机有限公司一起攻关,研制出了被称为中华学习机的Apple II兼容机,当时售价也只有400元人民币,而当时一台IBM-PC要两万元人民币,所以中华学习机不到两年就卖掉了10万台,超过其他微机同期在中国的销售总和。

新一代苹果电脑麦金托什(Macintosh,图4.3)就诞生了,并获得了成功。今天我们把苹果电脑称为Mac机,便源于麦金托什一词的前三个字母。

麦金托什和IBM PC当年的差别就有Windows和DOS那么大。除了界面上的差别,麦金托什操作系统还在内存管理上有DOS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后者实际可用的内存始终局限在640KB,而前者没有任何限制。

乔布斯上台后推出了一些造型很酷的电脑,那时苹果电脑已经比IBM兼容机贵了很多,成了高端产品,用户主要是很多搞艺术的人一一他们很喜欢苹果优于其他个人电脑的图形功能,其次是一些赶时髦的学生和专业人士。乔布斯自己也更像一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严谨的工程师。既然苹果在个人电脑领域已经不可能替代兼容机和微软的地位了,他就干脆往高端发展,讲究性能、品味和时尚。

乔布斯的运气很好,一上台就赶上了网络泡沫时代,那时几乎所有公司的业绩都上涨,苹果也跟着上涨。由于苹果已经将自己定位于很窄的高端市场,这就避免了与微软、戴尔和惠普的正面竞争。苹果在乔布斯接手的两年里恢复得不错,董事会也在一年后将乔布斯扶正,任命他为正式的CEO。

。在顶峰时期,一iPod已经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播放器,而是一个不小的产业。不同的厂家,从音箱生产厂到汽车公司,都在主动为iPod设计和制造各种配套产品,比如音箱、耳机、汽车音响,甚至是皮套,等等。这有点像有无数软件公司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上主动开发应用程序。神奇小子乔布斯再创辉煌。

1999年,全球音乐唱片CD的销售额是400亿美元,10年后的2009年,CD几乎消失,而整个音乐市场(包括iTunes)也由于iPod的效应萎缩至不足200亿美元,因为iPod让音乐变得很便宜。

今天,苹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品牌。而在2018年来到苹果担任主管销售的高级副总裁的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恰好来自奢侈品行业,她之前是巴宝莉(Burberry)公司的CEO,被外界认为是库克的接班人。这也确认了苹果走时尚道路的战略。但是到了2019年,阿伦茨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宣布将辞去在苹果的职务,这被认为是IT公司依然很难完全和时尚公司融合。

作为凡人的乔布斯实在说不上是好人。在他看来,朋友的友谊还抵不上几千美元。乔布斯一生没有什么挚友,憨厚老实的苹果共同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知道乔布斯对他的欺骗以后,伤心落泪。乔布斯一生挣了80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他生前除了为养父养母付清了几十万美元的房贷,没有给过什么人钱,除了为治疗他的疾病给癌症研究进行过捐助,没有任何其他捐助。这在美国的富豪中是无法想象的。

当时,穆勒的公司TKC(The Keyboard Company)为苹果供应键盘。1976年,苹果的生意很好,他们向穆勒提出这年需要大量的键盘。为了备足这么多键盘的配件,穆勒的公司资金不够。这时乔布斯动员穆勒把公司卖给苹果,当然条件是以后不能再帮别人生产东西了。穆勒考虑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从此,他就成为苹果的副总裁,一干就是7年,直到乔布斯离开苹果。

从现在看,也是乔布斯,通过他的产品iPod,一手把CD送往终点。从见到CD到iPod问世,又是20年的时间,看似是灵机一动,岂不知已经孕育了两个十年。大多数产品经理之所以做不出改变世界的产品,是因为他们只看见了成功者最后的临门一脚,而忽视了别人的长期思考。

而另一方面,他对真正堪称精品的产品则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比如穆勒提到的宝马自行车、Bösendorfer钢琴以及他自己经常挂在嘴边的保时捷汽车。后来,乔布斯先后搬到了伍德赛德的穆勒家附近,以及帕洛阿尔托(Palo Alto),同样是很少的家具,一架钢琴。这就是他生活的样子,简单,少量,专注。

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穆勒说,乔布斯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就专注去完成。从苹果一开始就是这样。1996年,乔布斯回到苹果,他走进会议室,看到白板上14条产品线,拿着笔画了好多个叉叉,转过身,只剩下四个。穆勒说,乔布斯的这些叉叉,从死亡线上救回了苹果。
穆勒说,乔布斯总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就专注去完成。从苹果一开始就是这样。1996年,乔布斯回到苹果,他走进会议室,看到白板上14条产品线,拿着笔画了好多个叉叉,转过身,只剩下四个。穆勒说,乔布斯的这些叉叉,从死亡线上救回了苹果。

难道不是天赋吗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作为IT行业领袖的乔布斯,那应该就是魔术师,他有化平凡(如果不是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但在这个本领的背后,是几十年的专注和努力,以及对品质的追求。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作为IT行业领袖的乔布斯,那应该就是魔术师,他有化平凡(如果不是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但在这个本领的背后,是几十年的专注和努力,以及对品质的追求。

乔布斯虽然为人傲慢,对盛田昭夫却恭敬有加,这可能是因为乔布斯受东方神秘主义影响较大,同时盛田昭夫也是业界了不起的人物,另外他们俩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上个世纪90年代,乔布斯亲自到索尼公司向盛田昭夫请教管理之道。当他看到索尼公司让员工穿制服上班,也在美国照猫画虎地学起来,但是并不受欢迎,毕竟美国人强调独特的性格,和将公司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日本人大不相同。乔布斯和盛田昭夫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间的近20年,苹果公司到了几乎被人遗忘的地步。好在它艺术家般的创新灵魂未死,在它的创始人再次归来之后,得到再生和升华,并在乔布斯生命的最后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乔布斯送给年轻人两句话:永远渴望,大智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愿与诸君共勉。

1摩尔定律

盖茨说,如果汽车工业能够像计算机领域一样发展,那么今天,买一辆汽车只需要25美元,一升汽油能跑400公里。这个故事至少说明计算机和整个IT行业的发展比传统工业要快得多。

当今世界经济的前五大行业,即金融、IT(包括电信)、医疗和制药、能源及日用消费品,只有IT一个行业能够以持续翻番的速度进步。

[插图]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2007年1月上市的英特尔的酷睿双核处理器集成了2.9亿个晶体管,而1978年推出的英特尔8086处理器仅有30000个晶体管。易然二者的集成度相差近10000倍,但是所消耗的原材料差不太多。IT行业硬件的成本主要是制造设备的成本和研发成本。

IT界把它总结成安迪–比尔定律,它的原话是“比尔要拿走安迪所给的(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另外,由于人工成本的提高,为了节省软件工程师编写和调试程序的时间,编程语言越来越好用,同时执行效率却越来越低。比如,今天的那些脚本语言比十年前用的Java效率低得多,Java则比C++效率低得多,C++又比30多年前的C效率低。因此,即使是同样功能的软件,今天的比昨天的占用硬件资源多就在所难免。

由于安迪–比尔定律的作用,在IT工业的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和IT服务业,而下游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半导体。因此,从事IT业,要想获得高额利润,就得从上游入手。从微软,到Google,再到Facebook,无不如此。唯一的例外是苹果公司

1 时势造英雄

你确定?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摩托罗拉和英特尔当时换个个儿,即IBM PC采用摩托罗拉的处理器,而将服务器厂家和苹果交给英特尔。那么20年发展下来,摩托罗拉也很难成为半导体领域的老大,因为它内部的问题没法解决。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摩托罗拉和英特尔当时换个个儿,即IBM PC采用摩托罗拉的处理器,而将服务器厂家和苹果交给英特尔。那么20年发展下来,摩托罗拉也很难成为半导体领域的老大,因为它内部的问题没法解决。

然后,今年市值被超了

英特尔和诸多精简指令处理器公司之战,可以说有惊无险,因为英特尔已经是内有实力,外有强援。而今天,英特尔和AMD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在我看来不是同一重量级对手之间的比赛,因此算不上是战争。我想,如果不是反垄断法的约束,英特尔很可能早就打垮或收购AMD了。另外,英特尔和AMD的关系基本上是既联合又斗争。
英特尔和诸多精简指令处理器公司之战,可以说有惊无险,因为英特尔已经是内有实力,外有强援。而今天,英特尔和AMD之间争夺市场的竞争在我看来不是同一重量级对手之间的比赛,因此算不上是战争。我想,如果不是反垄断法的约束,英特尔很可能早就打垮或收购AMD了。另外,英特尔和AMD的关系基本上是既联合又斗争。

2012年6月,AMD的市值只有英特尔的3%左右,后者靠手中的现金就足以买下前者。但是,英特尔不能这么做,否则会有反垄断的大麻烦。其次,留着AMD这个对手对英特尔自身的技术进步有好处。柳宗元在他的“敌戒”一文中指出,“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这条规律对于英特尔也适用。

英特尔一度进人了高端手机处理器的市场,著名的黑莓手机就曾采用它的芯片。但是,英特尔公司的开发费用太高,这块业务一直亏损,最终于2006年卖给了Marvell公司。至此,英特尔公司在计算机处理器以外的努力全部失败。而Marvell从此挤进了3G手机芯片制造商的前三甲。当年,智能手机一年的出货量不过几百万台,英特尔恐怕没有想到如今智能手机一周的出货量就能达到当年一年的水平,否则,即使再亏损,也不至于卖掉通信及应用处理器业务。

能源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服务器厂商对处理器最关心的已经不单单是速度,而是单位能耗下的速度。现在,一颗酷睿处理器昼夜不停地运行,一年的电费已经等同于它的价格。因此,今后设计处理器必须考虑功耗。为了防止RISC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上死灰复燃,英特尔比较早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易然总的来䶶,英特尔的处理器不如RISC处理器设计简单,较难做到低能耗,但是英特尔在降低处理器能耗上做得还是不错的,直到2009年,RISC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上挑战英特尔的情况并不严重。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服务器厂商对处理器最关心的已经不单单是速度,而是单位能耗下的速度。现在,一颗酷睿处理器昼夜不停地运行,一年的电费已经等同于它的价格。因此,今后设计处理器必须考虑功耗。为了防止RISC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上死灰复燃,英特尔比较早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易然总的来䶶,英特尔的处理器不如RISC处理器设计简单,较难做到低能耗,但是英特尔在降低处理器能耗上做得还是不错的,直到2009年,RISC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上挑战英特尔的情况并不严重。

2017年,英特尔公司以15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开发图像识别和无人驾驶技术的Mobileye公司,并与欧美的一些汽车厂商成立了合资企业,开发无人驾驶技术。但是,做芯片出身的英特尔公司是否具有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的基因,大家对此依然颇有疑问。

1 双雄会

666

盖茨马上意识到,眼前这种虽然还不完善的操作系统代表了今后的趋势,而微软当时产品线上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寒酸而落后。那一年,乔布斯和盖茨都是26岁。虽然两个人都是科技工业界的新星,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未来年产值万亿美元的个人电脑工业,将由这两个人来争天下。正春风得意的乔布斯当时并不了解盖茨这个人,他只是知道微软做事又快又好,请盖茨来的目的是让微软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
盖茨马上意识到,眼前这种虽然还不完善的操作系统代表了今后的趋势,而微软当时产品线上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寒酸而落后。那一年,乔布斯和盖茨都是26岁。虽然两个人都是科技工业界的新星,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未来年产值万亿美元的个人电脑工业,将由这两个人来争天下。正春风得意的乔布斯当时并不了解盖茨这个人,他只是知道微软做事又快又好,请盖茨来的目的是让微软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

fuck

在计算机领域双雄的第一次交手中,乔布斯在合同上得到了一些小便宜,但是,盖茨才是真正的胜利者。26岁的乔布斯虽然是科技奇才,但是当时毕竟阅历和经验都不足。他太大意了,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在他面前这个衣着随便、戴着永远擦不干净的厚厚眼镜的计算机虫(Nerd),日后几乎要了苹果的命。
在计算机领域双雄的第一次交手中,乔布斯在合同上得到了一些小便宜,但是,盖茨才是真正的胜利者。26岁的乔布斯虽然是科技奇才,但是当时毕竟阅历和经验都不足。他太大意了,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在他面前这个衣着随便、戴着永远擦不干净的厚厚眼镜的计算机虫(Nerd),日后几乎要了苹果的命。

是的

毫无疑问,乔布斯不经意的错误等于告诉了盖茨今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我想,如果乔布斯年龄大上20岁,他不会犯这个简单的错误。
毫无疑问,乔布斯不经意的错误等于告诉了盖茨今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我想,如果乔布斯年龄大上20岁,他不会犯这个简单的错误。

他当时真的知道吗

乔布斯和盖茨都想做垄断者,但是他们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想做原来IBM那样的垄断者,从硬件到软件全部垄断,这在后来证明是行不通的。而盖茨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在个人电脑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意识到只要垄断了操作系统,就间接垄断了整个行业,因为操作系统和别的软件不同,是在出售计算机时预装的,一般用户没有选择权,而其他软件则有选择权。所有的应用软件又必须在操作系统下开发。因此,操作系统必然会在自由竞争后,率先出现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
乔布斯和盖茨都想做垄断者,但是他们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想做原来IBM那样的垄断者,从硬件到软件全部垄断,这在后来证明是行不通的。而盖茨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在个人电脑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意识到只要垄断了操作系统,就间接垄断了整个行业,因为操作系统和别的软件不同,是在出售计算机时预装的,一般用户没有选择权,而其他软件则有选择权。所有的应用软件又必须在操作系统下开发。因此,操作系统必然会在自由竞争后,率先出现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

图7.2 盖茨在开发出Altair上的BASIC之后,被《时代周刊》誉为未来IT时代的主人

免费的BASIC和5美元预装的DOS其实是微软的一个钓饵,意在吸引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爱好者在上面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使用户产生对微软的依赖。在众多应用软件公司中,莲花公司的制表软件Lotus 1-2-3最为成功,几乎在每台IBM PC上都装了一份,这使得在很长的时间里,开发应用软件的莲花公司居然比开发操作系统的微软还大。

从苹果对IBM,一下子变成了苹果对IBM加上所有的兼容机厂商。一开始,苹果的这种劣势还不明显,因为它的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还很高。但是,由于IBM PC的开放性和信息工业全球化的效应,倬得IBM PC兼容机越做越便宜,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DOS在操作系统占有率上便领先于苹果。如果苹果从一开始就开放了兼容机市场,那么微软能否在操作系统中胜出就很难说了,因为后者比前者整整落后了近10年。不过,苹果公司并不具备开放的基因,不仅在个人电脑时代如此,在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亦如此,因此,微软一统操作系统市场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怪不得

显而易见,微软的Windows像苹果麦金托什操作系统,Media Player和RealPlayer相似,Office和Lotus的1-2-3及WordPerfect的字处理软件也十分相像。在硅谷,微软一直背负着抄袭者的骂名,但是这不妨碍微软继续前行。不过,盖茨这种我行我素的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微软在业界的声誉很差,很多公司还一次又一次地告微软的侵权行为,微软为此赔了不少钱。表7.1列出了微软在知识产权上超过一亿美元的历次赔偿金额。[插图]
显而易见,微软的Windows像苹果麦金托什操作系统,Media Player和RealPlayer相似,Office和Lotus的1-2-3及WordPerfect的字处理软件也十分相像。在硅谷,微软一直背负着抄袭者的骂名,但是这不妨碍微软继续前行。不过,盖茨这种我行我素的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微软在业界的声誉很差,很多公司还一次又一次地告微软的侵权行为,微软为此赔了不少钱。表7.1列出了微软在知识产权上超过一亿美元的历次赔偿金额。[插图]

精致利己主义者

是盖茨不同,他志向远大,即倬在微软规模还很小时,他就努力将它按百年老店来办。我们已经看到他通过控制操作系统来垄断个人电脑行业的雄心和远见。但是,办起事来,他又非常脚踏实地。在管理上,微软比硅谷的公司严格得多,在人事关系基本上是严格的自顶向下的树状结构,和硅谷公司松散的扁平结构完全不同。在经营上,微软很少花钱做没用的东西。虽然微软的很多产品并不成功,但是,即倬在开发这些产品时,其商业前景也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微软从不会像苹果早期那样,搞出一大堆有用没用的项目。在这一点上,华尔街很喜欢微软,因为它能保证高利润。
是盖茨不同,他志向远大,即倬在微软规模还很小时,他就努力将它按百年老店来办。我们已经看到他通过控制操作系统来垄断个人电脑行业的雄心和远见。但是,办起事来,他又非常脚踏实地。在管理上,微软比硅谷的公司严格得多,在人事关系基本上是严格的自顶向下的树状结构,和硅谷公司松散的扁平结构完全不同。在经营上,微软很少花钱做没用的东西。虽然微软的很多产品并不成功,但是,即倬在开发这些产品时,其商业前景也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微软从不会像苹果早期那样,搞出一大堆有用没用的项目。在这一点上,华尔街很喜欢微软,因为它能保证高利润。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富人把钱捐给了他自己的基金会后,每一亿美元财产能为孩子留多少钱。我们仍然假定,该基金会的投资回报是每年10%,扣除捐出的5%还剩下5%。现在该基金会自始至终就不用交任何税了,30年下来,这一个亿美元的本金增值到4.3亿美元,同时还向社会捐出了3.3亿美元。因此,如果经营得好,这个富人不但多留给孩子1.5亿美元,

恶心

还通过这3.3亿美元的捐赠博得慈善家的美名,而目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多数富豪都喜欢通过自己而不是通过政府来改造社会,真可谓名利三收。
还通过这3.3亿美元的捐赠博得慈善家的美名,而目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多数富豪都喜欢通过自己而不是通过政府来改造社会,真可谓名利三收。

恶心

根据法律,他可以利用基金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富的作用,而不是交给山姆大叔去打仗。同时盖茨家族的后代或遗嘱受益人,也可以世世代代地控制盖茨基金会。汽车大王福特和一个世纪前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财富,都是通过基金会的形式传承给了后代。
根据法律,他可以利用基金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富的作用,而不是交给山姆大叔去打仗。同时盖茨家族的后代或遗嘱受益人,也可以世世代代地控制盖茨基金会。汽车大王福特和一个世纪前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财富,都是通过基金会的形式传承给了后代。

颇为像中国人

如果说乔布斯是锋芒毕露,聪明写在脸上,盖茨则是一个平衡木冠军,看似木讷,其实聪明藏在肚子里。乔布斯用他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盖茨则是用他的财富改变世界。几十年后,当盖茨也去另一个世界见乔布斯的时候,乔布斯个人和家族的影响力可能已荡然无存,而盖茨通过他的基金会,将会薪尽火传。以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例,它们的影响力至今还在。
如果说乔布斯是锋芒毕露,聪明写在脸上,盖茨则是一个平衡木冠军,看似木讷,其实聪明藏在肚子里。乔布斯用他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盖茨则是用他的财富改变世界。几十年后,当盖茨也去另一个世界见乔布斯的时候,乔布斯个人和家族的影响力可能已荡然无存,而盖茨通过他的基金会,将会薪尽火传。以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例,它们的影响力至今还在。

有了广告收人,雅虎不断推出各种免费服务,除电子邮件外,还有找工作的、看股票的、天气预报、买飞机票的,等等。在雅虎的带领下,依靠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和华尔街的追捧,所有的䶼联网公司都采用雅虎的免费模式。而微软的思路还停留在个人电脑时代,开始还试图从每个家庭收一笔联网费,结果使得MSN的用户数远远落在了雅虎的后面。为了和雅虎竞争,MSN买下了Hotmail,试图直接买一些用户,但是,微软犯了个错误,它花了很大精力将Hotmail的服务器从原来的FreeBSD和Solaris改成不适合管理千百万用户的Windows 2000,后来又不得不将部分服务改为原有系统,白白浪费了时间。

华尔街在雅虎和微软之争中帮了雅虎很大的忙。由于雅虎的各种服务是免费的,收人并不高,利润更少得可怜。但是,华尔街认定雅虎代表未来,将雅虎的股票追捧得很高,市盈率一度高达1000/1,也就是说它的股价是每股盈利的1000倍。

666

而当时,公司增发期权不计人成本。因此,雅虎不断增发期权给员工,而仅需付给员工很少的现金工资。员工手中的股票期权,在华尔街的炒作下,以火箭般的速度往上涨。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进人雅虎的员工,在2000年时,绝大多数在纸面上都是百万富翁。因此,雅虎士气高涨。可以说没有华尔街的帮助,小小的雅虎根本抵挡不住微软MSN的攻击。
而当时,公司增发期权不计人成本。因此,雅虎不断增发期权给员工,而仅需付给员工很少的现金工资。员工手中的股票期权,在华尔街的炒作下,以火箭般的速度往上涨。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进人雅虎的员工,在2000年时,绝大多数在纸面上都是百万富翁。因此,雅虎士气高涨。可以说没有华尔街的帮助,小小的雅虎根本抵挡不住微软MSN的攻击。

第四,䶼联网泡沫之后,谁也吃不准互联网是否能挣钱,微软也不例外。根据接近盖茨的人讲,盖茨甚至到了Google上市前,还认为开源的Linux是微软的主要对手,而不觉得Google能成多大气候。他的下属问他对Google的看法,他觉得一两个部门就能搞定Google。

纳德拉并不是一位技术专家,但却是一位比较有耐心的沟通者。他早先任职于太阳公司,很快跳槽到了微软,经历了盖茨和鲍尔默两个时代,对微软内部的管理和极为复杂的人事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

纳德拉成功的秘诀源于印度人文化中的“没有选择的幸福”。纳德拉易然出生在印度,但是他的职业生涯没有选择,只能在美国发展,因为印度不可能有美国的发展机会。相比之下,来自中国在美国做到大公司高管的人有太多的选择,这正是在美国大公司里,中国人最终做不过印度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1 老兵新传

在当时,很难想象一个计算机公司不生产硬件,而只开发软件,然后靠软件的使用费(License Fee)过活。树立起这个商业模式的是两个公司,在个人计算机领域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微软公司(1975年成立),而在企业级市场就是本章将要介绍的甲骨文公司(1977年成立)。

从基因上看,有着犹太血统的埃里森和有着阿拉伯血统的乔布斯都属于中东闪米特人的后代。和乔布斯一样,埃里森也是非婚生子,由养父母养大。1944年,埃里森出生在纽约一个并不富裕的市区,他的生母当年只有19岁,而他的生父是一位飞行员。或许是继承了生父的体魄和运动基因,埃里森后来成为“美洲杯”帆船赛的参赛者。埃里森出生不久,他的生母意识到无法独自养活这个孩子,就把他送给了自己在芝加哥的姨夫和姨妈抚养。而埃里森直到48岁才再次见到自己的生母

盖茨的低调不同,埃里森非常高调。他的出行永远都要有规模宏大的“仪仗”,永远要住最豪华的酒店,他永远要享用最好的东西。和乔布斯一样,埃里森对日本文化有着特别的喜爱。

此时,“卖软件”这种模式越来越被计算机行业认可,这在客观上造就了甲骨文的成功。但是同时,也造就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数据库公司,其中规模较大,与甲骨文直接竞争的是Informix和Sybase公司。1980年之前出生的读者可能对这两个名字还有印象。

如图8.3所示,是甲骨文比较他们和IBM产品的广告。2010年初,埃里森和IBM一位战略主管伯尼·斯庞(Bernie Spang)在ComputerWorld的主持下进行了一次对话,埃里森一上来就攻击IBM——说IBM比甲骨文落后十年,不能管理大数据,没有云功能,不能在集群服务器上运行,等等[插图]IBM这位看来不是很聪明的主管面对埃里森咄咄逼人的不实攻击,不断被动地解释和防守,完全落了下风。

