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5158846557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品牌营销 > 【联想为什么会失败】之盲目的海外收购

【联想为什么会失败】之盲目的海外收购

时间:2021-10-02 13:01:01 | 来源:品牌营销

时间:2021-10-02 13:01:01 来源:品牌营销

黑联想的背后的“黑手”究竟是谁?

一个网络黑手或背后的指使者做一件事,应该要有获利的动机。谁能够从黑联想的网络传播中获利?第一个可能的嫌疑当然是竞争对手。今天的联想真正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还是PC产业,手机的好坏根本影响不了国内外强势品牌,所以诸如华为、小米、VIVO、OPPO等都不可能来做黑联想的事情。联想被黑,真正第一个受益的到可能是与其争夺PC世界第一的惠普等外国电脑品牌。但我们能够证明惠普等公司是背后黑手吗?当然我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这样瞎猜测。黑联想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是能够掌握相关5G投票过程的内幕消息。所以第二个嫌疑人应该是这些参与过5G标准投票的相关企业的高层人士,或高层人士周围能够得到这些信息的人。我已经说过,联想的中国竞争品牌都无黑联想的动机,所以如果真有人黑联想,我觉得更大可能是掌握这些信息的个人行为。不是企业行为,是个人行为?个人在这个行动中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也未必有好处。那有没有可能从联想或其他相关企业中被辞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呢?这个也没有证据,杨元庆们应该更有条件去查证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

  如果说联想“卖国”无法坐实,

  联想背叛他的上帝——消费者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包括它同样一件产品,“国内贵,国外便宜”的定价原则;包括它产品研发,品牌收购策略都是忽视中国市场、轻视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所有这些,它都多年习以为常。“卖国”的行为没有,轻视消费者的主观态度确实证据确凿。

如何挽救消费者的品牌信赖?这个才是联想的最核心经营战略。

联想的资源和一切行动的目标就是为消费者服务。为什么消费者对联想失望?

消费者不会因为摩托罗拉是一个美国品牌而矢志不渝的买单;

当摩托罗拉重新回到中国时,确实有少数人会激动一番,但那真的是少数人,而且是一瞬间。一个破落的品牌衰落了,就很难重新站起来。

联想不懂市场,更不懂消费者

为什么收购IBM(PC)?

为什么收购摩托罗拉?

联想不懂消费者的心!更不知道如何修正!

联想集团的战略失误在于,不知道产品的时代变迁趋势,不懂得如何理解消费者的需求。联想过去成功的模式在于:从代理国际先进信息技术的核心产品电脑,到成功转型创立自我品牌联想电脑,成功把握了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中国个人消费信息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而且这个需求是不断增长、持续增长的。

联想唯一值得称道的只有,在中国同行中,更好的把握了这个机遇。但联想的这个老本(由柳传志奠定基石)吃了几十年,吃到今天,已经让联想缺乏新的动能,发展疲软。

杨元庆的个人情节都影响了他。买买买。1990年代,杨元庆个人购买了第一台摩托罗拉品牌的手机。当时他也不会想到, 20年后,他主持的联想集团会收购摩托罗拉。

杨元庆等为首的联想集团高层对手机的基本认知和思维模式,基本停留在20年前左右,陶醉在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的执着爱恋之中。2014年1月,联想正式收购摩托罗拉,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联想对IBM的敬仰更是无以复加

联想2004年收购IBM的PC业务,这次收购对于联想成为所谓的国际化公司,并把自己的全球总部迁往美国。

柳传志在国内买买买,杨元庆在国际上买买买,联想的经营战略和重心还是买买买。

在2010年3G到来之际,中国的手机企业已经有1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几乎经历了全2G时代的生产和市场过程。如果没有这些新老国内企业的手机产业发展实践,联想通过购买摩托罗拉也可能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导者的市场座席。但不幸的是,国内同行,特别是消费者,并不会买账联想,对其试图依靠一个昔日的手机巨头的遗产就可以称霸中国的幼稚可笑的想法,给予毫不留情的痛击!

以技术无国界,以国际主义的世界品牌自居的联想

联想收购IBM的PC,有两个有利的条件,一是国际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领先者,已经转移到互联网产业(软硬件),不再把PC放在产业的至高点上(所以IBM毫不犹豫的抛售掉PC),第二,国内PC同行相比联想在综合实力上有一定的距离。但手机行业则完全不一样,国际上,摩托罗拉已经是昨日黄花,国际新老手机巨头对手机的重视程度无以复加。国内手机企业在10多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市场竞争力。这包括华为、OPPO,以及小米这样新加入的互联网手机品牌。

手机巨头的衰落,从摩托罗拉到诺基亚,甚至还有台湾的HTC,无不是错误的判断行业趋势,错误的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乃至背叛曾经给予其无限厚爱的消费者。

华为的成功,不仅是技术,更是正确的营销战略及执行

华为在手机技术上的自我研发真正发挥作用主要还是近2年的事情,其技术的价值除物理上的使用价值外,还更多的起到对品牌溢价和营销渠道的支撑上。今天在手机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几个品牌,首要原因是营销战略、品牌战略的成功。所以单纯的技术决定一切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苹果和三星在全球的领先,得益于其营销战略与技术战略的完美结合。

苹果的成功首先也是营销战略的成功,其营销洞察,准确地把握了行业趋势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它的技术研发也是对行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下的。

联想落后在哪里?