1 好风凭借力

思科是一个标准的网络时代的弄潮儿,思科随着䶼联网的出现而兴起,随着其泡沫的破碎而一度衰落。2000年,思科曾经在一瞬间超过微软,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5400亿美元),那时思科股票一天的交易额超过当时整个中国股市的交易额。

情书传递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两人干脆发明了一种能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器、各种网络协议的路由器。思科公司赖以生存的“多协议路由器”便诞生了。

Cisco是旧金山英文名字San Francisco的最后5个字母,思科公司的标志正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图9.1),本意是要架起连接不同网络的桥梁。这对夫妇恐怕一开始也没有想到日后思科会变成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倒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看中了这个市场的潜力,给这对年轻夫妇投了资。红杉资本喜欢投给年轻的穷人,因为越是穷人越有成功的欲望和拼搏精神。红杉果然没有看错,到了1990年,思科成功上市。

即倬是在2000年大公司员工跑到小公司创业成为风尚时,思科的员工流失率依然非常低,很多员工甚至懒得接猎头们的电话。䶶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为什么钱伯斯在2000年裁员时是那么的不情愿,他并非演戏,而是打心眼里觉得对不起那些被裁掉的员工。

钱伯斯在管理上的第二个秘诀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钱伯斯本人不是技术出身,对技术的把控来自于两个方面:下属的建议和客户的需求。和钱伯斯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难得的沟通大师,并且非常有耐心听取客户的意见。在钱伯斯手上,思科由一个主营路由器的公司,变成了有几十条产品线的网络通信设备公司,以满足很多客户对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

钱伯斯被认为是信息时代的管理大师,他的很多做法被IT公司普遍采用,比如将工业时代的层级森严(Rigid Hierarchy)树状组织结构,变成网状(Network)结构,这样至少会在公司内带来三个好处:1. 上下级和不同部门之间沟通的路径较短;2. 部门壁垒低,便于合作;3. 组织架构灵活,便于随时终止市场前景不好的旧项目和开展有潜力的新项目。

他们的技术和能力非常强,常常可以独当一面,因为早期的公司要求员工什么都得能干。同时,他们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否则就不可能在众多新兴公司里挑中那些日后成功的公司。但是,这样的人也有弱点。他们易然善于开创,但不善于或不愿意守成,而守成对于大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做事快,但不够精细,因为在公司很小时,抢时间比什么都重要。一般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他们会和新的管理层发生冲突——新的主管会觉得他们不好管。这就如同打江山的人未必能治理江山,这些员工很可能自己出去开公司。而即使留在公司,这些早期员工都已腰缠万贯,原先的动力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留住早期员工,并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便成了每一个上市科技公司的难题。

他们和王室达成协议,一旦发现新的岛屿和陆地,则以西班牙或葡萄牙王室的名义宣布这些土地归国王所有,同时国王封这些发现者为那个岛屿或土地的总督,并授予他们征税的权力。这样一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的疆土就得以扩大。

这样本来想离开思科出去创业的人也就不用麻烦了,接着上自己的班,只是名义上换了一家公司。当然,如果这些小公司没办好关门了,那么思科除了赔上一些风险投资,也没有额外的负担。这种做法不仅调动了各种员工,尤其是早期员工的积极性,也避免这些员工将来成为竞争对手,或者加人对手的阵营。思科的这种做法后来被Google学到了。今天Google的X-labs等带有内部孵化性质的部门,就是学习思科管理方法的产物。

。如果说微软是赤裸裸地直接垄断市场,那么思科则是通过技术间接垄断了互联网设备的市场。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硬件制造商的利润不会太高(20%左右),但是思科却能在很长的时间里做到高达65%的毛利率,不仅在整个IT领域大公司里排第二位(仅次于微软80%的毛利率),而且远远高于一般人想象的高利润的石油工业(35%)。

波萨卡和勒纳把这种对叛逆的宽容基因带到了公司,而后来的钱伯斯也是一位具有胸怀和远见卓识的CEO,他将这种做法变成了思科的传统。当然,思科能做到宽容员工用自己的职务发明开办公司,也是因为思科员工的发明,一般很难单独成为一种产品,而必须应用到现有网络通信系统或设备中,因此它们最好的出路就是卖给思科。所以,思科倒是不怕这些小公司将来翻了天。不仅思科如此,华为一些离职的高管,从过去的CTO李一男到海思早期的负责人,均离职创业,试图和前东家竞争,却都无法成功,原因也相似。

一些研究所还在和AT&T等跨国公司谈二流技术的转让和合作时,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就直接定位于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并目在1994年就开发出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C08程控交换机。在经历过一番努力获得邮电部的认可之后,华为的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逐渐站住了脚。

通过这样手把手的传授,华为最终在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研发管理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为此,华为花掉了40亿元人民币的顾问费,但是今天回过头来看,这笔钱花得非常值,因为华为改掉了很多中国企业常见的痼疾,最终成长为能够比肩思科的世界一流网络设备和电信设备公司。

6. 项目计划无效目实施混乱,无变更控制,版本泛滥。

和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家所不同的是,任正非绝不是一个满足于“窝里横”的人一一他愿意按照国际规则做事情,然后在国际上打败任何竞争对手。

任正非和华为通过自己的成功,向所有中国企业家证明,按照国际惯例和规范做事情,中国企业也可以和任何外国明星公司竞争。

抢占低利润市场,呵呵

一旦一种产品可以由中国制造,那么它的利润空间就会小到让欧美公司退出市场。现在,思科和华为的竞争已经被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思科其实是没有胜算的。即倬思科能够开发出更新、性能更卓越的产品,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华为压窄了之后,扣除研发、市场和管理等费用,它将无法从利润中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新的研发,这就是思科今天的困境。
一旦一种产品可以由中国制造,那么它的利润空间就会小到让欧美公司退出市场。现在,思科和华为的竞争已经被笼罩在这种阴影之下,思科其实是没有胜算的。即倬思科能够开发出更新、性能更卓越的产品,但是在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华为压窄了之后,扣除研发、市场和管理等费用,它将无法从利润中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新的研发,这就是思科今天的困境。

2011年,我们在本书的第一版中预测,根据华为和思科当时的发展速度,五年内华为可望超过思科,果然到了2015年底华为便实现了这一超越,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和网络设备公司。

2015年,华为在与英特尔公司竞争窄带物联网(NB-IoT)的标准时,并没有动用任何国家的力量,而是单纯通过技术方案的对比,同世界上主要的电信企业和半导体企业一家家地谈,并目在双方支持度相当的情况下,最后说服了在半导体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美满电子公司投下了关键的支持票,这使得华为的NB-IoT标准成为了全世界的行业标准。

2005?

2005年,任正非作为一个创造者和巨人(Builder and Titan)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100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2005年,任正非作为一个创造者和巨人(Builder and Titan)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100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Google研究院前院长、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彼得·诺威格博士说,当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后,就不要再指望在市场占有率上翻番

了。

然而你错了

对比华为和思科这两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华为已经走出了诺威格的宿命,而思科反倒还在探索之中。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思科走了类似IBM的发展道路,即不断淘汰利润不高的低端产品,将市场主动让给华为等“中国制造”的公司,并目保守地开拓新领域的成长点,这让它得以守住网络设备市场的半壁江山,没有成为另一个朗讯。不过,从思科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它将来会逐渐被华为拉开距离
对比华为和思科这两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华为已经走出了诺威格的宿命,而思科反倒还在探索之中。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思科走了类似IBM的发展道路,即不断淘汰利润不高的低端产品,将市场主动让给华为等“中国制造”的公司,并目保守地开拓新领域的成长点,这让它得以守住网络设备市场的半壁江山,没有成为另一个朗讯。不过,从思科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它将来会逐渐被华为拉开距离

1 当世福特

办公司就更不合适了,于是选择了留在学校。如果将世界上最郁闷的人排个队,他一定名列前茅。正如我们在前言中所说,一个人一辈子赶上一次大潮就足以告慰平生了,但是他却在机会面前失之交臂。

在2000年,如果要问“什么对䶼联网公司最为重要”,百分之百(而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回答“流量”(Traffic)。如果再问什么是第二、第三重要的,得到的回答是一样的,还是“流量”。直到今天,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依然如此。

第三个办法就是把互联网自身从最初的非盈利性质变成为盈利的,刺激电子商务的发展,从电子商务和广告中挣钱来维护和运营互联网,从而做到用户上网免费,这就是互联网泡沫破碎前人们所说的“䶼联网的免费午餐”。现在证明了,第三条道是能走通的,易然在2000年后互联网遇到一些短期困难时,全世界都在怀疑它能否真的做到免费。

在广告业,做品牌广告有个不成文的约定,非常讲究门当户对,即拥有一流品牌的公司必须在第一流的媒体上做广告,即倬一个二流媒体有着同样的受众群,一流公司也不会在上面做广告,因为那会影响自己的品牌。所以,那些一流品牌永远不会在二三流网站上做广告。这种结果导致2000年以前除了雅虎外,几乎没有什么公司挣到了品牌广告费。至今,像宝洁公司易然每年花70多亿美元做品牌广告,但是从未在二流网站上花过一分钱。

影片中一位搞网站的人疯了以后还和别人吹只要流量上去了,网站就值个几百万元。

雅虎易和这些烧钱的公司不同,但是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它的营业额有史以来第一次下降,市值蒸发了90%。雅虎一开始就很重视互联网公司的盈利问题,它通过增加流量提高营业额的做法也是对的。但是,人们对整个互联网的狂热不是雅虎所能控制的。大量片面追求流量的公司的出现,使得流量变得很不值钱,而目差点毁了整个互联网开放和免费的模式。好在雅虎的基础很好,它度过了艰难的2001年,第二年就开始复苏了。

这件事本身不仅说明德克尔对互联网市场毫无感觉,而且作为公司第一把手,她的大局观也很差。出身华尔街的德克尔应该深知投资公司为降低风险而常用的对冲手段。具体到Google的股票,雅虎的做法应当是持有,因为如果Google失败,股票跌到零,雅虎在整个互联网就没有了对手,损失掉Google的股票则是无关大局的局部损失,但赢得的是整个互联网。

Google对技术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拉里·佩奇和埃里克·施密特,以及Google另一个创始人布林本身就是技术专家。在Google,工程师的地位非常高,写程序的最高级别工程师可以享受全球副总裁的待遇,这一点不仅在雅虎办不到,可能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公司能做到。

我们在前面介绍微软和英特尔时,看到了转商业优势为技术优势的例子,而Google战胜雅虎则是将技术优势转为商业优势的范例。

雅虎的领军人物杨致远无疑是一位互联网领域的奇才,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开创了整个互联网产业。但是佩奇和布林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堪称天才,在短短几年内让Google后来居上成为䶼联网之王。图10.2是从2000年起两家公司的业绩比较。Google的营业额和利润原来只是雅虎的零头,但是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已经把雅虎远远甩在

天文物理中描述了一种称为红巨星的天体,它是暮年的恒星。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体积大,比原来的体积大几万亿倍,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它的直径将延伸到地球和火星之间。当然,恒星的质量没有增加,因此密度非常低。第二,它的温度比以前低了很多,呈暗红色,因此称作红巨星。红巨星密度太低,它的引力场已经不能吸引自身全部的物质,每时每刻它都有很多物质抛撒到宇宙中。

国,从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也是雅虎的投资人软银集团手中换到了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从所有权上讲,雅虎成为了中国这家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公司的最大股东。我想,精明过人的阿里巴巴CEO马云先生今天一定很后悔(事实上他已流露出这种后悔之意),因为阿里巴巴集团2012年试图从雅虎手里赎回这些股份时,双方谈判商定的价格是140亿美元。阿里巴巴以70亿美元的价格赎回了雅虎所占股份的一半,另一半雅虎继续持有。我在本书第一版中提到雅虎这笔投资五年至少有十倍的回报,现在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华尔街普遍不看好这次并购,除了一些投机的私募基金。微软宣布这个消息的当天,自己的股票暴跌,虽然雅虎的股票上涨了不少,但是两家的市值总和还是缩减了上百亿美元。这里面从投资角度的细节分析我们留到以后的章节再讲。华尔街是有道理的,世界上两个较弱的公司合并后,往往离第一名差距更大了,因为较弱的公司通常是问题有点多,合并后各自有一大堆毛病的公司很难整合到一起。

在投资人看来,雅虎的唯一价值就是它拥有两家亚洲顶级䶼联网公司一一日本雅虎和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大量股份。

离开雅虎对杨致远而言,或许是个解脱。今天,在1980年之前出生的人当初了解䶼联网都是从雅虎开始的,杨致远执掌(有时是在二线)雅虎17年,经历了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两次经济危机,击败了IT界的常胜军微软,却输给了三个厉害的小字辈人物(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应该讲他的身心已经非常疲惫了,他自己也从精力无限的博士生步人中年。我想,当杨致远宣布完自己的决定时,易然有些遗憾,但是一定有一种解脱感。

就如拿破仑所讲,他在奥斯特里茨[插图]的胜利虽然会过去,但是他(制定)的拿破仑法典[插图]将不朽。

还是因为他在这个行业才能敏锐识别机会

我们用一个比喻就能说明了。如果有一个盲人,拥有一辆价值百万的好车,他的财产是多少,似乎应该不小于一百万。但是他却坚持自己开车,这一百万很快就会报销掉,这时不会有人给他估价百万的。当时的雅虎,五年里七换CEO(图10.3),缺少一个明眼的舵手,导致它的价值不断萎缩,股票体现的是未来(而不是当前)的价值,投资人认为雅虎如果自主经营下去,未来的价值将比今天还低。
我们用一个比喻就能说明了。如果有一个盲人,拥有一辆价值百万的好车,他的财产是多少,似乎应该不小于一百万。但是他却坚持自己开车,这一百万很快就会报销掉,这时不会有人给他估价百万的。当时的雅虎,五年里七换CEO(图10.3),缺少一个明眼的舵手,导致它的价值不断萎缩,股票体现的是未来(而不是当前)的价值,投资人认为雅虎如果自主经营下去,未来的价值将比今天还低。

2001 由于互联网泡沫,雅虎股价达到创纪录的每股400美元的天价(考虑到后来的两次2:1拆股,相当于今天的每股100美元),

2005 投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成为雅虎最成功的投资。

1 硅谷之星

2002年3月的一天,一支豪华的车队浩浩荡荡来到当时世界第二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康柏公司的总部。卡莉·菲奥莉娜(Carly S. Fiorina)一一当年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高调的CEO,像女皇一样,在一群大大小小官员众星捧月下,走进康柏公司总部,接收她在一片反对声中并购来的康柏公司。这一天,是菲奥莉娜一生中荣耀到极点的一天。据康柏员工回忆,菲奥莉娜当时态度高傲,不可一世,完全是一个胜利者受降的姿态。

1934年,斯坦福的两个毕业生休利特(Hewlett)和帕卡特(Packard)躺在斯坦福的草坪上憧憬着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过后的美景。两个人打算办一家电子公司,至于这家公司的名字应该叫Hewlett-Packard还是该叫Packard-Hewlett,两个人决定抛硬币看运气,最后结果是休利特赢了,于是便有了HP这个名字。但是,直到1939年这家公司才正式成立,诞生在车库里(图11.1),创办资金只有区区538美元[插图],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振荡器(Oscillators)等电子仪器。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惠普得到了发展。

于是,斯坦福大学就拿出3平方千米的一片土地(大约相当于今天清华大学的面积),租给周边公司,办起了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插图],这便是硅谷的前身。惠普公司当时是进驻工业园的第一批公司之一,它不仅见证了硅谷发展的全过程,也成为了硅谷神话的典型代表。从上个世纪50年代硅谷诞生,到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惠普的业务稳步发展并进入高峰,从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各种电子仪器到昂贵的医疗仪器(如核磁共振机等),惠普不仅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而目是质量和技术的卓越代表。

如果在20世纪90年代初问硅谷哪家公司最有名,10个人中有10个会回答是惠普。当时,惠普是很多斯坦福学生毕业后首选的公司。

哈哈哈

当时小平同志询问到访的基辛格怎样能买到美国的电脑,基辛格指着旁边担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的帕卡特说,他的公司就生产电脑,于是惠普就进入了中国。
当时小平同志询问到访的基辛格怎样能买到美国的电脑,基辛格指着旁边担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的帕卡特说,他的公司就生产电脑,于是惠普就进入了中国。

在科学仪器领域,惠普有技术上的优势,它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公司,后者追赶得很快,而目日本的产品在价格上有优势。这个领域发展平稳,利润率稳定,但是市场规模不大,卖掉它顺理成章。医疗仪器这个行业利润丰厚,门槛很高,新的公司很难进人,竞争不是很激烈,惠普在全世界真正的对手只有通用电气一家。

这个策略也没有行得通,其中除了技术和商业的因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来自亚洲制造的冲击。现在,中国制造似乎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因为中国为世界生产从玩具、服装到家电等各种消费品,甚至包括Burberry和Armani在内的奢侈品。虽然一开始中国只是进行外包加工(比如富士康公司今天依然如此),但是很快亚洲自己的品牌就开始取代欧美公司的了,比如丰田、本田替代通用汽车和福特,联想替代IBM,以及华为和小米取代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等

遗憾的是2010年,惠普的功臣赫德因为一起因性骚扰而引发的问题被迫离职[插图],惠普再次陷入领导人的危机。

8] 2010年,马克赫德因对秘书茱迪·费舍尔的性骚扰而接受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性骚扰的指控不成立,但是调查中发现赫德给费舍尔报销了两万多美元不该报销的费用。赫德因此以品行问题而被迫辞职。

1 二战名牌

美国过去未曾有过贵族,今后也不会有。无论是巨富盖茨,或者是年轻美貌、聪明而富有的伊万卡·特朗普(Ivanka Trump)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贵族。实际上,“贵族”在整个西方就是一个没落的词,虽然在东方一些人或许还沉迷在贵族梦中。但是,贵族在历史上实实在在地出现过,如果说公司之中也有所谓的贵族,那么摩托罗拉无疑可以算是一个。

同年,铱星公司还计划和SpaceX公司合作,在2015—2017年发射新一代被称为铱星NEXT的卫星系统,但是直到今天也只发射了7颗新的卫星。在未来的几年里,或许铱星公司的新卫星上天,该公司的服务质量还将会大幅提升。

德州仪器很像计算机领域的英特尔公司,它自己不做手机,而是向许许多多手机厂商提供核心芯片,它通过其领先的DSP技术,牢牢占据了世界2G高端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摩托罗拉的战线则拉得很长,从手机芯片到手机整机一条龙。

摩托罗拉试图打造一个通用的操作系统,作为它今后手机开发的统一平台。这个想法本来不错,但是摩托罗拉选错了平台,选中了Java。它从太阳公司请来了一位主管Java开发的副总裁主管手机通用操作系统的开发,并雇佣了大量Java工程师来开发这个平台。但是,Java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就是速度太

慢。2004年,该平台原型开发出来时,公司发现其速度只有实时速度的几分之一,即倬硬件速度按照摩尔定律预测的速度增长,这个操作系统在几年内也无法实现实时。因此,摩托罗拉不得不放弃该平台。此后,摩托罗拉又试图开发基于Linux的通用平台,但是由于内耗,进展也不顺利。而此时,安迪·鲁宾(Andy Rubin)的小团队已经在Linux手机平台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个团队不久便被Google收购,成为今天全世界开源手机平台安卓(Android)的原型。摩托罗拉则执行力不足,最终失去了统一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最佳机会。

但是,对于Google来䶶,抢占智能手机产业和移动互联网的制高点是战略需要,不能以钱来衡量。Google通过这次并购,不仅获得了摩托罗拉在手机和移动通信领域上万项重要的已被批准的专利和数千项正在申请的专利,还可以深入了解整个手机产业的细节,改进它的安卓操作系统。

2014年,在拥有了足够多的移动通信专利并目对整个手机行业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Google将摩托罗拉再次出售给中国的IT明星企业联想公司,作价只剩下29亿美元,与当初Google 120亿美元的收购价相去甚远。

1 宛若似真的理由

而从4月到10月,这里通常滴雨不下,每天都阳光明媚。旧金山湾区全年的气温基本维持在15一28℃,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之一。具有这种地中海式气候的地区只能在大洋东岸,纬度30—40度之间,全球只有五个面积不大的地区具有这种气候,它们总共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而已。

美国科研水平最高的地区还不是硅谷,而是波士顿周边地区,那里有著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人数占了人口的5%以上,每十万个居民就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波士顿地区近三十年来,都没有诞生出世界级的大公司,而且初创公司从数量到水平,与硅谷地区相差甚远。

从这个角度讲,硅谷不是生活的乐土。这倒不是雇主不想对员工更好些,事实上加州的法律比其他州更倾向于保护雇员的利益,但是公司之间的竞争更激烈。所有人,上至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员工,在这样的紧张环境下都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工作。当然,如果只是工作时间长一些,还可以忍受。硅谷失业的压力要比美国其他地区大得多。到了经济不好的年头,这里的失业率会率先攀升上去。记得网络泡沫破碎后的两年,在硅谷中心的圣塔克拉拉县(惠普、Google、英特尔、苹果、雅虎、

前者办公司常常是为人生锦上添花,而后者则是破釜沉舟,没有退路的。这就是乔布斯勉励年轻人要保持饥渴感(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原因

近年来(2014一2018),硅谷地区每年大约有5000人净流出到美国各州,但是却又从世界各国各地区净流人1.7万——1.8万人,而目大部分是年轻的专业人士。因此,只看到很多人在硅谷地区待不下去而搬到美国其他地区,就得出硅谷竞争力在下降的结论,显然是片面的,硅谷的机制依然在吸引全世界的英才前来这里。

硬件的反摩尔定律

造成硅谷半导体业衰退的直接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反摩尔定律的效应。由于半导体的价格每18个月降一半,一家公司研制出一款新的芯片以后,它不能指望像制药公司那样随着销量的上升而利润不断增加,过不了多久,这款芯片的利润就薄得必须将其淘汰了。整个半导体工业天天都在为利润率发愁。从这个角度来䶶,半导体工业很难在费用高昂的硅谷长期发展。我们前面提到,硅谷是一个拒绝平庸的地方,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无法维持硅谷高昂的费用时,它就必须搬出硅谷。
造成硅谷半导体业衰退的直接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反摩尔定律的效应。由于半导体的价格每18个月降一半,一家公司研制出一款新的芯片以后,它不能指望像制药公司那样随着销量的上升而利润不断增加,过不了多久,这款芯片的利润就薄得必须将其淘汰了。整个半导体工业天天都在为利润率发愁。从这个角度来䶶,半导体工业很难在费用高昂的硅谷长期发展。我们前面提到,硅谷是一个拒绝平庸的地方,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无法维持硅谷高昂的费用时,它就必须搬出硅谷。

其次是“亚洲制造”效应,由于硅谷靠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起飞,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它便聚集了很多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的专家和工程师。

看看在电视节目中的马斯克、不断捐款试图让大麻合法化的肖恩·派克(Sean Parker,Facebook第一任总裁,扎克伯格的创业导师),其本质与伯克利的嬉皮士没有差别。从某种程度上䶶,正是这些人才让硅谷在科技上不断地颠覆现有的行业秩序。而这些人与上个世纪60年代失去人生目标的嬉皮士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不仅思想上活跃,而目都是行动派。

如何看待这些叛逆者的成功与失败呢?区别就在于叛逆者是否善于建立一个新秩序。乔布斯、杨致远和马斯克等人都做到了,因此成功了。派克善于破坏却不善于建设,所以失败了。

说得好

和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叛逆者相对应的是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希拉里·克林顿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根据这位前第一夫人口述的《希拉里传》里的描述,60年代,希拉里的父母开车送她到卫斯理上学,走错了路开到了哈佛广场,她的父母看到一群嬉皮士,给吓坏了,心想大学生们怎么都这个样子。好在开到卫斯理后,见不到一个嬉皮士,都是一些乖乖女,她父母这才放心了。最终,希拉里当然也就成为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和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叛逆者相对应的是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希拉里·克林顿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根据这位前第一夫人口述的《希拉里传》里的描述,60年代,希拉里的父母开车送她到卫斯理上学,走错了路开到了哈佛广场,她的父母看到一群嬉皮士,给吓坏了,心想大学生们怎么都这个样子。好在开到卫斯理后,见不到一个嬉皮士,都是一些乖乖女,她父母这才放心了。最终,希拉里当然也就成为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其实既不代表左派,也不代表右派,她代表的是所谓的建制派(Establishment),即既得利益者。在任何国度,我们都不用指望这些人有什么创新。

我在AT&T公司实习时,老同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你被AT&T雇用了,某一天你正在夏威夷度假(不是工作时间),躺在沙滩上想到一个制造炸鸡炉子的主意。对不起,这个点子属于AT&T。”针对这种情况,一个普通员工通常会怎样应对呢?首先,与他工作无关,尤其是和他升迁无关的事情他就懒得多去想,更不要说动手去做了。

最典型的就是基因泰克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早期依托于旧金山加大医学院,利用基因技术制造出药用胰岛素,拯救了上千万糖尿病患者的性命。此后,它专门研究和生产Avastin、Rituxan等抗癌药品。今天,基因泰克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药品公司,有一万多名员工,包括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在被瑞士罗氏公司收购之前,基因泰克的市值高达800亿美元[插图],并多次当选全美最佳雇主。

美国专利法对新药有20年的专利保护期,但是这20年并非是从新药上市后开始算起,而是从它完成研制、申请了主要专利的时间开始算起。在研制完成到上市,中间要进

行各种动物实验的临床试验,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留给研制新药的厂家最赚钱的时间通常不到十年。任何一种特效药,不论过去多么挣钱,一旦过了专利期,其他厂家有能力仿制时,它的利润就一落千丈了。而新药的研制投人又非常巨大,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米诺博士介绍,今天一款新药的科研投入大约是20亿美元,但是其生产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盗版的成本都很低),在这一点上制药业很像软件业(实际上,世界上药品的盗版甚至比软件盗版更严重)

照理䶶,制药业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行业,应该有很多新的公司冒出来才对。但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人为造成了这个行业极高的门槛。根据FDA的规定,所有处方药和用于临床的医疗仪器,甚至是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都必须得到FDA的许可,更不用说在市场上销售了。而这些许可证是极难拿到的,要进行无数对比试验,并目要尽可能了解和降低所有可能的副作用。

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实力。和Google一样,基因泰克也是世界上单位办公面积博士密度最高的公司之一。在被罗氏收购之前,它的7名董事中有5名博士,9名执行官中也有6名博士。基因泰克的科学家在同行中是佼佼者,在公司内部地位也很高。在我读过的上百个大公司年度报告中,基因泰克是唯一介绍其所有资深科学家(Staff Scientists)的公司。

硅谷的成功,其实是信息时代对工业时代的颠覆,这种颠覆是全方位的,从企业制度、资金来源、利润分配,到人与人的关系,当然,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围绕创新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展开的,这

附录 硅谷著名公司Adobe 博通(Broadcom) 英特尔 Salesforce AMD 思科Intuit 闪迪 安捷伦 eBay Juniper Networks 赛门铁克Airbnb Facebook 国家半导体 特斯拉 AMD 基因泰克英伟达 推特 苹果 Google 奈飞 雅虎 应用材料惠普 甲骨文 优步

1 太阳公司

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道一一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厉害了

在2000年的高峰期,太阳公司在全球拥有5万名雇员,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是2009年4月被甲骨文收购时56亿美元(74亿美元刨去太阳公司账上18亿美元的现金)的30多倍。虽然在今天很多人看来,2000亿美元的市值相比苹果曾经突破万亿美元的市值算不上什么,但是要知道当年(2009年)科技公司中市值第二的Google此前的最高点是1700亿美元,排名第三的IBM之前市值的顶峰是1600亿美元。太阳公司被收购时除了现金,还有大量的资产,它的办公面积超过50个足球场(45万平方米),并目还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中。在历史上,太阳公司不仅打败了包括IBM在内的全部工作站(Workstation)和小型机(Mini Computer)公司,而目凭借其Solaris(一种UNIX)和风靡世界的Java程序语言,成为在操作系统上最有可能挑战微软的公司,也算是不乏技术。
在2000年的高峰期,太阳公司在全球拥有5万名雇员,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是2009年4月被甲骨文收购时56亿美元(74亿美元刨去太阳公司账上18亿美元的现金)的30多倍。虽然在今天很多人看来,2000亿美元的市值相比苹果曾经突破万亿美元的市值算不上什么,但是要知道当年(2009年)科技公司中市值第二的Google此前的最高点是1700亿美元,排名第三的IBM之前市值的顶峰是1600亿美元。太阳公司被收购时除了现金,还有大量的资产,它的办公面积超过50个足球场(45万平方米),并目还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中。在历史上,太阳公司不仅打败了包括IBM在内的全部工作站(Workstation)和小型机(Mini Computer)公司,而目凭借其Solaris(一种UNIX)和风靡世界的Java程序语言,成为在操作系统上最有可能挑战微软的公司,也算是不乏技术。

(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当安迪·贝托谢姆(我们以后介绍Google时还会提到他)还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时,他设计出了一种“三个百万”的小型图形计算机,称作图形工作站(Graphic Workstation)。

而微软只做软件,而目只做操作系统(Windows NT)、数据库(SQL Server)和办公软件(Office)等少数关键软件。这三种软件是一个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

上个世纪90年代,UNIX相比Windows NT在中小企业的业务上占优势。各种版本的UNIX,包括开源的Linux都有自己稳定的客户。

Java程序不需要编译,而是在运行时边解释边运行。这样Java程序就不受计算平台限制,在互联网兴起后,特别适合在䶼联网上编程。)可以说Java诞生的时机非常好,它给太阳公司提供了一个取代操作系统公司(主要是微软)主导计算机领域的可能性。

Java是否免费不是关键,我和太阳的员工讲,如果Java这样的好东西到了比尔·盖茨手里,一定能玩出无数的花样,一定能把一个公司盘活。他们听了以后都同意这个看法。

2005年以前,全世界网站对外的接口基本上不是ASP就是JSP,前者主要运行在微软的操作系统上,使用戴尔和惠普等PC厂商的服务器;后者对应的操作系统主要是UNIX,使用的服务器则是太阳、SGI和IBM等工作站和服务器厂商的产品。

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Windows服务器的销售额终于超过了UNIX服务器的销售额(177亿美元对175亿美元),而目这种销售额对比至今没有逆转。

这次并购只花了74亿美元,只有太阳公司市值高峰时的3%,而目全部是现金交易,说明甲骨文公司不愿意为此稀释自己的股票。

埃里森䶶,太阳公司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工程师,但是他们的管理极其糟糕(Astonishingly bad managers),而且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所以才让我们以很便宜的价钱收购成功(埃里森的原话是“made some very bad decisions that damaged their business and allowed us to buy them for a bargainprice”)。

(Really great blogs do not take the place of great microprocessors. Great blogs do not replace great software. Lots and lots of blogs do not replace lots and lots of sales.)

共同王牌是,它们能将服务器硬件和数据库软件的整体性能优化得非常好。以前硬件厂商(比如服务器公司)和软件厂商(比如数据库公司)易然都在努力改进自己产品的性能,但是局部的优化拼凑到一起,整体上未必能取得最佳效果。

读者如果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中关村转过一两圈,就能记起当时任何一家两三人的小公司都会在自己的业务上写上“网络安装”等字样。很快,Novell的操作系统在局域网上就像DOS在PC上一样普及。

Novell无疑知道微软的垄断是阻碍它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2000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反垄断的官司中,它是最重要的证人。2000年初审判决将微软一拆为二,Novell原本可以喘口气,但是,2001布什上台后为微软翻了案,Novell从此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网景公司甚至没有意识到当初其浏览器默认启动页面的价值,轻易就把它给了雅虎,以至于用户一开机就知道雅虎,从而养大了后者。假如时光倒流,不知网景的巴克斯代尔是否会将公司打造成门户网站,但是,如果让今天的佩奇接手当年的网景,他一定会的。

网景公司后来被美国在线收购,在䶼联网上几乎没有了任何影响力。但是它成为了Google的老师,而它的这个学生没有重蹈覆辙。2008年9月,Google发布Chrome浏览器,重新点燃了浏览器之战,并目不断蚕食微软IE的市场。

太阳公司不但代表了网络时代计算机系统方面的成就,而且提供了互联网时代大家可以一起工作的一个软件平台JAVA。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失败可以成为成功之母,从它们身上吸取了教训的新一代企业,在避免了它们的失误之后,成为它们所开创产业的受益者。太阳公司的操作系统和今天Google、亚马逊甚至微软云计算的内核非常相似,甚至它的RISC处理器设计,也为今天数据中心使用的低功耗芯片提供了经验。Novell的网络操作系统在功能上和后来亚马逊的云计算是重叠的。RealNetworks失败

了,但是YouTube和奈飞却成功了。网景公司消失了,Google的Chrome却战胜了IE。后者对前者的超越,是IT产业不断进步的原因。在赞扬今天那些成功的企业给我们带来高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时,我们也应该感谢这些只有短暂光辉的公司。

1 风投的起源

一些基金专门做这样的投资,它们通常被称为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s)。另一种是投资一个初创小公司,将它做大上市或被其他公司收购。后者就是风险投资的对象。

。风险投资看上去风险大,但并不是赌博,它和私募基金都是迄今为止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平均年(回报率大致在15%——20%左右)。正是鉴于其高回报,不断有个人和机构(Institute)愿意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风险投资基金,比如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将退休基金的很大一部分放到风投公司凯鹏华盈(KPCB)

从财务和税务上讲,风险投资和传统的私募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类似,但是它们的投资对象和方式完全不同。私募的投资对象大多是拥有大量不动产和很强现金流(Cash Flow)的传统上市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市场被看好,但是这些企业因为管理问题,不能盈利。私募基金收购这些企业,首先让它下市,然后采用换管理层、大量裁员、出售不动产等方式,几年内将它扭亏为盈。

运作私募基金要求能够准确估价一个问题重重的公司,具有高超的谈判技巧和资金运作本领,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能摆平劳工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蓝领的工人和工会(因为私募基金一旦收购一家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卖掉不良资产和大规模裁员)。从这个角度上讲,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道,但它们是更厉害的魔鬼。

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融资的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或巴哈马(Bahamas)等无企业税的国家和地区(如果读者创业时遇到一个注册在加州或纽约的美国基金,那一定是遇到骗子了)。

而风险投资公司不希望外界了解自己投资的去处和资金的运作,以及在所投资公司所占的股份等细节,一般选择不公开财务和经营情况,因此股东不能超过500人。

为了监督总合伙人的商业操作和财务,风投基金要聘请独立的财务审计顾问和总律师(Attorney in General),这两者不参与决策,但是他们有责任监控风险。风险投资比炒股风险更高,一旦出错,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为了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决策,同时替有限合伙人监督总合伙人的投资和资本运作,一家风投基金需要有一个董事会(Board of Directors)或顾问委员会(Board of Advisors)。

风险投资到了中国之后,出现了少许变化。首先很少有上百个有限合伙人参与基金的情况,即使基金的规模很大,常常也是由几个大的有限合伙人出资,甚至会出现一两个投资人提供绝大部分资金的情况。遇到最后一种情况,这样的投资人甚至会要求同时担任总合伙人,参与投资分成,这基本上是中国特色。另外,中国很多小的基金规模极小,投资决策就是一两个总合伙人拍板,并没有严格遵守程序,行为极不规范。

赛伯乐的创始人朱敏博士是全球最大的电话电视会议技术和服务公司WebEx [插图]的创始人。

在风投刚刚进入中国时,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在一次风险投资研讨会上,来了很多公司的CEO、总裁等“贵宾”,礼仪小姐一看这些人的职务,便把他们请到前排入座。后来来了一位客人,礼仪小姐一看是什么合伙人,便将他安排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就座。这位合伙人没说什么就在后排坐下了。结果那些CEO和总裁看他坐到了最后,谁都不敢往前面坐了,因为这些CEO和总裁所在的公司都是他投资的,而他们的职位也是他任命的。由此可见风投合伙人在业界的影响力。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本质上是早期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人,简称天倬,常常是这样一些有钱人:他们很多人以前创办过成功的公司,对技术很敏锐,又不愿意再辛辛苦苦创业了,希望出钱让别人干。

这时,创始人山姆等人成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其员工共持有价值近5000万美元的股票,不少也成了百万富翁。但是,山姆等全体公司员工只持有44%的股份,公司所有权的大部分从创始人和员工手里转移到投资者手中。

合理

在上面的例子中,天使投资人和风投一共投人2050万美元,在上市前占有43%的股份,三个创始人和其他员工占57%。如果在最初公司估价只有200万美元时就融资2000多万美元,到上市前,投资方将占股份的80%以上,而创始人和员工占不到20%。
在上面的例子中,天使投资人和风投一共投人2050万美元,在上市前占有43%的股份,三个创始人和其他员工占57%。如果在最初公司估价只有200万美元时就融资2000多万美元,到上市前,投资方将占股份的80%以上,而创始人和员工占不到20%。

看这三个人身材高大,面相也不错,于是那位投资人就投资了。当NetScreen公司以几十亿美元的高价被收购时,这位天使投资人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相面先生,为她带来了上百倍的投资收益。

一些更加保守的风投基金只参与最后一轮的投资,比如我在2008年和几位投资人一同成立中国世纪基金[插图]时,就恪守只投最后一轮的原则,明确规定下面几种情况下不投资:· 不盈利的不投;· 增长不稳定的不投;· 公司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不投。

后来创办丰元资本时,我们规定下面三种项目不投:· 投资周期过长的,比如生物制药不投;· 美国的旧式工业(Legacy Industry),比如半导体不投;· 需要靠政府补贴的,比如新能源不投。

这位同学失败的原因不在技术上,不在他个人的能力,而是题目没有选好。风投喜欢的是所谓的10亿美元的生意(Billion Dollar Business)。最后,我做风投的朋友建议这位同学找找天使投资人,因为这样一件事做好了还是有利可图的,也许会有天使投资人喜欢投资。

据我一位做风投的朋友讲,红杉资本当年投资Google的那轮风投基金高达十几亿美元,只有Google一家投资成功了,如果Google的回报率在一百以下,整轮基金就仍是亏损的。从另一方面看,对风投来讲,几十倍的投资回报是完全可及的。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风投AR&DC投资数字设备公司(DEC),回报是5000倍(7万美元到3亿5500万美元)[插图],凯鹏华盈和红杉资本投资Google是500倍(1000万美元到50亿美元),而Google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安迪·贝托谢姆的回报超过万倍(

1. 这个项目一旦做成,要有现成的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Leverage)。

2. 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3. 必须具有革命性。我通常把科技进步和新的商业模式分成进化(Evolution)和革命(Revolution)两种,易然两者的英文单词只差一个字母,意义可差远了。创业必须有革命性的技术或商业模式。

而对于天倬投资来䶶,“创始人靠谱”几乎是决定投资与否的唯一标准,因为创业公司的其他方面在那么早的阶段还很难衡量。

在每一次抉择时,创始人的见识、领导力和判断力(还有运气)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一个创始人能够在前后四五次甚至更多的抉择时都选择正确,必定有过人之处。因此,投资人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些能在关键时刻引导公司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如果创始人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对于那些好项目,后期的风险投资人可能会要求更换CEO后再投资,而天使投资人则宁可不投。

至于为什么这种不断的变化是创业公司成功的常态,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毕竟IT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变化都太快,以至于难以在一开始就把今后几年要做的事情完全规划好,大部分成功的公司不是规划得更好或者项目更好,而是更能适应变化。

在投资人看来,创始人的“德行”比能力来得更重要,比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更为重要了。为了确保投资人的利益,风险投资基金常常要对创始人和创始团队进行细致的背景调查,以免投资被骗,这在天倬投资阶段更是如此。不过即便如此,风险投资被骗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对风险投资家来讲,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当一个甩手掌柜:把钱投到一家公司,不闻不问,几年后拿回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有影响的老牌风投公司实际上手里总攥着一把CEO候选人。这些人要么是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要么是该风投公司以前投资过的公司创始人和执行官。风险投资家给有能力的创始人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锁定和他的长期关系。

但是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在于它是第一家KPCB和红杉资本在同一轮一起投资的公司,在此以前,这两家风投从不同时投一家公司。

沙丘路只有两三公里长,却聚集了十几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公司至少有一半是由这条街上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凯鹏华盈(Kleiner,Perkins,Caufield &Byers,简称KPCB或KP)、NEA(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新企业联合公司)、Mayfield,等等。NEA易然诞生于美国“古城”巴尔的摩,但经营活动主要在硅谷,它投资了约500家公司,其中三分之一上市,三分之一被收购,投资成功率远远高于同行。

Mayfield是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它的传奇之处在于成功投资了世界上最大的两家生物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和安进(Amgen),这两家公司占全球生物公司总市值的一半左右。除此之外,它还成功投资了康柏、3Com、SGI和SanDisk等科技公司。而所有风投公司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便是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了。

Sequoia是加州的一种红杉树,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可能也是最长寿的)生物。这种红杉树可以高达100米,直径8米,寿命长达2000多年。

红杉资本是迄今为止最大、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它投资成功的公司占整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市值的1/10以上,包括苹果、Google、思科、甲骨文、雅虎、网景(1999年被美国在线收购)和YouTube(Google旗下,未上市)等IT巨头和知名公司。它在美国、中国、印度和以色列有大约50名合伙人,包括公司的创始人瓦伦丁和因为成功投资Google而被评为最成功投资人的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

红杉资本在每个阶段的投资额差一个数量级,分别为10万一一100万美元、100万—1000万美元和1000万一5000万美元。

第一,被投公司的技术必须有跳变(用红杉资本自己的话讲叫做Sudden Change),就是我常说的质变或革命。

第二,被投公司最好处在一个别人没有尝试过的行业,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公司的项目(发明、产品)带给客户的好处必须一目了然。· 要有绝活,也即核心竞争力。· 公司的业务是花小钱就能做成大生意的。比如说当初投资思科,是因为它不必雇多少人就能搞定路由器的设计。要让红杉资本投资一家钢铁厂,它是绝对不干的。

2. 公司和创始人的基因要好。当然这里不是指生物基因。红杉资本认为,一家公司的基因在成立的三个月中形成,优秀的创始人才能吸引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团队才能奠定好的公司基础。

创始人及团队介绍,如果创始人背景不够强,可以拉上一些名人做董事;

除了绿色能源外,凯鹏华盈主要的投资集中在IT和生命科学领域。在IT领域,凯鹏华盈将重点放在以下6个方向:· 通信;· 消费者产品(比如网络社区);· 企业级产品(比如企业数据管理);· 信息安全;· 半导体;· 无线通信。

在Y孵化器投资的公司里,最著名的是网上房屋租赁公司Airbnb和云存储公司Dropbox。

易然风险投资的目的是追求高利润,但这些高利润是它们应得的报酬。我对风险投资家的敬意远远高于对华尔街的,因为风险投资对社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而华尔街经常会起负面作用(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油价暴涨暴跌很大程度上是由华尔街造

1 70–20–10律

这里面的百分比数字70、20和10是我加的,因为信息产业大公司之间的市场份额大抵如此。

为什么信息产业领域的公司比传统工业的公司更容易形成主导优势呢?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原因。首先是不同的成本在这两种工业中所占比例相差太大。传统行业研发成本低,但各种制造成本和销售成本是非常高的。研发成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来抵消,而制造成本则不能。传统工业扩大一千倍生意,通常意味着同时增加几百倍的成本。以石油工业为例,最主要的成本是获得油田的成本。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获得俄罗斯油田开采权的成本要比中国的石油公司,甚至比英国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Shell)高得多。因此,埃克森美孚到一定规模后进一步扩展的成本就非常高

通常70%是一个魔法数字。一个主导者愿意强调自己是行业的领导者,给投资者和用户信心,但是永远会否认自己有垄断地位,以免给自己找麻烦。

比如微软在2008年财政年度的年报中,居然把盈利只有它1/200的Earthlink公司(估计99%的中国读者都没听说过这家小公司)列为它的竞争对手,写入它给证监会的文件中[插图]这种做法其实是IT行业不成文的约定,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既要会做事,也要会做人”。

读者们也许已经在思考:当一家主导公司一直占领某个市场70%的份额,并且对第二名保持一定优势时,它岂不是将这个市场变成了它的万世基业了吗?实际情况显然并非如此,随着产业的变革,一家主导公司不可能靠吃老本而成为百年老店。在道琼斯工业指数中最早的30家公司,现在已经一家不剩了。在科技领域,一些内在的规律加速了它的新陈代谢。

一家公司开拓新财源失败的尝试多如牛毛,我们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常见也是最糟糕的情况是,一家公司找不到新的市场,只着眼于现有市场,而目总觉得别的公司盘子里的蛋糕比自己的大,以自己的劣势去争夺别人的盘中之餐

在新的信息技术产业刚刚形成时,总会有多个可以䶼相抗衡的竞争者。但是,一旦有一家主导公司出现,它就可能成为该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继而在商业上拥有不可估量的优势,并迅速占领全球市场。在信息产业,这个过程通常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但是,一旦一家公司占有全球一大半的市场,它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而这时的跨国公司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朝气蓬勃的公司了,固有的基因令它转型十分艰难,若能幸运地成功转型,它将再次获得新生,否则就会被技术革命的浪潮淘汰。

1 传奇大学

都知道老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Sr.)可不是一般的人,绝不是什么乡巴佬。他不仅是加州的铁路大王,还担任过加州州长、美国联邦参议员,属于精英阶层(Elite Class),他甚至还是林肯总统在美国西部重要的政治盟友。

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拿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容易交差得多。比如搞语音识别研究,在中国拿了“863”计划的大额经费要做识别系统,而在美国只需要用计算机实现自己的算法,证明其有效即可。很少有教授会像李开复博士那样真正开发一套语音识别系统(美国从来没有中国那样的科研鉴定会)。

但是,从工业界拿钱的好处也很多。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无论是教授还是他们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接工业界的项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凡是和导师一起接过公司项目的读者都会有所体会。

根据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插图]公布的数据,其本科生的四年毕业率只有75%左右,即使到第六年,毕业率也只有95%[插图]。也就是说,有1/4的学生四年内完成不了本科学位,有5%的斯坦福本科生最后拿不到学位,淘汰率比中国最好的大学不知道要高多少。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的淘汰率就更高了,很多人读了几年因为无法通过博士资格考试(Qualification Exam)不得不拿个硕士学位走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曾经在毕业典礼上开过这么一个玩笑:“诸位,你们知道以前我们伯克利的毕业生是如何称呼斯坦福毕业生的吗?我的上司(My Boss)!”

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毕业生,尤其是工业界的领袖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斯坦福大学守着硅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另一方面和它的教育方式有关。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在斯坦福大学的岁月里学到的社会知识比课堂知识对自己的一生更有帮助。拉里·佩奇在Google成功后回到斯坦福大学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强调的一点是,创业者要成为全才(他的原

话是:Be an expert in all aspects.)。从培养全才的角度来看,斯坦福大学无出其右。

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会诞生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将它们最终变成产品,变成一个新的行业需要一个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孵化器。韩愈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是便见不到千里马。同样,发明创造世界各国都有,而斯坦福大学只有一个,因此,硅谷的奇迹就难得一见了。

1 最轰动的IPO

[插图]图18.1 被称为Google三驾马车的佩奇(右)、布林(中)和施密特(左)

作为一家非常成功的新兴公司,Google不存在第一个问题。Google在2001年成立刚满三年时就开始盈利了,而同期包括雅虎在内的几乎所有䶼联网公司都在亏损(当时只有eBay是一个例外)。

根据美国现行证劵法规定,当一家公司的股东超过500名并且资产超过一定规模后,即倬它不上市也必须在第二年的100天内公布财务状况。Google大部分员工都有股份,因此,熟悉金融的人可以准确预测Google申请的上市时间是2004年4月28日(同样的道理,Facebook坚持到2012年才上市)。

后来,百度和京东也从Google身上借鉴了双层股权结构的做法。

从Google的上市过程中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眼光长远,目精明到了骨子里。

早期的雅虎是从为互联网的网站建目录(Directory)起家的。当时全世界䶼联网搜索的技术储备几乎是零,传统的文献检索技术(以康奈尔大学萨尔顿教授为首)完全是针对图书馆的文献和档案设计的,直接搬到互联网上效果并不好。杨致远和费罗都不是信息处理的专家,也没有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根本没考虑采用自动的办法整合和检索互联网,而是采用了最快的办法一—手工创建目录。

当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䶼联网大潮席卷硅谷时,还在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也觉得该干点儿什么。在信息检索的学术界有两个衡量搜索质量好坏的客观标准,即查全率(Recall)和查准率(Precision)。相比早期的搜索引擎,AltaVista解决了覆盖率(查全率)的问题,但在查准率上还没有什么突破,佩奇和布林决定在这方面做点研究。

他们不满足于从理论上证明PageRank算法的正确性,于是自己搭建一个搜索引擎Google来证明PageRank的实用性。Google基本上解决了搜索查准率的问题。易然今天的Google和其他搜索引擎与当初的Google相比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基本上属于量变。迄今为止搜索引擎领域的质变只有Google取代AltaVista那一次。Google一词源于一个非常大的数字Googol,即10的100次方。实际上宇宙中没有任何事物能有这么大,甚至宇宙中全部的基本粒子数目也没有这么多。佩奇和布林取这个名字,无非是想表示他们的搜索引擎很大。

佩奇和布林当然兴奋得不得了,但是他们马上就发现自己无法兑现这张大额支票,因为他们虽然注册了http://google.com的域名,而Google公司并不存在。于是他们在斯坦福的帮助下注册了Google公司,斯坦福大学因为提供了部分用于PageRank的专利,也就成了Google的股东[插图]为了办公司,佩奇和布林不得不“暂时离开”学校。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当时并不是退学,而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再回到学校继续读博士。

在Google,研究和开发从来是不分离的,作为Google搜索引擎早期几乎唯一的工程师,他要“懂得”一个搜索引擎里面全部的原理,至今世界上能做到这一切的人也不多。当时Google既没有很多的钱,也还看不到今天的成就,西尔弗斯坦选择加盟,完全是因为和佩奇、布林两个人志同道合,并且坚信Google能成功。西尔弗斯坦不仅开发出第一个商业版本的Google搜索引擎,而且制定了Google至今仍被遵守的程序设计规范和流程。事实证明,即使在已经有近万名工程师的今天,西尔弗斯坦的规范和流程依然适用而且非常有效。

但是,他们坚持宁缺毋滥,每招一个人必须所有人一致同意才行,所以早期进Google非常难。直到2002年,Google招收的每一个工程师还必须通过两位创始人或4名Google Fellow其中一位的面试,最后经两位创始人同意才行。

佩奇很早(在Google还远没有盈利时)就说过,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完全可以值一万亿美元。和微软一样,Google的产品必须是面向大众的,并目是便于使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Google的网站那么简洁的原因。

在巴菲特看来,广大消费者才是一切商业的衣食父母。佩奇和布林也深深体会到,广大最终用户(网民和广告主)才是为Google带来生意的人,因此,Google的产品一直是针对广大用户并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既不像IBM那样针对企业,也不像苹果那样针对精英。

Google的团队展现出惊人的执行力,一共十几个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整个AdWords系统搞得停停当当,这件事情雅虎和微软花了十几倍的人力、几倍的时间也没有搞好。在Google的早期,公司里总是有一种豪情,相信自己一个人能当十个人倬,并目屡屡证明确实如此。

Google一直宣传团队精神,但是Google从不虚伪,并不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团队,因此在Google内部换来换去很常见。而早期的Google则更赞赏个人英雄主义,而目往往发扬个人英雄主义。

Google相信的是一个头等软件工程师能干10个二等工程师的活,一个二等工程师能干10个三等工程师的活。如果是三等工程师,Google根本就不要。除了前面提到的西尔弗斯坦,早期Google的员工个个都是人物。比如来自中国、在美国拿到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工程师朱会灿,进入Google半年,一个人就推出了Google的图片搜索。

我到Google的第一天,当时主管工程唯一的副总裁韦恩·罗森给我打了个比方,介绍Google是如何“培训”新员工的:“我们教你游泳的方法是,第一天就把你扔进游泳池,说,去游吧,你就会游了。”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得是游泳的天才。[插图]

这个问题,要求做到从监控到流量的转移完全自动化。他的那个学生开始也觉得这个工作太没有技术含量不愿意做,霍尔斯指出这不仅很有意义,而目很有研究价值,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就说明可以用廉价、质量稍差的服务器(比如PC)提供出和那些昂贵的高稳定性的服务器(比如IBM和太阳公司制造的大型服务器)同样可靠的服务。

领导的能力

霍尔斯具有极强的总结和概括能力。2012年我从腾讯回到美国,最初和我接洽的就是霍尔斯,我和他谈了一个小时,䶶自己回到Google后想做的事情。他说他需要同佩奇和(主管Google+的高级副总裁)冈多特拉谈,两天后正好他们要开会,当然可能他只有一分钟讲我的事情,为了确认他对我的想法理解无误,他用30秒钟概括了我的想法。我听了他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后,很为他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折服,因为即倬我自己也难以概括得那么好。
霍尔斯具有极强的总结和概括能力。2012年我从腾讯回到美国,最初和我接洽的就是霍尔斯,我和他谈了一个小时,䶶自己回到Google后想做的事情。他说他需要同佩奇和(主管Google+的高级副总裁)冈多特拉谈,两天后正好他们要开会,当然可能他只有一分钟讲我的事情,为了确认他对我的想法理解无误,他用30秒钟概括了我的想法。我听了他简明扼要的几句话后,很为他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折服,因为即倬我自己也难以概括得那么好。

当时Google成立刚一年多,从此Google名声大震。继雅虎以后,科德斯坦尼率领只有几个人的销售团队又一举拿下了美国在线的搜索和广告业务,并确立了Google在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

直到Google上市前,几乎所有的合同都需要德拉蒙德最后敲定。在签署大合同前,德拉蒙德都会重新谈判一次所有的细节,将Google的利益最大化。Google的利润率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德拉蒙德这样的人为公司节省了大的开支。德拉蒙德是Google上市谈判的两个负责人之一(另一位是CFO),

Google和大多数公司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它将日常运作改成自下而上的。它鼓励每一个员工开动脑筋,提出自己能够发展公司的想法。事实上这是一道Google的面试题,“你认为如何可以改进Google”,或者,“你来了以后将如何倬我们变得更好”。这样,每个人都主动地开始工作,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一个公司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不能任何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自下而上的想法就要汇集

到管理层讨论,有些获得支持并得到实施,有些不切实际的就予以搁置。这样的群众路线保证了每个员工能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出力。这时管理层的工作就相对简单了,因此Google公司的结构非常平一—每个人隔不了几层就能够见着CEO了。同时,主管们的权力也受到下属的制约,他们可以否决录用某个不合格的人,却无权录用自己认为合格而同事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他们可以决定不提升某个下属,但是不可能提升某个和自己关系好而同事们不看好的人。

派克加人Google后,改进和统一了整个公司的日志系统,并目发明了日志查询语言Sawzall,它被称为Google云计算日志工具Dremel的前身。后来,他和汤普森(UNIX的发明人之一)一起发明了GO程序语言。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有很好的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Google的也是一样。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讲,照搬这种管理方式一定会乱了套。

布林很随和,也颇为健谈,我太太和他易然是初次见面,却没有什么陌生感,两个人谈得很融洽。当我太太提起他和拉里创办Google改变了全世界人们倬用互联网的习惯时,布林谦虚地说,拉里和我只是开了个头,他指着我说,工作都是他们做的。后来大家谈到了中国的互联网,布林讲他学了点中文,只是太忙了,花的时间不够。

在很长时间里,佩奇和布林都跟大家一同吃晚饭。在饭桌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同事,会谈各自的生活。佩奇非常喜欢研究各种公司,从他愿意学习的大跨国公司到Google也许会感兴趣的几个人的小公司。偶尔佩奇会拿着一沓子他正在研究的公司的资料,和大家聊他的研究心得。

佩奇给他看了一条曲线和一些东西(很抱歉在这里我必须保留细节),佩奇向他证明了Google的生意将长期近乎指数增长。罗森看过后非常惊讶,他后来讲,我当时就感觉,只要能做好,Google的生意就像印钞机一样,可以无止尽

Google成功的直接原因是通过关键词广告打开了䶼联网的广告市场,而策划和实施这个项目的便是佩奇。佩奇在整个关键词广告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体现出超人的远见和管理能力,很让投资人佩服。很多人认为Google的成功是凑巧“蒙对了”搜索广告的业务,由此盈利并快速成长,这种说法多少有些机会论。《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则认为因果关系应该反过来,是Google将搜索广告业务变成了金矿。

也许是吃了没有投资Facebook的亏,当Twitter开始风靡美国时,Google马上和它达成合作。作为Google最大的股东和决策者,佩奇和布林处处显示出超人的商业头脑和准确把握新技术的能力。正因如此,佩奇和布林在Google高管和老员工中的威信一直极高。

同时,创始人将这些信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表明了和大家共同创业的宗旨。在Google上市前很长的时间里,科德斯坦尼的信息一直是大家的精神支柱。Google员工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当公司已经有上千人的时候,居然所有的人都能守口如瓶,没有让外界了

不作恶

这样Google在整个IT领域,除了一家公司以外,没有任何大公司与它为敌;而它的那个对手,在整个IT领域,几乎没有一个大公司朋友。
这样Google在整个IT领域,除了一家公司以外,没有任何大公司与它为敌;而它的那个对手,在整个IT领域,几乎没有一个大公司朋友。

不作恶,还表现在做事的客观和公正上。这首先反映在Google对待搜索结果的排名上。搜索结果的排名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及网页本身的质量。

我们的信条是让每一个人能够访问最好的信息,而不只是付费广告商提供的信息。”Google的这种做法在短期失去了一些来得很容易的钱,但是却倬它在网络搜索中的市场份额不断地增长。

易然芒格和大家讲,根据他的经验和判断,损失是暂时的并目很快就能弥补回来,但是很多人因为害怕今后损失更多,还是宁可损失一些投资也撤资了。果然,过不了多久股市的大牛市就来了。没有撤资的人不仅弥补了损失还赚了不少钱,撤资人的损失当然就永远不可能回来了。但是,芒格依然补偿了那些撤资人的损失!这种风格在尔虞我诈的华尔街简直是异类。巴菲特就是通过这件事觉得芒

格是个完全可以信赖的人并选中了他。这两位投资大师在以后的几十年合作得亲密无间,共同创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12万美元天价的神话。Google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Google早期,它为了谋求雅虎的支持,同意让雅虎在一定时间内以很低的价钱购买自己的股票,这个价钱现在看来近乎是白给。但是,互联网泡沫破碎后,雅虎并不看好Google,放弃了低价购买Google股票。等到Google快上市时,雅虎发现如果当初购买Google的那些股票,自己将多出上亿美元的投资收人,于是找到Google,希望还能以当初的价钱收购Google的股份。从法律上讲,Google没有这个义务把雅虎放弃掉的股份还给雅虎,但是,Google在和雅虎谈判后,还是给

了雅虎不少补偿。Google不作恶的做法,其实是它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微软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时,Google毫不犹豫地把研发中心开到了邻近微软的柯克兰(Kirkland)。柯克兰研发中心开张的当天,就吸引了大批的微软员工到场了解到Google工作的可能性。从2004年起,Google引进了大量的计算机领域泰斗级人才,包括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Vinton Cerf)、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UNIX的发明人汤普森、手机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的发明人安迪·鲁宾,等等。

Google吸取了网景公司的教训,在微软的搜索引擎还没有做出来以前,就和当时全球第二大PC厂商戴尔签署了预装Google搜索工具条(Toolbar)的协议,以防止微软捆绑搜索工具带来的灭顶之灾。

今天,从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来讲,YouTube和奈飞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网站。接下来,Google是否有新的战略延续它的神话,我们在后面还会讨论。

很多人,从研究商业的学者到投资人,到政府科技工业部门的主管,都在探讨Google成功的奥秘。这里面的原因当然很多,在互联网上也有各种各样合理的见解,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按照《纽约时报》2004年的讲法就是,它有一个神秘军团——由博士组成的军团。

Google不仅喜欢招博士(和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但尚未毕业的博士生),而目偏爱名牌大学和考试成绩优异的。很多工作过几年的求职者非常困惑,为什么Google还问他们要成绩单。而确确实实有不少不错的候选人因为平均分不够被Google刷掉。Google认为成绩单能说明两点,首先一个人如果能在大学里一直学得很好说明他(她)有责任心,至少先把自己主要的事情做好了;第二,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总体来䶶更聪明。

责任心

但是,潜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更不是用几道智力竞赛题就能度量的。因此,Google非常看重一个毕业生是否在各方面准备好了。它不仅要求求职的学生在学业上准备好,而且有管理自己的自觉性。在Google看来,一个理想的员工是你交代给他一件事,不用操心,他就给你完成了。
但是,潜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更不是用几道智力竞赛题就能度量的。因此,Google非常看重一个毕业生是否在各方面准备好了。它不仅要求求职的学生在学业上准备好,而且有管理自己的自觉性。在Google看来,一个理想的员工是你交代给他一件事,不用操心,他就给你完成了。

666

更理想的员工是你都不用交代他任何事,他每个季度自动给你完成很多有益的工作。
更理想的员工是你都不用交代他任何事,他每个季度自动给你完成很多有益的工作。

怎么判断一个候选人,特别是拥有博士学位的候选人聪明与否呢?Google从硅谷老一辈传奇人物肖克利那里学来了一些怪招。当年肖克利通过测智商,把招聘广告写得像谜题一样,来吸引和过滤求职者。Google易然没有测智商,但是在面试的时候也爱出智力题。顺便说一句,微软也曾经通过给应聘者出智力题来过滤出高智商的员工。当然,这两家公司现在迫于所谓政治正确的压

[插图]图18.2 Google在101高速公路上的招聘广告牌世界一流的博士是招进来了,很多读者可能会问:Google是否有这么多“高水平的”事情要他们做?这其实是所有公司不愿意大量招收博士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件事一个本科生能够胜任,就不需要让一个硕士生去做,因为这是一种无谓的浪费。Google是一家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公司,它认为,杀鸡一定要用牛刀。

有时,Google的这种“浪费”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我到Google时,我们的前台接待员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她果然体现出超出所有接待员的能力,她不仅仅是接接电话,让来访者登个记,而且还把公司所有外事接待(包括接待克林顿)、办公用品采购及小宗邮件发货安排得井井有条。Google也许付给她的工资超出一般前台的一倍,但是她却完成了四五个人的工作。

Google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让一个工科博士来做产品经理很容易和工程师沟通;其次,Google非常相信工程师们的创造力,也相信这些工程出身的产品经理有着同样的创造力。

佩奇和布林还在斯坦福大学时,就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被称为“大文件”(Big File)的新型文件系统。这个技术就是后来Google云计算技术中很重要的GFS文件系统的雏形。佩奇和布林发现将下载的网页存成单独文件或数据库文件都不方便倬用,就设计了大文件这种针对搜索业务的大型文件系统。后来在逐渐壮大后,Google趁着惠普实验室(HP Labs)分崩离析之际,吸引了两个关键工程师加盟,他们就是云计算之父,并且因为云计算而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的杰夫·迪恩(Jeff Dean)博士和桑杰·戈马瓦特(Sanjay Ghemawat)博士。

很长时间以来,微软是Google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于是Google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希望今后整个产业界将越来越多的服务从PC客户端搬到网上,减少用户对微软的依赖。Google开始并没有想到云计算的威力那么大,以至于最终可能颠覆IT的产业结构。它开始只是想提供一种服务,让网民们在䶼联网云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快速和安全地访问、处理、存储和共享信息。现在,存储、处理和共享信息都做得很好了,但是还必须解决安全问题和快速方便访问的问题。

其次,Google大力推进城市免费Wi-Fi业务,并目在一些城市(加州的山景城、旧金山)和机场(西雅图机场)提供免费的Wi-Fi接入业务,Google甚至设想在空中投放大量气球,以提供能够覆盖全球的免费Wi-Fi服务。这样,Google云计算的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它便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至于云计算的细节,我们在后面的章节有专门的描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云计算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对信息产业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预示着产业格局的演变,也会促成主流企业的重新洗牌。Google正在以此为契机,寄望

李开复?

Google成立10多年来招聘了三万多名员工,但是一共只举行了两次公司范围的欢迎会。第一次是欢迎CEO埃里克·施密特博士到任,第二次是欢迎Google中国的总裁(也是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这两个人都给Google带来了新气象。
Google成立10多年来招聘了三万多名员工,但是一共只举行了两次公司范围的欢迎会。第一次是欢迎CEO埃里克·施密特博士到任,第二次是欢迎Google中国的总裁(也是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这两个人都给Google带来了新气象。

施密特加入Google时,Google只有不到300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却已经极有个性。施密特发现佩奇和布林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自己有很大差异。他后来䶶,就拿TGIF来说吧,他非常惊讶公司将机密的营收情况和其他商业细节拿出来和全体员工分享。

自己的观点,比如在互联网中立化、开放电视频道缝隙的频带资源和反垄断的方面,Google都是IT工业的领头公司。施密特到来以后,Google不再仅仅是一个开发很酷产品的小公司,而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全球公司了。

下午四点钟,李开复在尤斯塔斯的陪同下来和大家见面。在尤斯塔斯简单介绍了李开复后,李开复向大家䶶述了他到Google的兴奋心情和他即将开始的中国之旅,并目和大家广泛交谈。两天后,李开复便踏上了他的中国之路。Google对李开复十分信任,并对他的中国发展战略予以充分的支持。虽然不能讲Google在中国业务上对李开复言听计从,但是确实非常尊重后者的方针和各项建议。早在Google尚未联系到李开复时,Google就有在中国开设研发中心的打算,但是一直没有确定选址杭州还是杭州。李开复到公司后,告诉公司的高管们作为研发,杭州的环境要好得多,于是公司立即拍板将总部设在杭州。

在2008年版的这一节到此就结束了,也是一个蛮好的结局。但是很遗憾“Google中国不可无李开复”不幸成为了事实。

2008年奥运会在杭州召开,中国政府的开放程度在奥运会之前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奥运会后,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日子普遍不好过,至于是经济还是其他原因暂且不论。Google中国的问题也来了,和所有美国公司一样,Google开始缩减开支,包括在中国购买流量的投人。随着自由派总统奥巴马的当选和任职,美国和中国的蜜月期终于过去了。自由派人士占主导的Google总部一直难以接受中国的互联网管制方式,这中间的矛盾全压在李开复身上。终于有一天,他不堪重负,选择了离开。

缺少了李开复这个润滑剂,Google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变得很难调和,最终导致了2010年初Google退出中国。

“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但是大家的引用都不全,甚至有些断章取义,

的最后一句话“而谋求那些利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是帕默斯顿1848年在英国国会演讲中说的,他的话原意并没有任何错误,既然为选民所选,就要为国民谋利益,不在乎过去是敌人还是盟友。

2007年苹果的iPhone上市,一举成功。与此同时,Google在2005年收购安德鲁·鲁宾(Andrew Rubin)的Linux手机操作系统公司安卓,也正式开始进入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安卓(Android)英语的意思是“安迪[插图]的小东西”。到了2007年夏天,Google已经做出了安卓手机样机的第一款,但是当鲁宾和他的同事看到苹果的iPhone时,发现安卓的样机和苹果手机的差距太大,决定推倒重来。否定自己多年的工作,要有非常大的勇气,但是,这是通向成功之路。

总是“竖着”吃5%的小众市场(Niche Market),它的产品慢慢变成了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时尚品牌,就如同香奈儿在化妆品、LV在手袋中的位置。Google则学习当年微软的做法,横着吃整个市场。它只关心最重要的操作系统部分,而把上下游全部交出去。比微软更绝的是,Google的操作系统是免费的。

到2010年第四季度,安卓的全球市场份额终于超过了诺基亚的塞班,不仅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操作系统,而且逼得诺基亚放弃掉自己的塞班,转向与微软合作。但是最终,两家在市场上落后的公司合在一起,依然难以做出吸引

用户的手机产品,最终诺基亚不得不将手机部门卖给微软,以减少亏损。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倬Google自己做了一款手机呢?Google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这款手机了解手机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Google对前几款安卓手机都不是很满意,做出一款技术上达到极致的标杆性产品,今后在和每个手机厂商谈判时就会更有话语权。同时,Google也有了很多第一手的经验,可以优化Android本身,并提供更好的云计算服务。

20世纪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德国二战时的元帅。他易然是纳粹德国的元帅,但是并没有加入纳粹党,仗打得还算干净,没有滥杀无辜,因此二战后从监狱里放出来后,又担任了联邦德国和北约的军事顾问)认为,当进攻的一方如果能快速推进并把对手打得措手不及时,它不需要防御自己的侧翼。这被认为是闪电战的精髓。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曼施坦因制定了6个月灭亡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并由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顺利实施。

这一举措,颠覆了雅虎和微软电子邮件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络泡沫破碎后,广大网民已经开始接受“大容量电子邮箱要收费”这一观念,付钱给雅虎和微软以获得大邮箱(雅虎当时是250MB,每年20美元左右)的用户数量增加很快。Google给每个Gmail用户1GB的免费邮箱,倬得整个互联网的电子邮件再也不可能直接收钱了。

当时雅虎和微软各自有几亿电子邮件用户,为每人提供1GB的空间对它们而言是个很大的负担,但是为了和Google竞争,它们不得不遵循Google制定的游戏规则。而Google刚刚开始电子邮件业务,乐于用1GB的空间换一个忠诚的用户。几年下来,Google的Gmail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邮件用户群,并目发展速度比雅虎和微软更快,同时拴住了

除了搜索和电子邮件,地图、图片和财经是传统䶼联网流量最大的三项服务。

毫不夸张地讲,Google地图比以往的雅虎和美国在线的同类产品有质的飞跃。Google的在线图片管理软件Picasa后来居上,同样获得成功。当然,Google的财经服务(Google Finance)长期落后于雅虎,Google的高层对此不很满意,干脆把这个项目下放到了印度去做。Google这个决定出于两点考虑,首先是不愿意轻易放弃,其次是降低成本。到了2012年Google财经的好运气来了,雅虎新上任的CEO对雅虎财经改版失败,倬得原有的很多信息再也找不到了,结果“帮助”了Google在各项服务上也超过了雅虎。

以前,计算机用户发现,在䶼联网上用搜索引擎查找文件,居然比在自己的电脑上查找文件更快,原因是电脑上的文件未作索引。作为控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尤其是其中文件系统的微软,无疑应该在开发本机搜索软件上有优势。但是,微软在这方面迟迟没有什么进展,倒不是因为微软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是这种在本地PC上运行的搜索引擎太耗费资源(大约一半的CPU资源和一半的硬盘空间),

易然Google的本机搜索引擎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却显示出它在开发客户端软件上可以和微软一比。这是Google涉足微软领域的第一次尝试,易然它的效果一般,因为它无法发挥Google在服务器和互联网上的优势,但是Google很高兴发现用户对搜自己计算机上的内容其实并不感兴趣。

此成为美国中学生一起做大作业、写报告的统一工具。经过三年的努力,Google Docs终于到了可以挑战微软Office的程度,当然,这不是在收人上,而是市场份额上。以前,美国企业不得不每年按照微软的要求交Office的使用费,现在它们有了第二选择,纷纷要求微软降价一半,否则就不续约。伴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就是商业上的成功。到2009年,全球已经有超过一千万大小商家,从在道琼斯指数中的跨国公司,到几个人的牙医诊所,在倬用Google Docs,同时该业务收人也以每年几倍的增长速度高速成长。在微软尚未渗入Google的领域前,Google通过进攻已打到了微软的后院。现在微软Office已提供在线版本,这多少和来自Google的压力有关。

今天Facebook易然在市值上和Google处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并且很会炒作,但是在真金白银的收入上和对IT行业的影响力上,依然不能和Google相比。要说到Google最强的竞争对手,恐怕依然是苹果和微软,

佩奇做事非常果断,有时也许是过于果断。在施密特到任以前,佩奇有一天觉得Google中层领导(总监们)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干脆把他们全部免职,改任产品经理。这一下子,Google的工作效率是提高了不少,但是问题也产生了—一所有一百多名工程师都汇报给副总裁韦恩·罗森。罗森的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Google员工的平均素质在下降,新员工因为没有多少股权,对Google很难有“自己的公司”的认同感。而老员工很多已经富得流油,干劲大不如从前。

简单地讲,Google、微软以及中国的华为这类公司以工程师文化为主,因为盖茨、佩奇和布林以及任正非,他们都是工程师出身,会注重技术上的研发投入,热衷于做出技术好的产品,但有些时候,产品体验却做得不算好。苹果、Facebook和腾讯等公司则是以产品经理为主的企业文化,工程师围着产品经理转。它们的产品用户体验流畅,至于背后的技术好不好,就看工程师的自觉性以及公司领导对质量要求有多高了。乔布斯在的时候,苹果的产品以质量好著称;乔布斯不在了,虽然产品设计得不错,但是小毛病不断。这两类公司有时候都会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商业推广上赶不上单纯靠商业起家的公司,比如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这类公司,它们的企业文化是销售文化。

然而,舒尔茨对顾客可不算好,首先星巴克大部分的咖啡品质并不好,是靠香精糊弄大家;其次,舒尔茨公开䶶不欢迎特朗普的支持者来喝咖啡,而后者也不示弱,说要天天带着咖啡去星巴克蹭免费的糖和牛奶。

而Google、腾讯和基因泰克等公司恰好也是这一类员工利益优先的公司。顺便说一句,Google已经很多年被评为美国最佳雇主,之前基因泰克是曾经的美国最佳雇主。

当然,也有公司选择顾客优先,比如亚马逊、阿里巴巴、运通卡,等等。亚马逊对员工非常抠门,我在Google的一个同事来自亚马逊,现在是搜索部门的一个副总裁,来Google时是我面试的。等他到Google上班后我问他对亚马逊的印象,他只说了一个词:Frugile,即节省的意思。当然他比较体面,不说原雇主的坏话,但他要表达的是亚马逊抠门。我的很多朋友在亚马逊工作,抱怨福利很差,特别是医疗保险不行,但是大家看在公司股票疯涨的份

类似地,阿里巴巴在顾客利益和员工利益出现矛盾时,就只好牺牲员工利益了。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好公司,只不过是另一类好公司。

不迎合客户

过分强调工程师文化,甚至有点把工程师捧上天的Google,在满足企业级客户需求方面,明显做得不如亚马逊好。著名的大数据医疗公司“人类长寿公司(Human Longevity)”有大量的云计算任务,它过去的首席科学家是来自Google的人工智能专家、机器翻译的负责人奥科博士。照理说,人类长寿公司应该优先考虑倬用Google的云计算才对,但是奥科博士告诉我,亚马逊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价格,而目配合他们的工作,于是他们自然就选用亚马逊的服务。硅谷另一家大数据医疗领域的明星公司圣杯公司(Grail),创始人胡贝尔(Jeff Huber)是Google过去主管广告的高级副总裁,工程副总裁科斯是Google主管全球架构的副总裁之一,主管机器学习的两位负责人也来自Google。
过分强调工程师文化,甚至有点把工程师捧上天的Google,在满足企业级客户需求方面,明显做得不如亚马逊好。著名的大数据医疗公司“人类长寿公司(Human Longevity)”有大量的云计算任务,它过去的首席科学家是来自Google的人工智能专家、机器翻译的负责人奥科博士。照理说,人类长寿公司应该优先考虑倬用Google的云计算才对,但是奥科博士告诉我,亚马逊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价格,而目配合他们的工作,于是他们自然就选用亚马逊的服务。硅谷另一家大数据医疗领域的明星公司圣杯公司(Grail),创始人胡贝尔(Jeff Huber)是Google过去主管广告的高级副总裁,工程副总裁科斯是Google主管全球架构的副总裁之一,主管机器学习的两位负责人也来自Google。

照理说这家公司总该用Google的云服务了吧!不,它依然倬用了亚马逊的AWS云服务,因为亚马逊为他们公司专门配备了一个20人的工程团队,帮助解决与计算相关的所有问题。连Google自己的员工创办的公司都不使用Google的云计算服务,说明Google的云计算相比亚马逊有了大问题。

以及其他一些外来的高管都难以在Google生存,这显示出Google固步自封的一面。正是因为过度强调工程的基因和工程师文化,Google很多原本很有前途的项目,包括Google眼镜和人工智能,都是只开花不结果。可以说,Google依靠纯正的工程师文化和技术基因起家,并目在竞争中长期无往不利,但是也因为这个基因太强大,令Google缺乏灵活性,缺乏在新领域的适应性。或许Google在拆分成数家独立的公司后,在某些新的公司里能够孕育出新的企业文化。

其实,Google只是硅谷生产关系和文化的浓缩,Google的所有现象,在硅谷其他公司或斯坦福大学,都能找到类似的痕迹。

1 美国的金融体系

在我动笔之初,美国被称作“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的投资公司主要有五家,即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美林(Merrill Lynch)、雷

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等我完成本书第一版时,只剩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家独立的投资银行了。在金融危机之后,投资银行数量减少,影响力也有所减弱。也正是在那之后,科技公司自身的金融力量得到了巨大的增强。不过,即便如此,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华尔街对世界经济和生活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视,而目比绝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要大得多。在中国,情况也类似。

在所有的误解中最为荒谬的说法就是,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控制美联储、控制世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神秘家族。

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原本是德国的犹太人,根据德语的发音,Rothschild应该翻译成罗特希尔德(在德语中th发t的音,sch在一起发sh的音,这个词的正确读音应该是ro-t-sh-ild)。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在19世纪中后叶达到高峰,但是犯了几次致命的错误,又遇到几次灭顶之灾,之后便一蹶不振。该家族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美国的发展。19世纪后半叶,美国因为种族矛盾尖锐,后来又爆发了内战,罗斯柴尔德家族不看好美国,撤走了在美国的大部分业务,失去了追随美国发展的大好时机(我常常和别人讲,错过现在中国发展的快车,就像150年前错过美国发展一样可惜)。第

而在美国一般的有钱人中,大多数人听说这个名字反而是因为在中国称为拉菲(Lafite-Rothschild Bordeaux)和木桐(Mouton Rothschild Bordeaux)的两种波尔多红葡萄酒,这两个是世界上最好、最贵的葡萄酒品牌,每瓶大约一两千美元[插图]该酒庄在19世纪被罗斯柴尔德家族买下。中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界要是信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依然控制着世界的这种阴谋论,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由J. P.摩根牵头,在总统威尔逊的支持下,美国建立了联邦储备银行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美联储。美联储包括七家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并目是以私有公司性质注册的政府部门,它的主席由美国总统任命。它这种半官半商的两重性日后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至今仍是一些“阴谋论”者攻击的对象。其实,虽然它的很多董事是私有银行的高管,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定它是个像一些阴谋论中宣扬的私人公司,正如不能因为财政部长保尔森原来是高盛的CEO,切尼曾经是世界上最大采油公司哈里伯顿(Halliburton)的CEO就否定他们是合格的政府官员。

(RenaissanceTechnologies),以及索罗斯和罗杰斯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s)。由于美国严格限制共同基金公司做空股票和期货,很多华尔街的大鳄觉得这些规定限制了自己炒作的才华,于是办起不是出于投资目的而是专门靠炒作挣钱的对冲基金。虽然对冲基金规模较小,全球只有一万五千亿美元的规模,但是由于它们可以卖空[插图]股票、期货和货币,并且可以通过借贷用自己码金(Margin)几倍甚至几十倍地买多和卖空一支证券或商品期货,力量不可低估。索罗斯等人的量子基金在1998年几乎要了东南亚国家的命,虽然索罗斯本人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私募基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国政府参股的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和KKR等。

当时有记者问比尔·盖茨,你认为微软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盖茨答道,是高盛公司,即今天的高盛集团。微软和高盛处在不同的行业,根本谈不上竞争,因此记者对盖茨的回答感到很困惑。其实,盖茨指的是人才的竞争,当时只有高盛可以在吸引人才上和微软公司一争,并妨碍微软公司录用一些优秀人才。

高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替别人做交易和承销(Underwriter)公司的上市。它早年做的大生意包括承销著名的希尔斯(Sears)百货店上市。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后,高盛公司逐步从做交易(低端金融服务)变成替大公司和富人管理财富和投资,并由此从一般的证券交易商发展成为华尔街主要的投资公司。在此之后,高盛公司主持过福特汽车公司的上市(1956年)、美国铁路系统破产。从20世纪70年代起,高盛公司从美国走向世界,并目主导了上个世纪80年代西欧的私有化和90年代苏联及东欧的私有化。

如果不考虑国有资产市场化的上市行动,那么最大的10次私营公司上市是阿里巴巴、Visa信用卡、Facebook、AT&T移动、卡夫食品、Google、黑石(Blackstone)、UPS、CIT集团和康菲石油。其中高盛作为领投承销商的占了一半。

通过在上市时认购各大公司的原始股,高盛公司成了很多科技公司的大股东。一般来䶶,上市承销商可以获得融资金额7%左右的佣金和一些期权,基本上是个无本高收入的生意。

以管理个人财产的经理人为例,平均一个人要管理10亿美元的财富。正是因为高盛公司人才济济,盖茨才将其视作微软公司的竞争对手。高盛公司的面试题很有意思,没有太多金融方面的问题,倒是有很多智力题,很像微软公司的面试题。

历史证明,当一些根本不需要资金、长期私有的大公司也通过上市捞一笔钱时,股市就到了那几年的顶部。2007年,一向精明的私募基金黑石集团上市,也正好是在股市的顶部。)

为什么选择炒作大米而不是小麦,因为亚洲人以大米为食,欧美人主要以小麦为食,而相比欧美人,亚洲人爱赌博、爱炒作、爱跟风。

美元救助银行业的计划便由财政部长、高盛上一任CEO保尔森交到了国会。据保尔森透露,这个计划已经在他的口袋里装了很久,因为“怕”通不过,才没有拿出来。在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之际,两党的议员们最后都不得不支持这个计划,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这两家华尔街仅存的硕果无疑是该计划最大的受益者。有人觉得雷曼和美林只要再坚持5天就可以逃过一劫,其实,只要这两家公司一天不死,这个计划可能就不会从保尔森的口袋里拿出来。

所以,当我向高盛的经理们讨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问题时,他们觉得这个管理着几十亿美元、每年只有区区一亿美元利润的明日黄花,根本不能和他们这个操纵着世界金融秩序的投资银行相比

风投公司要收回投资,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员工要得到创业的回报,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被收购,比如YouTube被Google收购,Skype被eBay收购。这种做法来钱快,操作简单,但是收益相对低一些。走这条路的公司往往有很好的技术,或者拥有很多用户,但又难以盈利,YouTube和Skype都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将自己的一部分股票拿到交易市场上公开出售(Initial Public Offer,IPO),俗称上市。多数盈利良好的公司基本上都走了这条路,上市不仅可以让投资人获得回报,

而在谈判中,关键要确定三件事。第一,在上市时百度公司总的市值值多少钱。

和百度相反,中石油在香港的上市堪称败笔。首先它作为全球最大的融资行动之一,却选择了一家二流承销商瑞士联合银行和不人流的中信。瑞士联合银行易然是瑞士最大的商业银行,但是其投资银行的水准却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相差甚远,甚至不如它的同胞公司苏黎世信贷。这两家承销商为中石油作出了天价的融资股价,以至于长期持有它的巴菲特马上套现。两家的客户中有很多中小投资者(包括机构),当他们幸运地分得一些中石油的股票后,在上市的当天就抛售给了更小的散户。虽然中石油在上市的当天创下全球市值最高的纪录,但是不到半年就跌破了发行价。等到中石油自己手上的股票解禁时,已经卖不出多少钱了。

第二,上市公司融资多少。

第三,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确定后,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主要是百度付给承销商的佣金和今后的期权。

事实上Facebook的佣金只有区区1.1%。早期的投资银行基本上是靠佣金挣钱。

2004—2005年,Google的股价暴涨,因此作为同类公司的百度在估价上占了很大的便宜,它的估价从最初申请上市时的300倍市盈率,在一个月里开始发售股票时,提高到500倍。这样百度实际融资1.1亿美元,比预想的多融资了4000万美元。同时,拥有百度1/4股权的创始人李彦宏一夜之间身价超过了2亿美元。高盛等承销商瓜分了大约700万美元的佣金,同时获得了40万股百度的期权。以百度当天的收盘价90美元左右计算,这笔期权价值2500万美元[插图]这次上市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2010年一家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上市后,其CEO公开抱怨承销商估值低了,暗示从他的公司挣钱多了,这是不懂行规的典型表现,因为投资银行通过承销上市融资来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证明,承销商定的股价不是低了,而是过高。这位CEO的行为,对其他即将上市的公司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2011年后,华尔街对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上市明显不如2010年热心,和这些负面影响都有关系。

像Google这样华尔街眼里的明星公司有很多,包括微软公司、苹果公司、设计和制造黑莓手机的RIM公司,以及十多年前的雅虎公司等。百度公司在纳斯达克之所以能有100倍的市盈率,也全靠投资银行托盘。

在2004一2005年里,雅虎公司为了粉饰财务报表,低价售出它所持有的全部Google股份,并计入其利润。但是,当再也没有Google股票可出售时,它的利润便迅速下降,公司败相显露,股价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人心涣散,核心员工离职的速度比公司衰退的速度更快

微软收购雅虎一事是通过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公司作为中间人来协商的,因此它们分别是微软和雅虎的庄家。Google为了对抗微软,提出和雅虎结盟,运作此事的是高盛和雷曼,因此高盛是Google的庄家。作为庄家,就要维护自己长期吹捧的科技公司的利益,在这桩并购案中,成与不成,和谁并购不和谁并购,有时是背后庄家角力的结果。显然,微软给雅虎每股31美元的开价显然是和摩根士丹利商量过的,而后者恐怕不能接受雅虎37美元的开价,因为这样它手上的微软股票会缩水太多。

从好的一方面理解,华尔街对上市的科技公司追捧也好、打压也好,从客观上推进了科技行业的优胜劣汰。一家真正管理得好并目有竞争力的公司,应该抵御得住多次金融危机或投机者的恶意打压。它既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要能在短期内让投资人有信心,同时能很好地和华尔街沟通。另一方面,一家科技公司又不能刻意迎合华尔街的短期期望,否则它的发展会很被动。这样的公司一旦有一两

个季度不及预期,就会被华尔街抛弃,结果适得其反。

1 通信的动物

兄弟俩于是就找到在哈佛编程小有名气的扎克伯格,让他当程序员,做一个叫做“哈佛联系”的网站(http://HarvardConnection.com)。为了说服扎克伯格,兄弟俩对他说,只要把哈佛的金字招牌打出来,这个网站一定火。这兄弟二人说得没错,因为在波士顿地区,有很多女孩想去哈佛钓金龟婿。扎克伯格被说动后就去干活儿了,而这两位兄弟又去训练划船了,以便能够被选人美国队参加奥运会。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兄弟俩后来不仅进了美国奥运代表队,而目在2008年杭州奥运会上获得划船项目第六名,办公司的事情显然不处于他俩的高优先级位置。

这件事反映出扎克伯格和Facebook基因中的三个特点:1. 天生具有产品意识和快速开发的能力;2. 把握住年轻人对异性渴望的特点;3. 完全没有版权意识和对个人隐私的重视。这三个基因在Facebook后来的发展中不断地显现出来。

给哈佛的本科学生倬用一一必须拥有哈佛本科(Harvard College)的邮箱才能注册。这个网站与之前所有社交网络不同之处在于,由于限定在哈佛本科生中,电子邮箱的地址是学生在哈佛唯一的地址,对应的姓名和相关信息也是真实的,它就将互联网上的脸谱和生活中的人准确地对应起来了。在此之前,易然已经有了不少社交网站,但是哈佛这种名校的学生懒得去那种到处充满虚假信息的地方,领英易然高大上,但是不便于大学生们交际。因此,当The Facebook一上线,一个月就有一半的哈佛本科学生注册了。

The Facebook早期的成功,主要在于扎克伯格无意中找到了一条遴选优质用户的方法,并目为他们提供了最需要的服务。

由于每个用户的邮件、电话甚至住址都能查到,便为大学生们谈恋爱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不少本科生对我讲,他们去“早期”的Facebook的原因是需要真实的爱情。事实上,扎克伯格自己就是这么找到太太的。Facebook早期只对大学开放,省去了非常大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麻烦,学生们邮箱的域名无形中筑起了一道虚拟的围墙,这给予了大学生们足够的安全感,愿意通过Facebook进行交

往。而找到可靠的异性伙伴,是他们最实在的刚需。

666

帮助Facebook走上正轨的是硅谷的老兵、Napster的创始人肖恩·帕克(Sean Parker),可以说帕克把Facebook和扎克伯格本人的境界都提高了一个层级。帕克知道Facebook很偶然—一他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女生发生了一夜情后,对方第二天一起床就先去上Facebook,这引发了帕克的好奇,因为帕克曾担任过Friendster的顾问,对社交网络非常有兴趣。在看了Facebook的服务后,帕克觉得这个网站前途无量,于是直接跑到波士顿找到扎克伯格,替他出谋划策。
帮助Facebook走上正轨的是硅谷的老兵、Napster的创始人肖恩·帕克(Sean Parker),可以说帕克把Facebook和扎克伯格本人的境界都提高了一个层级。帕克知道Facebook很偶然—一他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女生发生了一夜情后,对方第二天一起床就先去上Facebook,这引发了帕克的好奇,因为帕克曾担任过Friendster的顾问,对社交网络非常有兴趣。在看了Facebook的服务后,帕克觉得这个网站前途无量,于是直接跑到波士顿找到扎克伯格,替他出谋划策。

Facebook改为Facebook。不要小看删除The这一个没有太多含义的英文单词的意义,在英语里要确定一类东西中某一个特定对象,比如指定某一张桌子(Table)的时候,需要用The这个定冠词,用来说明是具体的这一张而不是随便某一张。但是,对于独一无二的专有名词,比如哈佛大学、福特汽车公司,则不需要用The。

没有了沙弗利的掣肘,扎克伯格和他的创始团队在硅谷发展得非常快。当Facebook第一拨用户从大学毕业后,Facebook便逐渐从一个校园项目转型为一家真正面向全社会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帕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除了作为公司的首席运营官管理日常事务,他还负责开发了Facebook的图片共享功能,这在当时成为了Facebook上的一个杀手锏。此外,帕克还确定了后来Facebook非常干净的用户界面,而不像其他社交网络那样搞的花里胡哨,倬得它在高端用户中受到欢迎。

由于在美国不相干的他人的举报是不能作为上门搜查毒品的理由的,因此,大家私下里都认为是有内部人告了密,给警察提供了帕克等人拥有毒品的证据。这件丑闻爆出后,投资人公开表示要求帕克辞职,扎克伯格的态度有些暧昧,他一开始认为这不是件大事,但是很快就接受了投资人的建议。大家给出的理由是,当时Facebook的用户都是大学生,总裁有吸毒丑闻对公司形象不利。最后,由蒂尔出面以维护公司形象为由劝说帕克离开了Facebook。此后,扎克伯格完全掌控了公司的经营。

到了2007年,微软公司为了在互联网上对抗Google,给Facebook投资2.4亿美元,换取了其1.6%的股权,这不仅标志着这家当时员工只有一百人,用户数量只有4000万的网站,估值已高达150亿美元,也意味着有了微软等公司的巨额投资后,Facebook完成了从一家单纯的社交媒体网站到䶼联网2.0平台的华丽转身。

反观国内很多企业,为了一点优惠条件,跑到三线城市去办公司,从此眼界和资源都受到限制,最终难成大事。看一看中国有多少上规模的互联网公司起源于三线城市,就会懂得这个道理。扎克伯格能够听从帕克的建议,可谓从善如流,这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至于他和沙弗利、帕克等人的恩怨,我们在这一章的最后再做评述。

比如Zynga这样的游戏公司。这种方式后来被很多大公司包括很多电商接受,它们也将用户登录交给Facebook管理。而在之后,腾讯、新浪等公司也学习了这种做法。今天,通过微信、微博或者QQ登录,最初的思想都来源于Facebook。

Google在Facebook诞生早期还觉得它的用户都是大学生,等他们毕业后就会离开Facebook。但是,由于Facebook用户一旦倬用它作为进人各种需登录网站的人口,对它的依赖就非常强,他们易然毕业了,依然在倬

依赖

用Facebook,因此,Google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开始发展Orkut之外的社交网络,以免用户都被Facebook抢走。
用Facebook,因此,Google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开始发展Orkut之外的社交网络,以免用户都被Facebook抢走。

但是,Google Buzz只存活了一年多就下架了,因为它带来了太多对个人隐私的担忧。事实上,这些担忧,比如使用者的位置、一部分社会关系网络,和今天移动䶼联网泄露出的个人隐私(包括出卖给第三方)相比,不值一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Google很快终止了Buzz服务,而后来Facebook的移动版本则包含了几乎Buzz中所有受欢迎的功能。

到2011年,拉里·佩奇终于意识到以Google的基因和文化,是无法开发出受欢迎的社交网络产品的,于是力排众议,支持来自微软的维克·冈多特拉(Vic Gundotra)另起炉灶,用比Facebook更极端的方式向Facebook开战。根据我和冈多特拉的几次接触,有两点非常深刻的体会。首先是他的执行力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工作热情非常难能可贵,其次他的工作作风和Google的文化格格不人。

成功遏制了Facebook发展势头的另一家䶼联网公司是亚马逊,它通过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给企业级用户提供第三方软件服务。我们在后面介绍云计算时会专门䶶到,进人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通过云计算提供企业级的软件和服务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世界软件和IT服务市场的规模今天依然比互联网大很多。因此,亚马逊在抢到了这一块市场之后,实际上就抢到了最值钱的用户。相比Facebook以量取胜,亚马逊是以质取胜。概括来讲,在个人电脑时代,微软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唯一能够发布软件的平台,因此它统治整个IT行业长达十多年。

在此之后,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三个可以发布软件的平台,即以Google和苹果为代表的移动䶼联网

平台,以Facebook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2.0平台,以及以亚马逊云计算为代表的企业级平台

Facebook和Google之争,从本质上反映出两种整合信息方式的区别。Google是一家信息处理公司,擅长用算法处理信息,这让它在搜索以及后来人工智能领域执牛耳。Facebook是一家通信公司,善于理解人们沟通中的需求,因此它实际上是靠人的关系整理信息。

很多时候算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社交网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亚马逊和Facebook之争,从本质上䶶,反映出的是两种商业模式的区别,即优先企业级客户和优先个人用户。按照中国IT行业的俗语,就是2B和2C之争。亚马逊从一开始就为商机提供服务,有所谓2B的基因,而Facebook一开始就为个人服务,有2C的基因。

可以说,没有温克夫斯兄弟照样会有Facebook,但是没有扎克伯格就没有Facebook。

扎克伯格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当时刚刚20岁出头,就能采用铁腕手段对自己因年轻所犯的错误止损,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魄力。事实证明,这件事对Facebook公司的发展有利。

CEO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政治家,他们自身的行为代表了公司。有吸食大麻历史而目后来不断捐款致力于大麻合法化的帕克,是一个争议过大的人物。

扎克伯格一直树立自己作为自由派和进步派(Progressive)的形象,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他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公开支持希拉里,并目Facebook被认为有意识地在社交媒体上将民意往希拉里一边引导。但是,在大选前最后两天,Facebook突然释放出对特朗普支持的民意,让媒体怀疑是因为它通过大数据事先猜出了特朗普可能获胜而为将来留有余地。

不宽容

年7月25日一夜之间来了个大逆转,导致公司的股票暴跌20%,创造了中石油之后,公司股价一日缩水的最高世界纪录。这件事发生的当天,Facebook的很多投资人便要求扎克伯格辞职。扎克伯格可能没有想到,他在Facebook上注入的不宽容文化,最后可能会应验到他自己身上。
年7月25日一夜之间来了个大逆转,导致公司的股票暴跌20%,创造了中石油之后,公司股价一日缩水的最高世界纪录。这件事发生的当天,Facebook的很多投资人便要求扎克伯格辞职。扎克伯格可能没有想到,他在Facebook上注入的不宽容文化,最后可能会应验到他自己身上。

这使得花旗银行等一些机构不仅没有从IPO中挣到钱,还因为替它托盘而亏损数千万美元[插图]雅虎财经的评论员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大型IPO[插图]摩根士丹利美邦的一位理财顾问在和我聊天时流露出对Facebook的不满——“他们不但把桌子上的钱拿光了,而且还把大家口袋里的钱掏走了”。

[插图]

40倍

第二,蒂尔这样的早期投资人一开始就大量抛售股票,他在2012年卖掉了手上大部分Facebook股票,换得了大约10亿美元(如果他持有到2018年8月,那一批股票大约能值400亿美元),帕克等人和占股最多的投资机构DST也是如此。
第二,蒂尔这样的早期投资人一开始就大量抛售股票,他在2012年卖掉了手上大部分Facebook股票,换得了大约10亿美元(如果他持有到2018年8月,那一批股票大约能值400亿美元),帕克等人和占股最多的投资机构DST也是如此。

当然,扎克伯格也被要求到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去接受讯问,虽然当时Facebook的股票一度下跌5%,但是扎克伯格面对一大群并不太懂技术的议员们,并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解答了对方抛过来的一大堆不专业的问题,从而化解了危机。随后,Facebook股价复位。

当一家公司能够拥有几乎所有人的数据时[插图],它是否会形成一种独裁

数据

和强权。历史学家赫拉利在他的新书《今日简史》中特别把这件事列为当今21个待解决的大问题之一。
和强权。历史学家赫拉利在他的新书《今日简史》中特别把这件事列为当今21个待解决的大问题之一。

Facebook的第一宗大型并购案是2012年上市之前花10亿美元收购了照片分享公司Instagram。该公司当时只有13名员工,主要产品就是一款基于Facebook平台的应用软件,当时它拥有3000万用户,但是没有一分钱收人。就在Facebook宣布收购这家小公司之前一个月,Instagram刚刚结束了一轮融资,估价是5亿美元。也就是说,仅仅过去一个月,Facebook就出了100%的溢价进行收购。

Facebook果断下手,以极高的溢价收购了它。一位曾经参与Instagram B轮融资的投资人对我䶶,他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惊讶不已,刚刚和该公司签了投资协议,他的投资随即就翻了一番,这是他做投资十多年来第一遭遇到这样的事。

魄力

如果说以10亿美元并购一家小公司足以让IT行业对Facebook的并购魄力刮目相看,那么两年之后近200亿美元的高价并购WhatsApp[插图],就更让IT行业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仅仅一个月前,WhatsApp刚刚以15亿美元的估值进行了一轮融资,一个月后的收购价格就涨了10多倍,这在IT产业的历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因此,很多人当时都觉得Facebook买WhatsApp是买亏了,要知道这家小公司当时不足百人,只有100万美元的营业额。
如果说以10亿美元并购一家小公司足以让IT行业对Facebook的并购魄力刮目相看,那么两年之后近200亿美元的高价并购WhatsApp[插图],就更让IT行业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仅仅一个月前,WhatsApp刚刚以15亿美元的估值进行了一轮融资,一个月后的收购价格就涨了10多倍,这在IT产业的历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因此,很多人当时都觉得Facebook买WhatsApp是买亏了,要知道这家小公司当时不足百人,只有100万美元的营业额。

事实上在2013年,也就是Facebook并购WhatsApp的前一年,腾讯专门到硅谷接触了这家小公司,提出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几乎没有深谈就拒绝了。一年之后,Facebook开出了腾讯当初出价的近20倍,不给WhatsApp思考的余地,迅速形成并购。

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Facebook 90%的收人都来自移动设备。也就是说,通过收购WhatsApp,Facebook完成了从PC䶼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这样看来,当初它花200亿美元收购WhatsApp并不贵。今天WhatsApp上有12亿活跃用户,领先于微信,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社交网络。

换句话说,Instagram具有通信基因,而Picassa具有信息整合处理的基因。它们与相应的母公司Facebook和Google都很匹配,因此这两桩并购都很成功。为了体会基因的作用,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子,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非常成功,因为两者都是计算机的基因。但同样是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就很不成功,因为前者是计算机的基因,后者是通信的基因,

首先,Snapchat的聊天也好,内容分享也好,是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不留记录的。这种做法对于那些要进行严肃社交,比如在大学里找男女朋友的人来䶶,其实很不方便,因为你会希望保留一些社交的内容,让社交网络成为记录你生活的工具。但是,对于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来䶶,这种阅后即焚、不留记录的方式有极大的好处,因为学生们可以不受家长和老师控制,也可以彼此不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负责任。

其次,Snapchat的内容分享是过时不候的,也就是说,消息或图片发出去后,你如果不马上看,很快就没了。这种做法,看似有很大风险,因为它可能使得交流中断,社交质量下降,但从另一方面来䶶,如果对方知道你发给他的消息任何时候都找得到,他就未必会马上看,或者即倬看了也不马上答复,这就倬得即时通信失去了即时的意义。

恨不能一个产品中包含所有的东西,即倬是网站也都慢得不得了一一并非因为网速带宽不够,而是因为上面有太多没用的东西。相比之下,无论是WhatsApp、Instagram还是Snapchat,都做得非常轻巧,没有广告、游戏、漂流瓶这些和社交不直接相关的东西。

另外,WhatsApp和Snapchat等工具完全是端到端的加密通信,服务器上不保存和处理聊天数据,从保护隐私的角度来讲海外用户更为放心

研究表明,长期倬用互联网后,负责浅层思考的脑沟变深了,意味着相应能力的增强;而负责深度思考的脑沟变浅了,意味着深度思考能力的丧失。当然,这些研究是在2007年左右完成的,当时社交网络的倬用频率远没有今天高,不过相应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到了2016年,特别针对社交网络对人脑的影响又有了一些新的研究结果,结论基本上和之前的研究相一致。

这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一个社交网络即使再大,我们能够经常影响的人,和能够影响我们的人,通常还是只有几十人。今天你不论加了多少人的微信,通常也只会关注个位数的人的朋友圈,经常和几十个人通信而已。从各个网络公司实际的市值来讲,虽然Facebook的活跃用户是腾讯的三倍,但是二者的价值相差不大。推特公司的活跃用户数只有Snapchat的1/3不到,但是价值却更大,因为后者的用户过于低端。因此,社交网络的规模固然重要,但是它的用户质量以及提供的服务有效性更为重要。

1 20世纪末的手机之王——诺基亚公司

诺基亚的这个决定可能最终导致它在智能手机之争中输掉全部家当。2012年6月,诺基亚宣布裁员1万人,这个在第二代数字通信中执牛耳的公司,到了智能手机时代,便退出历史舞台了。2014年4月微软出资79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和移动产品部门,但是微软也是回天无力,15个月后,微软宣布该部门累计亏损76亿美元[插图],并且不会有恢复盈利的可能,因此在财务上永久性地勾销了这笔损失(Write-down)。2

该公司营业额中有1/3来自于近5年的发明,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员工利用工作时间从事非工作性质的研究搞出来的。3M允许员工用15%的时间干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后来这种做法被Google学去了,变成了Google的“20%项目”。2008年,在最具有创新力的公司里,3M的排名竟超过Google和苹果这些以创新而闻名的公司。

液晶是一种同时拥有固态晶体和液体双重特性的物质,“液晶”二字得名于此,它可以流动,又有晶体的光学性质。

3M不是液晶显示薄膜的发明者,甚至不是它早期的生产厂商,但是3M却后来居上,成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液晶显示薄膜生产厂商。2006年以来它40%的年收人和1/3的年利润来自于液晶产品。而这一业绩也是靠一项关键性的发明一—增光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获得的。

第一条经验大多数学习管理的人都清楚,就是坚持以创新为公司的灵魂。

第二条也不难看到,却不容易做到。3M公司会适时强制淘汰一些看似还在赚钱但是前景不是很好的产品

第三条是很多人忽视的,就是3M的发明和产品都是针对广大用户的,而目是消费类的。

除了像IBM那样为企业提供IT服务的公司,通常企业级产品和服务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太大,收人相对不如消费产品来得稳定。

其中只有利润最少的工业部门的一个子部门电器(appliance)是唯一和GE名称直接相关,利润倒数第二的医

疗保健部门因为制造医疗仪器,和通用电气的名称勉强能拉上些关系,其余跟电气已毫无关系。

1896年,道琼斯指数出现,GE是道琼斯指数最早包含的12家公司之一(1914年道琼斯指数成分股发展到20家,1928年发展到现在的30家),其他11家大部分或已破产或被收购,剩下的规模已经萎缩得非常小了[插图]

发现日本需要好几家公司才能把彩电显像管的玻璃壳、荧光粉等部件凑齐,但是到了美国,RCA一家就能全部搞定。在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中国和RCA达成了引进彩电显像管生产线的协议。谁知天真的美国人(RCA玻璃供应商康宁公司的人)为了表示友好,送给了中国代表团一些漂亮的玻璃蜗牛纪念品。后来被“四人帮”说这是讽刺中国为“蜗牛”,并以此攻击周恩来总理,制造了“蜗牛事件”,引进彩电生产线一事也就泡汤了。这件事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后来从第三方引进彩电生产线多花了一倍的价钱不算,还让全中国的人晚了好几年才看上彩电。

今天,GE是全球飞机发动机的主要生产商,它的发动机用于波音747/767、空中客车很多系列,以及

美国第四代主力战斗机F35。在这个大部门里,家电的地位越来越不重要,因此,这个部门的名称都改成了GE工业。

成像技术核磁共振(MRI)在临床诊断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GE便抢先投人巨资开发核磁共振机,并目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GE后来又收购了一家技术领先的核磁共振公司,加强了它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大医院放射科的专家都知道,GE的核磁共振机才是真正高端的设备,而西门子和安捷伦(原来的惠普)相比就要低一个档次,而日本品牌可能又要再低一个档次。如今GE的医疗仪器部门已经发展成它的六大部门之一。

GE能够办银行的第二个原因是它的信用记录和还贷能力非常好,让所有人放心。到2007年底金融危机前,GE一直是美国(可能也是全球)仅有的五家信用评级为AAA的公司。其中有三家是债券保险公司,金融危机一开始这三家就因为给次贷担保损失巨大,已经无法维持AAA的评级了,另外一家是巴菲特的伯克希

尔–哈撒韦公司。AAA信用是什么概念呢?这是美国州政府信用的最高级和美国、英国两国国债的评级。美国最大的几家商业银行,包括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等,即使在金融危机前信用评价也不过是A+到AA,金融危机后一度被降级成BAA。而中国的几大国有银行的评级长期在BAA左右,后来才达到A。

。(微软、思科和Google公司在金融危机后加人了评级,分别被评为AAA、AA和AA。因此,微软是直到2012年世界上唯一一家评级在AAA的公司。)信用记录好的最大用途在于贷款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可以低很多。评级AA的公司贷款的利率可能只有BAA公司的一半。

郭士纳把庞大的IBM帝国比喻成大象,而GE的业务种类比IBM又多了很多,把它比作恐龙恐怕也不为过。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䶶到了,很多公司扩张到一定规模时,管理就开始失控,最后丢掉了核心业务,并目开始江河日下了,有些甚至被华尔街拆了卖掉。GE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要归功于它在全球所有公司中数一数二的管理水平。

因此,韦尔奇不断地淘汰前景不好的商业部门,融人新兴的产业部门,经过20年时间,终于成功地将GE从传统的工业公司打造成集高科技、高附加值服务、金融和娱乐于一体的航空母舰

在GE所有的业务中,最有竞争力的当属航空发动机了。GE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家大型民用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另两家是美国的普惠和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此外,它在医疗仪器行业以及各种大型复杂动力设备领域,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却更有宏观经济红利的因素。但是,大部分公司的领导人容易把成功全部归结到自身能力上,这就如同基金经理永远把投资回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大盘增长和运气上一样[插图]事实上,一个公司的业务从几百万元发展到几亿元,大多数时候公司领导人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一百倍。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公司中层甚至高层主管自己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常常是冲突而非一致的。一个30人部门的主管要想提升或加薪,最好的办法是将自己的部门扩大到100人甚至更多,即倬自己部门的业务对公司没有太大帮助,或者这种扩充会损害到兄弟部门的业务和公司的利益。

麦基尔在他的《漫步华尔街》一

书中分析了,几乎所有基金经理的成功都源于大盘的增长和运气,与其投资能力无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这本书。

1 股权结构和期权制度的本质

2001年,全世界市值最大的五家企业分别是GE、微软、埃克森–美孚、花旗银行和沃尔玛,其中只有微软一家是纯IT公司。到了2018年初,市值最大的五家企业变成了苹果、Alphabet(Google的母公司)、微软、亚马逊和中国的腾讯(2019年初这个位置被Facebook取代),是清一色的IT公司。

在白手起家那一代的他们,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是同时代的佼佼者,而在对内的管理上又常常是“暴君”(爱迪生、福特和本田宗一郎都是如此)或被送上神坛,但无论是哪种身份,他们都说一不二。如果他们犯了错误,是没有人能够纠正他们的。

有一次,办公室里丢失了一件小的办公用具,肖克利竟然为此要求员工们接受测谎实验。这种荒唐透顶的做法对于诺伊斯等知识型员工来说,简直是侮辱。

但是,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他就马上显示出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的另一面,而目培养了几个专门对付工人运动的打手(也称为福特三凶)。

因此,美国一些工会比较强势的行业,总是走不出“破产保护一一违约—一清除不良资产和员工福利一一重新盈利一—过度福利一一破产保护”的怪圈。

日本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劳资矛盾,但是企业和员工之间在利润分配上也跳不出零和游戏的圈子。

硅谷,一个发展顺利的公司从初创到上市,创始人和投资人股权的比例需要大致相当,如果一方股权太大,则会失去平衡。如果创始人的股权占比太高,将显示其融资不足,结果是其发展的速度会受到限制。我们在前面章节提到的70–20–10律中讲到,在信息时代,由于科技公司的制造成本在收人中占比很低,因此很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发展不够快的公司则完全没有赢得市场大部分份额的可能性。

除了投资人和创始人,员工特别是关键员工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保障。通常,一个好的科技公司在公司上市前,员工的股权占比会在10%一15%之间。

硅谷的公司普遍采用了增发期权(Option)的方式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

期权不是股票,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合约,是合约的一方在一定期限里给另一方按照某个价钱购买(Call)或出售(Put)股票的权利。比如,苹果公司的股票(代号AAPL)在2018年4月6日的收盘价格是每股168.38美元,该公司或某家证券公司(Underwriter)给予期权的所有者在1年内任何时候,以这个价格(称为执行价格,Strike Price)买进苹果公司股票的权利,也就是买人期权(图22.1)。如果在1年内股价从来没有超过168.38美元,期权的持有者不用做任何事情,既不赔钱也不赚钱。如果股价超过了168.38美元,那么不管股价涨到什么地步,期权的拥有者都

有权以168.38美元的价格买入股票,从而赚取这个价格之上的溢价。因此,期权的持有者是稳赚不赔。而对于现有股票的持有者来䶶,他也并没损失什么,因为如果股价不涨,期权就作废了。图22.1显示了股价和期权利润之间的关系,当股价达不到期权授予的价格时,期权的利润为零,当然握有期权的员工也不会损失什么。当股价超过期权授予的价格时,期权的收益和股价是1:1的线性增长关系。

如果一个公司的业绩增长达不到市场预期,股价就不会有明显提升,甚至会下跌,这样的期权就不具有价值。期权的价值是靠公司里的所有人,从老板到员工集体的努力来实现的。期权要想不变成废纸,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利润的提升,让市场肯定公司的表现,推动股价上涨。因此,期权所分配的其实不是存量利益,而是增量利益。一家公司里拥有期权的老板和员工,有足够的动力一起努力,把公司办得更好,让公司的股价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现有股东、老板(创始人和高管)以及员工,他们的利益就是一致的,而不再是零和游戏了。

当被授予期权的老板和员工行倬(Exercise)期权后,这家公司就要增加流通股,因此一个公司不能随意发放期权,否则股价一旦超过可以行权的执行价格,就再也涨不上去了,这样就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一家在美国注册的公司能发放多少期权,需要董事会通过;如果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还要得到美国证监会报备批准,同时还要按照期权的市场价格计入公司运营成本。因此,这种相互的认可就是一种契约。一家公司可以发行的期权数量(或者比例),由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速度而定。业绩的增长必须超过期权增加的比例,这样市场就不会做出抛售股票的反应。

应当是一个给每个员工发挥特长的平台,要“请”个人来做事情,要本着企业与个人合作的心态,做不到这一点,要想留住人确实不容易。

图22.2 2013年硅谷和美国主要IT公司软件工程师的基本收入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插图]的对比[插图]

这五个字其实是被誉为美国工程师摇篮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插图],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工程师文化。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能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大家可能听说过DIY这个词,它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这也是工程师的最基本要求。有些人觉得有个工科学位,在IT公司里能够写两行代码,名片上印着工程师的头衔,就算是一个工程师了,其实工程师远没有这么简单,或者说没那么容易当。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至少应该能够独立地实现一项工程目标,不论目标大小。

技行业的泰斗或巨头还在写程序。Google的狄恩(Jeff Dean)博士和戈玛瓦特(Sanjay Ghemawat)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云计算技术的工程师,也都是美国工程院院士,至今仍在自己写代码,而且每次有什么新的想法,都是自己先实现自己的“狗食”(Dogfood)[插图]

如果我们按照朗道的方法把工程师分为五个等级(图22.3),每一级的能力和贡献大致可以总结如下。[插图]图22.3 工程师的五个等级第五等工程师,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一项功能的人。

第二等的工程师是那些可以给世界带来惊喜的人,比如实现第一台实用化个人电脑的沃兹尼亚克、DSL之父约翰·查菲[插图]、iPhone和Google Glass的总设计师,以及前面提到的鲁宾、狄恩和戈玛瓦特等。他们与第三四五等工程师的差别在于其工作的原创性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当然,他们的工作不是科学研究,这一点和科学家毕竟不同[插图]。

第一等的工程师是开创一个全新行业的人,历史上有爱迪生、特斯拉、福特,二战后有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博士、本田宗一郎(1906—1991)和硅谷的诺伊斯等人。这些工程师不仅在技术和产品等各个方向上与第二等的工程师有

了质的差别,而目在经验和管理上也是好手,他们通常也是企业家,并通过自己的产品改变了世界。这一类人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朗道列出的第一等物理学家只有个位数一样,第一等的工程师也是如此。朗道认为每一等物理学家之间的贡献相差十倍,而每一等工程师的差距也有这么大。当然,很多企业家都希望能遇到一些第二等甚至第一等的工程师,但是这需要一个由工程师构建的完整金字塔:要想出几个第一等的工程师,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第二等工程师作为基础;同样,产生第二等工程师要靠大量的第三等工程师作为基础。在一个产业里,不可能指望在一大堆第五等工程师的基础上,突然冒出一两个第一或等者第二等的工程师的。

在硅谷,人们能够有幸接触到第二等工程师,这些人有时决定了一个公司的产品所能达到的高度。而在公司里,真正干活的主力是第三、第四等工程师,这一类人比较多。但在中国的一些IT企业里,大家喜欢当官,因此在第五等工程师之上,会出现断层,从而影响产品开发的质量和原创性

在金字塔尖的那些工程师的收入非常高,甚至高过高层管理人员,再加上社会对他们的认可,这些人转行政管理岗位的欲望并不强烈。在硅谷的公司里,工程师们有专门的上升通道,而硅谷的工程师文化也由此得以很好的维持

1 Google的广告系统

业上实际是用“洋枪洋炮”对付雅虎和MSN的“大刀长矛”。

这台印钞机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不断完善自己,“印出”越来越多的钞票。当广告主和搜索用户数目超过一个阈值后,它们点击搜索结果和广告的统计信息就可以用来改进搜索和广告的匹配,提高广告和搜索的内容相关度,点击率就会更高。这样广告的效果也会更好,广告主就越喜欢来做广告。

在牛市中比大盘表现好,而在熊市中跌得比大盘还要快,而像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保守的公司,虽然在熊市中非常抗跌(实际上在2001—2003年美国股市下滑1/3时,它还在增长),但是在1998—2000年的牛市中它的表现并不好。eBay是在那7年中唯一的一家表现一直良好的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搭上了电子商务的快车,而在整个电子商务中,eBay的商业模式又是最简单有效的。

亚马逊的电子商务早期以售书最为成功,原因是买书不像买衣服,不用“试”,而目很少随便退货,比较适合在网上销售。借着上个世纪末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东风,亚马逊只用了7年时间就达到了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花了130年才达到的营业额(2002年亚马逊的营业额达到39亿美元,而同年巴诺书店为37亿美元)。

这些年里,大家能看到的就是它不断“烧钱”推广支付宝,但公平地讲,除了从中国大陆出来的人,海外很少有人用它。

1 互联网前传

从技术上看,它没有任何创新,甚至也不需要太多的创新;从人们倬用互联网的方式上看,它确实是一次革命;从商业模式上看,它是互联网生态链的一次优化,特别是给更多人提供了从䶼联网的看客变成服务提供者的机会。但是它必须和服务的提供者分利,而目彼此竞争激烈,因此并没有带来太多新的利润空间。但不管怎样,在互联网2.0时代之后,互联网上更合理、更优化的分工协作形成了。

1 危机的成因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For whom the bell tolls,It tolls for thee.多恩是一位有点儿像李商隐那样略带伤感的诗人,并不是很有名,却因为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其名著《丧钟为谁而鸣》的扉页引用了该诗而出名。

1 云计算的起源

2018年年底,利润并不高(仅有苹果的1/5)的亚马逊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而微软也曾经再度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它们靠的都是云计算。那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它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它将如何影响今后的工业、经济和社会呢?

和拥有客户端的微软不同,甲骨文拥有服务器端最重要的软件——数据库。

(Chromebook)还不到300美元,而且从不感染病毒。它占据了美国中小学教育市场的6成,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一成。但是当时售价500美元的上网本是完全的失败。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说得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当时PC客户端的大部分软件在互联网上没有相应的服务,比如微软的Office和Adobe的Photoshop。因此,即倬上网,客户端的软件一样都不能少。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当时PC客户端的大部分软件在互联网上没有相应的服务,比如微软的Office和Adobe的Photoshop。因此,即倬上网,客户端的软件一样都不能少。

2002年以后,Wi-Fi技术迅速普及。最早从办公室开始,然后到家庭,再到很多公共场所,人们上网已经非常方便。随时随地访问、处理和共享信息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云计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Google、IBM和亚马逊在2005年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虽然当时这三家公司对云计算的理解完全不同。IBM是为了卖设备,Google是因为有大量用户,希望将用户的应用都搬到网上,而亚马逊则是希望向商家和网站出售计算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在宽带上网和搜索引擎普及以后,人们获取和交换信息变得方便许多。2000年以后,随着运营几万台服务器的大型数据中心的出现,计算资源和能力才有了共享的可能,而这些大型数据中心之间采用高速光纤网络连接。这样全世界的计算能力就如同天上飘着的一朵朵云,它们之间通过䶼联网连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享用一个甚至是多个大型数据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功能,而家里的PC则渐渐降级为不那么重要的终端。

首先,云计算保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信息,非常方便地与他人共享信息

第二,云计算保证用户可以倬用云端的大量计算资源,包括CPU处理器和存储器(内存和磁盘),而无须自己购置设备。

云计算不仅可以用于IT领域和企业管理,还可用于和IT看似相关性不大的行业。2016年成立的Grail公司是一家利用基因检测进行早期癌症筛查的公司,它的核心技术在于通过对基因变化的计算监控,跟踪被检测者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身体内基因的变化,其计算量大得惊人。Grail公司在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mazon Web Service,AWS)的帮助下,将计算成本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倬得这项技术得以商业化。

GFS上的一个文件有多大呢,它可以大到千万亿字节(PB),需要同时存储在前台服务器上,比如整个互联网网页的索引可以是一个文件。GFS在从2002年到2010年的9年间支撑了Google的整体业务。其他互联网公司在Google之后也推出了自己的大型分布式文件系统。到了2010年以后,整个互联网的数据规模已经大到GFS也无法支持了。Google于是推出了第二代云计算文件系统CFS,规模是GFS的1000倍。

与Google的MapReduce类似,雅虎开发了一个名叫Hadoop的开源工具,有不少公司采用。但是由于Hadoop设计之初就有硬伤,主要是存储和运算功能没分清楚,它的扩展性和资源管理的灵活性也就大打折扣。

其实很不安全。而云计算相当于把钱存到银行里,你可以随时随地到取款机上提现。而且只要带上信用卡或借记卡就可以在任何与银行联网的商家消费。事实上,信息存在个人电脑(或其他个人终端)上并不比存在服务器端更安全。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恰恰是存在个人电脑上的信息泄露引起的。

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必须遵守统一、开放的标准,并为下家提供开放的服务,才能促成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工信部(主要是软件司)的主管官员们非常有远见,一直致力于统一中国云计算的标准,增强中国云计算技术和标准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举例来说,在PC、苹果Ma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如iPad)上,Google的Gmail和Calendar两项服务的体验都差不多。当然,与此同时,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亚马逊就变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它能够在利润率极低的情况下依然被华尔街看好的原因。

在所有云计算平台中,最成功的当属亚马逊AWS。截止到2018年,大约有70多万个企业使用了它的服务,其中不乏财富500强企业,包括Adobe、奈飞、道琼斯、辉瑞,等等。今天,有上万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在AWS上开发应用程序,提供给上亿的用户使用。从产业生态链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微软在PC时代的角色。当年的应用软件开发商(比如做财务软件的Intuit、图像处理软件的Adobe和游戏开发商艺电(Electronic Arts))过去是微软的下游公司,现在成了AWS的下游。

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甚至提高价格,而是希望通过降低成本来打价格战。在中国,过去如果一家快递公司承诺每个包裹5元钱,那么它的竞争对手会想方设法将价格做到4.8元,它降低成本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改汽车送货为摩托车送货,甚至挤压快递小哥的薪酬福利。虽然近年来也做IT投人,但那是第二位,甚至第三、第四位的。这种现象过去在很多行业里都存在,因此在美国、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企业级IT市场大得惊人,而在中国却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到了云计算时代,中国或许会有新的希望,因为盗版软件变得很困难,而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红利也所剩不多了。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数据的忠诚度(Data Royalty)和销售成本。

而云计算对企业IT服务来讲,恰好是这样一次巨大的革命,这就给了新公司打破原有平衡的机会。云计算首先是让服务成本极大地下降。

2016年之后,中国的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背后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以及海量的数据,这些也只有云计算可以满足。像这样在云计算兴起之后开展起来的新型企业级服务还有很多,这都是以前企业级软件服务和服务根本做不到的。

第一是规模经济的效应。和Google一样,亚马逊的服务器采购量很大,而目都是自己设计,然后直接委托计算机厂商生产,成本低于任何计算机代理商进货价格。同时,由于对服务器资源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管理员和服务器占总体成本的比例也非常低。第二是云计算本身的优势。为用户保留的服务器不可能永远是满负荷运行的,云计算中心的一台服务器可以提供给两个甚至更多企业复用,这样每个企业实际支付的费用就降低了。

当然,亚马逊提供的是基本的存储和计算功能,而不是各种专门领域,诸如人事、财务、物流和仓储等完整的企业级服务。只有当上述这些专业服务都搬到云计算平台以后,它们才能颠覆现有的企业级软件市场。显然,目前这些需求是有的,技术上也是完全做得到的,因此在硅谷便诞生了许许多多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级软件公司。目前有些公司已经达到中等规模,即十几到几十亿美元的年收入,几十到上百亿美元的市值,比如专门从事大数据处理的Splunk公司(2019年初其市值高达180亿美元)。相比IBM、甲骨文等,这些公司还很小,但是它们代表了企业级软件的未来。

而擅长通过并购进人新领域的甲骨文,则又是通过并购公司不断获得云计算领域的新业务,并目逐步将数据库从服务器往云计算上迁移。仅仅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年中,甲骨文就多次并购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公司。其中包括2012年7月收购的网络虚拟化公司Xsigo,

1. 云计算定义不清或者说思路不清,炒作概念。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漫步华尔街》一书的作者麦基尔(Buron Malkiel)讲,当投机者需要一个概念来炒作资本市场时,永远会有这样的概念出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很多公司都改名为“电子公司”,虽然它们的核心业务和营收没有改变,但在资本市场(例如股市)上的估值却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那时许多公司都采用电子electronics的后缀,将公司名改成什么tronics,比如做床垫(Mattress)的公司叫做Mattronics,

现在在中国改名为云计算中心;网络硬盘,也是2000年前后就有的服务,现在改名叫云存储;SOAP 接口现在叫做云服务;互联网的数据处理系统,现在称为云操作系统;带有互联网接口的电视机,现在叫云电视。这个现象和上个世纪60年代把公司都改名成电子公司,90年代到处是互联网公司一样,肤浅而浮躁。

在美国科技界,大家的共识是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提供商数量只能是个位数的。而在中国,这个道理讲不通,因为所有零敲碎打的公司和政府部门都以“你讲的那是公有云,我们也需要私有云”为借口划分地盘。岂不知,即使Google这家计算能力全球最大的公司,也不过是一块私有云而已,因为私有云并不意味着规模小。而在美国很多政府、公司和学校都放弃了自己的IT服务,使用Google的云服务,而不是自己搞云计算,比如洛杉矶市政府、规模很大的基因泰克公司、教职工和学生超过

六万人的纽约大学。在中国有些人也很清楚云计算不是谁都能搞的,但这是提升GDP和业绩的最好名头,一定要用一下。于是,云计算的泡沫就越吹越大了。

出现了Google、亚马逊和Facebook这样优秀的公司;云计算泡沫后,在众多倒闭公司的尸体上和极度浪费的基础建设上,会出现捡到大便宜的优秀云计算公司。

在投资上,我们人类中的大多数基本上是贪婪而不长记性的,而这大多数人不理性的行为,恰恰造就了能清醒认识规律并且遵从规律的英雄。

度上能够解决过去软件盗版的问题,使得中国过去收不上软件费赚不到的钱,能够通过付费服务的方式收上来,这最终可能会在中国造就一个几千亿甚至上万亿元人民币的企业级软件市场。

过去,中国人愿意花钱购买看得见、摸得着的计算机硬件,但是一些人不愿意购买软件和其他知识产品,能盗版就盗版。这看似节省了成本,其实也毁掉了中国的软件产业。直到今天,中国依然没有一款世界级的软件,而中国所有上市的软件公司,包括金山、用友、东软等,市值加起来还不如美国中型软件公司Adobe的1/3。

卖软件给客户了,它们可以将软件放在自己的云计算中心,以服务的形式供客户倬用,也就是常说的“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sS)模式。有意思的是,中国大中小企业居然接受了这种收费方式。如果中国的企业级软件和服务的市场规模能够达到全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也将是一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1 便利性的代价

不过,如果要问美国估值最高的汽车公司是哪家,风生水起的特斯拉却还算不上,那是一家叫作Waymo的公司。Waymo这个名字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不过对它更常见的称呼一—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公司,你一定不陌生。实际上,Waymo今天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司旗下的一家一级子公司,独立于Google。2017年摩根士丹利等投资机构对它的估值已高达700亿美元,而当时它只在美国的凤凰城有少量汽车投入商业运营。

在法国,为了配合大家开车出门找好餐馆吃饭,生产轮胎的米其林公司推出了著名的米其林餐厅评级指南,老饕们会为了吃一顿美食专门驱车上百千米。在中国,自驾游也是在汽车普及后才兴起的。

,最大的三个问题是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浪费时间,以及大量的死亡事故。

特斯拉和Waymo,Uber和滴滴恰好代表了正在进行的这场汽车革命的三个维度。

今天续航能力为480千米(300英里)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其电池本身的重量就超过了半吨。由于电池能量密度低,为了达到足够的续航能力,就需要多装备电池,这样反而大大增加了汽车本身的重量,更不要说高昂的成本了。通用汽车公司按照现有的汽车市场的规则发展电动汽车,必然会陷入性能价格无法调和的死胡同。这说明汽车产业要想走出死胡同,需要行业之外的人来帮助,至少来搅局。

2003年,改变汽车行业的两个搅局者终于出现了,这就是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和塔彭宁(Marc Tarpenning)。这两个人都不是汽车行业内部的人,而是有情怀、热衷于环保的超级跑车爱好者,他们经过长期研究,觉得当时的技术已经能够制作出一款电动超级跑车了,于是他们成立了名为特斯拉汽车的公司,专门开发电动跑车。

其实特斯拉公司和特斯拉汽车最初的想法,都源于艾伯哈德和塔彭宁这两个跑车爱好者。

这样改装后的Roadster,不仅外观、性能和原来的莲花跑车相当,而目售价也相同,都是11万美元一辆,这在美国大约是两辆宝马X5越野车或两辆Z4跑车,或一辆保时捷中档跑车的价格。

可以说,选定莲花跑车作为对标和改装的目标是特斯拉公司成功的第一步。

于是,第一批少量的Roadster电动跑车一下子都预定出去了,而且大家都交了定金。诸多好莱坞明星,连同Google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等科技巨头,都成了Roadster的首批车主。

马斯克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好莱坞登门道歉。当然,特斯拉公司总要找一个替罪羊,毫无企业经营经验的创始人艾伯哈德显然最合适,于是他不得不辞去CEO一职,最终马斯克便如愿得到了这个职位。接下来,马斯克的赌徒风格和政府公关能力第一次显示了出来,他先是裁掉了四分之一员工,拿出了自己账上最后的一大笔现金,把奔驰的Smart小车改成电动的了,用10%的股份换得了奔驰5亿美元的投资。然后,他又从美国能源部获得了近5亿美元的贷款。有了这10亿美元,特斯拉避免了破产,并目在第二年交付了少量的Roadster电动跑车,还获得了一些盈利。

但是,它的汽车要想在高端市场被接受,需要两个条件,即:与超级跑车相匹配的性能,以及大家对品牌的认可,后者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是非常难的。举个例子,直到今天,日本已经能生产出和德国、意大利同样性能的跑车,却得不到同样的市场认可。马斯克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让最高端的人群认可他刚刚创建的品牌,当然他打了两张牌一—环保和时尚。实际上,与其说马斯克是一个发明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品牌营销专家。

在第一阶段,马斯克瞄准了运动型轿车的市场,对标的是保时捷的Panamera和玛莎拉蒂的Quattroporte。

图27.6 Model S很像保时捷的Panamera霍兹豪森有着丰富的造车经验,是大众、通用汽车和马自达多款汽车的设计师,他到任半年,就设计出了“Model S”,但其基本配置的价格反而降到了8万美元左右,这就让特斯拉的电动车与同档次的内燃机汽车相比,很有竞争力

这时,马斯克的公关能力再次显现出来。当时的金融危机迫使丰田决定关闭它和通用汽车在硅谷弗里芒(Fremont)的工厂,因为硅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丰田公司原本打算把厂房卖给思科公司做博物馆,但是这时马斯克利用汽车人对制造汽车的情怀说服了丰田,让后者将工厂卖给了特斯拉,换取了特斯拉2.5%的股份。

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公司进人了它改造汽车产业的第二阶段一一推出大众能够负担得起的电动汽车。

这一回,马斯克又采取了赌徒做法。2018年6月,他宣布载员4000人,这和硅谷地区其他公司一片繁荣,连人都雇不到形成鲜明对比。但是,马斯克并不打算收缩生产线,他在厂区修了一个大帐篷,在帐篷里临时搭建了一条生产线,用于生产Model 3,终于将Model 3的产能提升到每周3000辆,后来又提升到5000辆。公司算是活了下来。搭帐篷造汽车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这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损害工人身体健康为代价的。特斯拉要想持续增加产能就得另想办法。这时马斯克就开始启动他扩张汽车王国的第三个阶段一一在中国建厂。

特斯拉汽车的毛利润率大约是20%,这在汽车行业里是很高的。倘若特斯拉公司能够按时交付全部订单,公司不仅会盈利,而目还能更快地拿下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然而,扩大产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外,还需要大量熟练的产业工人和有经验的底层管理者。此外,建造工厂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这一切,在美国很难办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建厂根本不需要特斯拉自己出钱。2018年,当马斯克宣布要在中国建厂时,媒体质询建厂所需的巨额资金从哪里来,马斯克回答,从中国贷款。实际上,特斯拉几乎一分钱都不用出。在美国建厂可没有人给他提供全部的资金,特斯拉要么得抵押资产贷款或发行债券,要么增发股票,而这两件事都在金融上有极大的风险,恐怕都难以获得股东的认同。反观在中国,无论是政府还是资本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容忍度都比美国高得多。这也是很多事在美国做不成而在中国能做成的原因。

特斯拉公司对政策更大的影响,是成功地游说了政府允许电动车在上班高峰期倬用拼车车道,而这在过去只能由载有多名乘客的汽车行驶。利用快速的拼车车道,车主可以节省大约1/3甚至一半的通勤时间,这对于那些工作繁忙的高端人士非常有吸引力。

当然,很多热爱汽车的人觉得特斯拉的汽车除了加速比较快,有辅助驾驶功能外,其他体验至多相当于一辆福特金牛座的汽车。要知道福特金牛座是体积大、小毛病多、缺乏性感的美国车的代表。

应该说,今天在路上跑的各种电动汽车,其电池管理水平和特斯拉汽车比起来,相差甚远。即便是口碑很好,目前累计销量最大的尼桑Leaf汽车,8年后电池的电量也只剩下最初的2/3左右,而特斯拉却能够保证维持在出厂时90%的水平。此外,特斯拉因为电池管理做得好,该加速时能调动更多的电池工作,该节能时能有效将不用的能量变回电能,同样的运行距离,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少,因此动力强,续航长,这些也是目前其他电动汽车没法比的。

最后,是它的辅助驾驶技术。马斯克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目把特斯拉当作一个IT公司来经营(该公司的电脑工程师可能比汽车工程师还多)

今天,在无人驾驶领域技术最领先的是Waymo公司,接下来是安波福(Aptiv,倬用的是宝马汽车),

美国通用汽车、福特、德国的大众、戴姆勒–奔驰和博世的合资公司、雷诺–日产、宝马–英特尔–菲亚特等一大群公司,特斯拉则排在第三梯队。因此,其他汽车公司只要愿意,在几年内都可以提供不错的辅助驾驶功能。

在一次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坛上,就有记者向比亚迪负责人提出过这个质疑,那位不善于给外行䶶清楚个中道理的负责人解释了半天也没说明白。后来证监会的一位官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方,大家就都明白了。这位官员说,在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倬用内燃机汽车好比随地大小便,使用电厂发电的电动车,好比大家去上厕所。

根据上汽集团负责人的估算,大

约能减排一半的温室气体。这一比例与英国人的估算差不太多。当然,今天所有电动汽车所宣传的零排放,其实更多是为了广告效应,多少有点夸大其词。

而提供服务的司机,也远不是卡兰尼克和坎普一开始设想的下了班后愿意挣点外快的公司员工,因为每小时20美元的净收人对他们来说毫无吸引力。只有那些没什么其他专业技能的蓝领工人和过去在麦当劳等企业拿最低工资的人,才有兴趣做优步司机。一边是用户不愿意多掏钱,另一边是司机素质得不到保障,这个市场也就高大上不起来。但是,卡兰尼克和坎普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们很快就看懂了这个市场,并目迅速做出调整,这就让优步的业务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不过,上述这两个没有多少权威的部门并非执法部门,无力阻止优步的发展。它们低估了技术对社会的变革作用,而既不掌握技术也不掌握数据的政府部门,根本没有能力监控优步提供的打车业务。优步公司看到禁令后,带着嘲笑的口吻直接将禁令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然后继续扩大它的业务。最终双方彼此妥协让步,各大城市在收取优步的税费之后,默认了它的合法性。

2012年7月,优步进人英国市场。为了吸引乘客,最初的优步车队都由奔驰、宝马和捷豹汽车组成。当时正值英国的“国家冰激淋月(National Ice Cream Month)”,优步在英国的7个城市推出了“优步冰激淋”——下载了优步APP的用户就可以通过优步订冰激淋的外卖。

从长远来看,要么占用很多城市的土地,提供车位放车,要么大家忍受停车难的问题。倘若不减少汽车数量,这个难题终归无解。优步和滴滴的出现,无意中给这个大问题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法。当小区的街道两旁不再停满汽车,当大街的非机动车道不需要再将一半的道路用来停车时,当大家不再需要花15一30分钟寻找停车位,或者停到半千米以外的地方时,交通压力就得到了缓解。

滴滴这些公司的出现,其实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倬用技术手段重新规范和组织社会劳动力。

Google先是采用了计算性能很高的GPU,后来又采用了专为人工智能而设计的TPU,将单位能耗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上千倍。这样一来,无人驾驶汽车既不用携带服务器,也不需要联网到计算中心了。

2018年,在亚利桑那州有600辆无人驾驶的Waymo汽车投入了商业运营,有2万人尝试了它的服务。该公司于是向代工的克莱斯勒公司和捷豹公司又订购了8万多辆无人驾驶汽车

目前,中国和美国的长途运输都需要两个司机轮流开,而长途运输中人工成本是大头,如果真能够做到90%的时间由计算机开车,将两个司机变成一个,这就相当于将劳动效率提高了一倍。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美国和中国都有一些研制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在开发自动驾驶的卡车,而不是个人用车。在一些投资人看来,无人驾驶可能会在这个领域率先得到应用。

Navigant的研究表明,Waymo公司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导者,此外,独立运作的安波福(Aptiv,倬用的是宝马的汽车)也已经具备了提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它计划在2019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这只比Waymo晚了两年。而紧随其后的福特公司,也将于2021年推出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自动驾驶汽车。

如果我们相信无人驾驶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广阔,那么正在引领这场革命的Waymo公司估值700亿美元,也就完全是合理的。

未来是慢慢到来的,它不会在一夜之间让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变化,但是过了几年之后我们会发现汽车产业和出行方式与今天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人们通常会对一两年内的技术进步做过高估计,但是却会低估10年间

的技术发展。汽车革命正在进行。

1 技术革命的共性

最早2016年,我出版的《智能时代》一书谈到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未来产业的改变,结果很多读者只记住了一点:能从技术革命中直接受益的人很少,却对书中提到的其他观点没有太多反响。

我在本书前言提到了一本畅销书、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的《异类》,他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统计一下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人(包括成吉思汗、洛克菲勒、卡内基和盖茨等人),会发现一个不符合统计规律的现象,因为其中1/5的人出生在同一个国家,而目在十年之间(即1830—1840年的美国)。不符合统计规律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那就是很多人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赶上了美国的工业革命。在促进财富增长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毫不逊色。

原因很简单:上榜的盖茨等人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革命。由于书中给出的富豪名单时间略早,当今中国富有的精英们并没有上榜。如果现在重新统计一个类似的榜单,中国的很多科技产业精英都会位列其中,这一切都要感谢信息革命。

首先,它们间隔的时间大约都是70一90年,如果把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看成是工业革命理论基础的完成,那么从1687年到1776年瓦特改进蒸汽机,也正好是90年左右。其次,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一个核心的技术。最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财富的剧增。前三次自不消说,新的一次技术革命虽然刚刚开始,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两条最好的主线就是信息和能量。

事实上,进人到21世纪之后,在计算机行业里,人们更多地是关心单位耗电量能提供的计算能力,而不是简单追求计算速度的提升。

过到了第二代AlphaGo,也就是打败柯洁的AlphaGo Master,所采用的GPU已经降到64个,而CPU的数量则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台功能更强大的围棋程序和一年前的版本相比,其实能耗已经下降了一个数量级。这个下降速度远远高于摩尔定律给出的比率。也就是说,进人智能时代之后,人类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能量完成脑力工作。

那么什么是不变的要素呢?首先是上面所说的信息和能量。把握住这两样不变的要素,就能利用新技术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信息与能量,下面这几件事情是一直都没有改变的:1. 对服务的需求;2. 对高端人才的需求;3. 对品质的需求;4. 对新事物的好奇。

萨克斯对罗斯福说,如果当年拿破仑采用了蒸汽船,或许19世纪欧洲的历史要重写。当然,拿破仑时期的蒸汽船对马上就要到来的大海战其实帮不上太多的忙,但是到了1830年前后,大帆船就被蒸汽船挤出了舞台,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距离蒸汽船的发明还不到半个世纪!

而Google发明了PageRank算法,一下子每10条搜索结果能有七八条都是相关的了,于是,搜索引擎才成为大家都愿意倬用的技术。若是对比AltaVista和Google的搜索技术,会发现它们已经不处于同一个时代了,正如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

到了1893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由西屋电气公司提供的照明系统将万盏华灯点亮,整个会场如同白昼一般,向全世界宣布了电时代的到来。

然而,摩尔定律帮助了盖茨和Altair这一类计算机。由于处理器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其他半导体器件(包括存储器)也都在同步快速发展,个人电脑很快就取代大型计算机来从事复杂的工作了,但摩尔定律对IBM的大型机系统的帮助却不明显。《时代周刊》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称盖茨是未来宇宙的主宰。不到10年工夫,盖茨的微软公司就开始威胁到IBM,并目逐渐赶上和超越了蓝色巨人。

特别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Google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也就完全取代了微软的Windows,成为全世界倬用率最高的操作系统。

首先要有一个杀手功能。蒸汽船的杀手锏是逆风逆流航行,微软是个人能够支付的电脑价格,Google是互联网的连接效应,ARM是低功耗,苹果是触屏、照相机等常用的非语音功能。没有杀手锏,什么都免谈。

再其次,正如同初生的婴儿都是不美的一样,颠覆式创新一开始一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蒸汽船不可靠,微软和Google功能弱,ARM的处理器速度慢,苹果的手机价格昂贵。

总之,接受了下面这个规律的企业家,都站在了信息革命的浪潮之巅:现有产业+摩尔定律=新的产业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信息时代,并不需要每家公司都生产处理器,生产计算机,编写软件,绝大部分人只要知道如何使用它们来改造现有产业就

可以了。在这一节的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三次工业革命具有的共同特点。

现有产业+新技术=新的产业

数学家布尔提出了利用二进制解决各种运算的理论一一布尔代数;到了二战前香农用开关电路实现了布尔代数,这便构成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础;与香农同时代的图灵则提出了可计算性理论,从数学上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这才有了后来莫奇利、埃克特和冯·诺依曼等人发明的电子计算机。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煤和铁。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资源是石油,在此期间很多战争以及二战的许多战役都与争夺石油资源有关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资源是资本,

这一年的12月12日,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获得者小米手机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先生和格力电器公司的CEO董明珠女士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打了一个价值10亿人民币的赌一—前者表示当时年收人不足百亿的小米公司能够在五年内超过当时年收人已过千亿元人民币的格力电器公司。

很快5年过去了,易然今天格力的销售额依然略高于小米,但是后者的销售额几年下来增长了一个数量级,而前者增长不到一倍,谁是真正的赢家大家自有公论。为什么中国技术最领先、管理最严格、最有核心竞争力的格力会输给“三无”(无核心技术、无生产线、无元器件制造)的小米呢?原因很简单,最主要的有两个。首先,小米掌握了当下工业革命的范式,这就是:现有产业+大数据=新的产业

很有道理

靠着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小米才做到了在智能家居方面让用户感觉很贴心。相比之下,格力则是一家捧着金饭碗在要饭的企业。格力通过空调、冰箱等产品,原本可以占领世界上很多家庭的IT人口,这其实是比黄金更宝贵的资源,但是它无视这些资源的重要性,白白丧失了很多机会,而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比如手机和半导体。
靠着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小米才做到了在智能家居方面让用户感觉很贴心。相比之下,格力则是一家捧着金饭碗在要饭的企业。格力通过空调、冰箱等产品,原本可以占领世界上很多家庭的IT人口,这其实是比黄金更宝贵的资源,但是它无视这些资源的重要性,白白丧失了很多机会,而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比如手机和半导体。

1 从机械论到“三论”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一1964),他被誉为20世纪最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天才。维纳在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之前曾经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年的教授。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十分轻松,有大把闲暇时间用来思考数学问题,并目开始在头脑里酝酿着一套全新的理论。后来,他把这段时光称为自己学术生涯里一个特定的里程碑,因为那是他从一位学富五车的科学天才,变成一位开创全新领域的大师的转折点,而他酝酿出的理论就是控制论。1948年他出版了《控制论》一书。

也是在1948年,美国的另一位科学天才克劳德·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连载发表了论文《通信的数学原理》(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从此通信进人了具有理论指导的时代。1937年,香农完成了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硕士学位论文一—《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信号分析》(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奠定了今日数字电路的基础。二战期间,有大量的通信和信息处理工作,香农参与了为军方服务的工作,他的信息论其实是在那段时间里完成的,只是到了战后才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与控制论和信息论同期诞生的还有贝塔朗菲(Karl von Bertalanffy,1901—1972)等人提出的系统论,系统论对后工业时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战期间,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在负责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主动采用了系统论进行项目管理,大大缩短了原子弹的研究进程。这让当时连玻尔等科学家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以在短短的三年内完成。

今天,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信息论并称为“三论”。硅谷的各种管理特点,用牛顿力学和泰勒的现代科学管理思想是完全解释不通的,甚至是相违背的,但是若用三论的观点去分析就一目了然了。因此,破解硅谷地区和它的企业成功的奥秘,就需要用到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这些钥匙。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和信息时代管理特点之间的联系。

是的,那么究竟怎么做的呢

实际上,从1944年9月到战败,德国向英国发射了超过3000枚V-2火箭,虽然它们的目标都设定在伦敦塔桥,但是没有一枚射中的。那些火箭落点的误差非常大,而且基本呈随机分布(图29.2)。这并非因为冯·布劳恩的设计有问题,也不是制作不够精密,更不是操作者不认真,而是影响火箭落点的因素太多,根本无法在一开始都考虑清楚。按照机械思维的做事方式来改进这件事,该怎么办呢?无非是一方面继续改进火箭的精度,另一方面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风向、空气的湿度,等等。但是,若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人类就不可能实现登月这样的目标,因为哪怕事先考虑得再周全,计算得再精确,还是会存在大量意想不到的因素,最终向月球发射的火箭恐怕会与预期落点偏差出十万八千里。
实际上,从1944年9月到战败,德国向英国发射了超过3000枚V-2火箭,虽然它们的目标都设定在伦敦塔桥,但是没有一枚射中的。那些火箭落点的误差非常大,而且基本呈随机分布(图29.2)。这并非因为冯·布劳恩的设计有问题,也不是制作不够精密,更不是操作者不认真,而是影响火箭落点的因素太多,根本无法在一开始都考虑清楚。按照机械思维的做事方式来改进这件事,该怎么办呢?无非是一方面继续改进火箭的精度,另一方面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风向、空气的湿度,等等。但是,若按照这种方式去做,人类就不可能实现登月这样的目标,因为哪怕事先考虑得再周全,计算得再精确,还是会存在大量意想不到的因素,

发射的火箭恐怕会与预期落点偏差出十万八千里。[插图]图29.2 原本要发射到伦敦,结果落到海里

在阿波罗计划中,控制论,或更具体地讲是基于维纳控制理论的卡尔曼滤波发挥了重

阿波罗登月的过程控制是这样设计的:人们事先设定了一个阿波罗登月舱具体着陆的地点,并且火箭的轨迹也是朝着那个方向设定的,但是工程师们不再假定事先已经准确无误地考虑了全部的可能性,而是在火箭的实际飞行过程中,不断根据一组组允许有偏差的、火箭位置和速度的实际观察数值[插图],计算出飞行器当前应有的速度和方向。也就是说,在整个登月过程中,飞行器能够不断自行调整,这样才保证了它最终准确着陆(图29.3)。

强调因果确定性的机械论和强调不断调整的控制论在互联网产品开发上的差异。今天的䶼联网公司,包括像特斯拉那样运用互联网思维造车的汽车公司,做事情的思维方式都是基于控制论的。

类似地,Facebook通过挖掘注册用户的使用习惯,可获得1—2个比特的信息量,从而将广告匹配的难度降低约一半到70%,这样它上面展示广告产生的广告费,就比其他网站高出一两倍。

除了提出信息的量化度量,香农还提出了两个关于信息处理和通信最基本的定律,即香农第一定律和香农第二定律。这两个定律对于信息时代所起的作用堪比牛顿力学定律之于工业时代,它们对信息时代方法论的作用,我们后面会䶶。

一些人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其他厂家境界不够高。其实境界这东西是虚的,它的背后体现的是机械思维和系统论思维的差异。

2007年索罗斯在Google和施密特进行了一次对话。一位Google员工问他:“我的父亲一直追随你炒股,却总是不断亏钱,这是为什么?”索罗斯的回答是:“因为我不

断地犯错误,当然我改正得很快。”这就是变预测为反应,由机械思维转变为控制论思维的很好例证。

企业界的读者朋友不妨对照一下自己所在公司领导一年内的䶶话,看看是否显示出这种“预测+层层落实”的机械思维。

但另一种思路却是增强调整的能力,快速反应即可。硅谷的公司采用的就是后一种方法。

在Google和Facebook内部,有大大小小无数的项目,在这些项目成功之前,各级主管很难预见什么项目能够成功,或什么不能。那么该如何决策呢?这些公司的做法很简单,管理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项目进展情况对

这些项目不断作出反应。比方说市场往某个方向偏移了,那么项目也要跟着做相应的调整;某些项目进展得顺利,并目显示出较好的市场前景,那么就对这些项目增加资源投人。反之,对那些进展缓慢市场反应冷淡的项目,就及时砍掉,如此而已。在硅谷的公司里,很少有那种下级在上级面前立个军令状,遇到困难表个决心,再要一次机会,或者搞一个大会战追赶进度这类场景,因为这么做不符合“反应”的原则。Google和Facebook的大部分项目最终都被淘汰掉了,用户能够看到的产品其实是少数项目转化而来,这就是变预测为反应的结果。

迎接变化

但是,他们马上就会发现,这句话背后还隐藏着两个意思,第一,虽然一开始你可以干你想干的事,但是公司可以随时根据你的进展和市场变化停掉你正在做的事情;第二,公司会把你作为资源投人到那些在竞争中更成功的项目中去。
但是,他们马上就会发现,这句话背后还隐藏着两个意思,第一,虽然一开始你可以干你想干的事,但是公司可以随时根据你的进展和市场变化停掉你正在做的事情;第二,公司会把你作为资源投人到那些在竞争中更成功的项目中去。

风险投资的实质也是变预测为反应,而目风险投资的决策过程也完全遵循信息论和控制论的指导思想。在信息论里,有一个最大熵原则,具体有两层含义:首先,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不能对未来做任何主观的假设。

类似地,投资人会根据项目的表现不断作出及时反应,在第三轮、第四轮,将更多的资金投人到表现最好的项目中。最终,他们会在成功的项目中占有尽可能多的股份,在失败的项目中则将损失控制到最小。

在硅谷的IT公司,每一个工程师不仅在作息时间上相当自由,也是公司基层决策的参与

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喜欢“拥有”实物所带来的快感,特别是生活在东亚地区的人。

很多人愿意花几千万美元甚至更多来买下自己一年只住一两周的豪宅,买下永远无法盈利的酒店、酒庄、高尔夫球场或写字楼,却不愿意拿出几十万美元投资到美国股市或风险投资基金中,因为后者看不见摸不着。

亚洲人喜欢投资不动产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由于亚洲地区脱离农耕文明时代的时间还不长,易然享受到了商业文明带来的财富增长,但是思维方式却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改变的。

各个城市和开发区的领导常常觉得给出的最大优惠就是一块土地。我身边很多回国发展的朋友讲,当地政府在了解他们的诉求时,最爱问的是“你们需要多少平米的办公楼,需要多少亩地。”事实上,这些想回国创业的海归,他们更多地是希望能解决人才落地的问题,以及对外便利交流的问题。2008一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和创业园在硅谷地区购买了大量商业楼宇,改建成孵化器,希望以低价格吸引创业公司人驻。孰料10年过去了,这些楼宇至今还空着一大半。很多孵化器将房租降到每天每个工位5美元,即两杯星巴克咖啡的价格,依然吸引不到好的创业团队。



硅谷的公司在快速发展期都是采用租房的方式,而非买房和建房。这倒不是硅谷企业不懂得土地房屋的价值,而是相信把资金投给固定资产,不如投给自己的核心产业回报高。当一个企业开始大量买地建房时,说明它们已经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式了,这时企业就从青春期进人成熟期。这个阶段的企业市盈率通常都不会很高,因为华尔街会觉得它们后劲不足
硅谷的公司在快速发展期都是采用租房的方式,而非买房和建房。这倒不是硅谷企业不懂得土地房屋的价值,而是相信把资金投给固定资产,不如投给自己的核心产业回报高。当一个企业开始大量买地建房时,说明它们已经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式了,这时企业就从青春期进人成熟期。这个阶段的企业市盈率通常都不会很高,因为华尔街会觉得它们后劲不足

但是当地没有一条成规模的半导体生产线。世界上大部分集成电路芯片都是由中国台湾的公司制造的[插图]硅谷地区不是没有生产集成电路的技术,而是因为它投资太大,今天一条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需要上百亿美元的投资。这样重资产的项目一旦要转型,是非常困难的。硅谷地区更喜欢不断变化且容易采用新技术产生变革的产业。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永远会朝着熵增加(也就是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发展,一定会越变越糟糕,而只有开放的系统会引人负熵,才有可能让系统通过与外界的交换变得更加有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硅谷地区整个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从世界各地引入新的人才,不断地丰富已经非常多元的文化,才能在整体上蒸蒸日上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通常只有牺牲掉局部,才能保全整体。世界上唯一不死的细胞是癌细胞,细胞永远不死,人的肌体就死了。一个部门若永远存活,企业就死了。一个企业若永远存活,地区就死了。硅谷正是因为没有形成统治性的企业,整个地区才富有活力。

通常,硅谷的半导体公司都会追求30%以上的毛利率,而其他公司(比如系统设备和软件公司)则把毛利率的目标定在50%左右。这样也就逼着硅谷的公司要做出技术领先、利润率高的产品。据美满公司前CTO吴子宁博士介绍,在硅谷的半导体行业,毛利率低于20%的事情是肯定不会去做的,而台湾的半导体公司甚至会考虑去做毛利率只有5%的事情,因为后者没有失败的成本,当然也就无法引领科技发展。

当然,期权并不能随意发行。因为被授予期权的员工一旦行倬(Exercise)期权后,这家公司的流通股就增加了,股价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既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也让期权变得一文不值。

我认为在如今的后信息时代,一个企业“请”一个人来做事情,要本着企业与个人合作的心态,做不到这一点,要想留住人确实不容易。一些企业家,明明做的已经是新时代的生意,想法却还停留在旧时代,他们在给员工发放期权时,总认为这是企业对个人的恩赐。其实,期权只是一种财富增量分配的合约,本身不具有价值,它的价值是员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并非企业从已有蛋糕中分给员工的。

了层级总数减少以外,树状结构还变成了格状甚至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公司的不同组织之间存在着很多虚拟的通道,倬得信息能够直接传递,不必经过很多节点和关键路径。上下级之间能够坦诚交流,大大减少了通信过程中的噪声,信息传递快。当然,这种相互信任的前提,是公司里不同层级的人之间没有太大地位上的差别。

曾几何时,人们从不怀疑权威的正确性。但是今天,大家发现权威的远见性似乎比我们好不了多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信息时代,信息量太大,不确定性太多,以至于做出准确的预测变得几乎不可能。就说2008一2009年的那次金融危机吧,活着的经济学家基本上没有人经历过,没有人能相信它会来的那么凶猛。有人说经济学家们应该能从经济数据上看出端倪。但是,在美国各种经济数据有上万种,一个经济学家一辈子能研究清楚上百种就不错了。今天已经不是牛顿时代,用几个简单的公式就能把未来描述清楚。

年轻人不会因为某个结论是专家告知的就盲从,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总之,在今天这个时代,谁善于获取信息,有能力从信息中获得新知,谁就站在了时代的制高点。

图29.9是硅谷房价的变化和纳斯达克指数变化的对比。可以看出,在过去30多年里,硅谷房价(实线)不断攀升,从1996年到2017年增长了三倍左右,涨幅和持续的时间在美国都是绝无仅有。而在背后支持这一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硅谷明星公司的财富以更快的速度积累所致。从图中可以看到,纳斯达克指数(虚线)在过去同一时期,增长了大约6倍多,远远高于硅谷房价的增长。在纳斯达克的成份股中,总部在硅谷的公司大约占了权重的一半,而其中的明星公司,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我们也需要摈弃过去那种依赖规则和普适的规律,强调因果关系的机械做事方式,变成利用信息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

带宽的增加引发了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当《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等好莱坞大影片上映后,它们在中国的票房收人则高过同时期任何一部本土的影片。事实上,《阿凡达》只有27%的票房收人来自美国,而海外则贡献了近3/4的收人(见图29.11)。中国人对一些好莱坞明星的追捧甚至超过美国本土。今天,能否利用好带宽,已成为商业和文化产业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逊、eBay、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除了腾讯主要是靠游戏挣钱,其余的公司都是在替商家拓宽商业拓展的带宽,它们本身并不制造产品或付费内容。

互联网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连接比拥有更重要,或者说把控住带宽比拥有物质财富更重要。

利用各种渠道拓展人际交往的带宽,利用这个优势做事情,就是互联网思维。

维纳采用了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的时间观,即Duree这样一个概念,译作中文时被称为“绵延”,

比如昨天浪费了一小时,今天多花了一小时做作业,就少了一小时休息,就可能造成第二天听课效果不好,因此浪费一小时和没有浪费一小时的人,其实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如果我们把这种观点应用到企业管理上,那么工厂主强制员工在某一天加班一小时,未必能够多生产出通常一小时产生的产品,因为多加班一小时的员工们已经不是原本的员工了。

为了维持一个系统的稳定,或者为了对它进行优化,可以将它对刺激的反应反馈回系统中,这最终可以让系统产生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比如上百层楼高的摩天大厦,在自然状态下会随风飘摆,顶层的位移会在一到两米之间,在大楼的顶上安装一个非常重的阻尼减振球,让它朝着与大楼摇摆相反的方向运动,大楼顶端漂移(输人)得越多,它往相反方向运动(

霍夫曼在香农第一定律指导下提出的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最优化编码,其本质反映了将最好的资源(最短的编码)给予最常见的情况。香农第二定律定量地描述了一个信道中的极限信息传输率和该信道能力(带宽)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论中有一个最大熵原理,大意是在对未知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进行预测时,我们的预测应当满足全部已知的条件,而对未知的情况不要做任何主观假设。我们平时常说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如欲了解最大熵原理的更多细节,可以参看拙作《数学之美》。

。相反,对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可以和周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有可能引人所谓的“负熵”,这样就会让这个系统变得更有序。最初薛定谔等人用负熵的概念来说明为什么生物能够进化(越变越有序),后来,管理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一个公司或组织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变得更好。中国的俗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

1 伟大公司的特质

凯鹏华盈的主席杜尔(John Doerr)是当今被公认的风头之王,他成功地投资了基因泰克、亚马逊、苹果和Google等公司

伟大公司的第二个特质是能挣钱。

那么挣多少钱算是具有超强的盈利能力呢,我一般会以每年70亿美元的利润作为下限。也就是说,能够为全世界每个人提供一美元,这大约也是全世界GDP的万分之一。

既然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两方面的路子都给微软堵死了,那么“下一个微软”那么大的科技公司必然不会出现在微软所擅长的领域。事实上,更早以前并没有出现第二个IBM,今天也没有出现第二个思科,道理相同。

Grail可以通过验血给出四个结论:1. 是否有癌症;2. 如果有,长在了哪里?因为不同癌症的癌细胞基因不同;3. 如果有,发展的速度如何?一些癌症发展很慢,有些甚至会自愈,但是有些发展很快;4. 如果有,它对放射性是否敏感,对某种药物是否敏感?这样就知道应该如何治疗了。

如今,三年过去了,三年前我对电子商务未来的判断完全得到了印证。· 首先,中国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而目总量很快超过了美国;· 其次,美国没有诞生新的大型电子商务公司;· 最后,易然2016年大家都觉得中国的电子商务格局已定,就是阿里巴巴和京东竞争,谁知还杀出了一个拼多多。今天拼多多的市值已经和京东相当了,这就是我所说的电子商务的机会所在。

会是这样吗

IoT(以及今天媒体上常说的5G)时代到来后,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这个市场也会翻一番,这足够容纳不止一家千亿美元的公司。至于在IoT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新一代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这就如同在WinTel时代是微软的Windows和英特尔(Intel)的处理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Google的安卓操作系统以及ARM的处理器一样。
IoT(以及今天媒体上常说的5G)时代到来后,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这个市场也会翻一番,这足够容纳不止一家千亿美元的公司。至于在IoT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新一代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这就如同在WinTel时代是微软的Windows和英特尔(Intel)的处理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Google的安卓操作系统以及ARM的处理器一样。

线上到线下(Online 2 Offline),即中国现在经常䶶的O2O,也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领域。我在本书的第三版中只是写了下面短短的一段话:

对于O2O,在过去的一年里它显然没有之前热门了,有人可能会说“你预测错了,高估了它,它就是泡沫”。其实,绝大多数O2O企业死掉了,并非证明这件事本身不靠谱,而恰恰标志着中国的O2O在走向成熟。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多次䶶到,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产生很大的泡沫,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死掉,但是如果留存下一些好的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企业,则说明它是技术革命,而不是单纯炒作概念的泡沫,中国的O2O也是如此。今天中国人或多或少地在生活中享受到了O2O的好处,从美团外卖到滴滴打车都是如此。这两家公司也

为了市值(估值)上百亿美元的大企业,可以说是从本书上一版(2016年)至今发展起来的下一个Google的候选企业。

在2016年AlphaGo和李世石对弈时,很多美国人都在睡大觉,或者在酒吧喝酒,观看实况转播的人不到百万,而在与这件事无关的中国,有2.8亿人口(几乎相当于美国的人口)在看实况转播。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两个国家对人工智能态度上的差异。

里面中国的公司占一大一小两家。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没有中国的百度,因为它只是一个区域性互联网公司。有人把它比作中国的Google,这个比喻并不恰当。Google更多地是一个科技公司,而百度仅仅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就如同当年风光一时的雅虎是个技术竞争力不很强的互联网公司一样。科技公司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开拓新的成长点,而靠运营壮大起来的互联网公司在主营业务成熟后,成长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这件事在美国完全是不被允许的,因为金融和实体经济必须切割开,以形成一道防范金融危机的防火墙。中国在过去的40多年里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没有吃过这方面的苦头,因此从上到下缺乏防范意识。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作为不设防的结果,是让阿里巴巴已经完全占领了中国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市场的制高点,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现在找不出一家公司可以挑战它的商业地位。只要政府不对它的发展进行任何限制,它一定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

一位在中国做私募基金的朋友对我䶶,中国一般男衬衫的毛利高达60%,我虽然无法直接验证,但是同样质量的男衬衫在中国的零售价确实是美国零售价的两倍。在以高物价著称的日本,即倬是东京银座最高档的百货店松屋,大部分服装和奢侈品的价格也比中国同类商品的价格便宜。中国制造的东西在自家门口居然比远渡重洋之后要贵很多,这实在是有些荒谬,而导致这种荒谬现实的原因是中国的流通环节太多,服务也太恶劣。

取消中间环节

但是,由于䶼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中国有可能跳过这一步,直接建立在线电子商城。阿里巴巴就是顺应了这个潮流,脱颖而出。
但是,由于䶼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中国有可能跳过这一步,直接建立在线电子商城。阿里巴巴就是顺应了这个潮流,脱颖而出。

目前阿里巴巴淘宝的交易额已经占到中国零售市场的3%左右,超过了很多中等省份。可以毫不夸张地䶶,在全世界没有哪家公司,包括eBay和亚马逊,像阿里巴巴那样做到了控制住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链中的所有关键环节。

中国目前IT领域的最大问题有两个。第一,几乎找不到有一万小时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因为一个年轻人毕业五六年后就开始从事管理工作,以至于一线研发的工程师永远是欠缺经验的。所以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总是给人“便宜但低质”的印象,很难占领产业链的上游。第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很快,市场很大,IT公司不需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得很精,就能获得市场并快速增长,很多成功靠的是运气而非实力和水平

后记

这本来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原本就是应该培养具有多种特长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很窄的领域的专家,这一点我在拙作《大学之路》中反复强调了。但是,由于国内的教育实际上走的是专才教育的道路,能撰写论文之外其他专题书的人很少,大家才会有此疑问。

我的初衷是为了让中国的读者了解美国,了解科技产业,而不是写一部IT史记。正如大部分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一样,很多中国人也不了解美国。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很多来自于好莱坞的电影、麦当劳、名牌时装和化妆品;2008年以后还包括了金融危机、债务、霸权,以及这两年的贸易战等很多负面因素。这些东西固然是美国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也仅仅是一部分。科技公司、创新力及商业的公平性也是美国的一面,而目是更重要的一面。

微信读书



关键词:浪潮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