联想的经营思维,营销思维基本都停留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的,这个才是联想危机的根本原因!

联想过去擅长商务市场和政府市场,消费者个人电脑虽也取得成功,但并没有注重积累和丰富个人消费市场的充分经验。手机产品的消费完全是个人消费模式,联想原来擅长的商务和政府市场经验不仅不能帮助联想手机,反而严重制约了手机市场的发展。联想和华为、中兴、酷派四大品牌在手机市场都曾集中力量关注商务市场,即运营商采购的市场。由于运营商的采购终极使用者还是个人(而非企业),联想在运营商采购市场的成功反而加重让其对个人消费市场的迟钝。中华酷联中,只有华为最先醒悟,把市场重心转移到消费者个人市场中去。这个战略转型才是今天华为失败的决定性原因。而联想、中兴、酷派等迟迟没有醒悟过来,错失了机会。

联想危机公关的正确之道

这次危机的唯一正确公关方式是一件事两面说:第一,对少数利用5G投票事件对联想进行攻击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正确态度,用事实予以回击;对于不明事情真相的“吃瓜群众”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工作。第二,对关心联想,多年来一直支持联想的亿万消费者,给予诚恳的谢意,并表达愿意在消费者的关注下,善意的批判下,持续完善联想、发展联想。

相当多的所谓“吃瓜群众”其实都曾经爱过联想,关心联想。也有相当一部分对联想虽已经有些失望和冷漠,但内心深处还残存着对联想的期望和爱意。联想公关的一个焦点应该放在如何换回这一批还心存幻想的消费者。

对于第一条,联想有“摆事实,讲道理”,并且拉大旗拼凑了一个豪华的企业家阵容来为联想背书,证明联想的道理和逻辑如何正确。联想绝对没有卖国,联想是靠得住的爱国主义者。虽然他的事实和道理未必那么有力,如果事实本身就是很有力量的,如果道理真的是掌握在联想一边的,根本就不用那么多企业大佬来站台就可以平息众怒。联想的“事实和道理”本身就不是那么坚不可摧,更要命的事情是他只是关注为自己辩护的“事实和道理”,忘记了消费者也有“讲事实论道理”的权利。联想高傲的认为,是不明真相、不懂道理的吃瓜群众上来背后恶毒黑联想的人的当,这群人错误的煽动了民族主义(他的说法是民粹主义)错误思潮。

联想这次最大失误在于,他的危机公关重点,只在企业大佬一端。他忘记了,真正使我们联想强大的不是这些大佬,而是联想的消费者。联想的危机公关犯了忽视乃至遗忘真正带给他生命和荣誉的广大消费者。他以为,只要翻出手机电话簿、微信朋友圈,找出几十个大佬为联想振臂一呼,联想的危机就可以安全渡过。没有想到,柳传志的两次声嘶力竭的发声,十几个大佬的声援,并没有能够使危机消除。

在中国,除了90后、00后一代,没有使用过联想产品的人真的很少很少。联想没有以谦卑的心态,去诚恳的唤起那些曾经爱他但已经开始对他渐渐失望,并已经离去,或正在离去的消费者。用诚恳的态度,真正谦卑的态度来挽回已经离去或正在离去的消费者,是联想唯一正确的公关方法,也是其长期经营的唯一正确原则。放弃这种心态和经营发展,联想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联想要以谁为敌?消费者吗?

网络上大量网民对柳传志的“联想荣誉保卫战”持消极态度。联想以谁为敌?消费者吗?大量网民其实都曾是联想的用户,这些曾经的用户,纷纷倒戈,难道就是因为狭隘的民粹主义吗?对消费者的这一判断,是联想最大的失误,也是事关联想生死存亡的最危险的错误观念。

一个资深营销人对柳传志、杨元庆的告白!

一篇能够真正挽救联想的忠告之文!

一批真正切中联想病因的深度好文!

本人也曾经是联想电脑(PC)、笔记本的用户;甚至借千里迢迢看望昔日的同事、当时的联想省级营销高管之机,购买联想新出品的数码相机(质量肯定没有当时的日本货好)。但是,今天,无论是我个人还是自己创办的公司都已经没有联想电子的产品,更别提被我多次批评的联想手机(包括曾经使用过的摩托罗拉)。

没有美国市场,中国品牌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取得领先地位

在手机领域,中国品牌有可能在2020年以后的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对苹果、三星的全面超越。

大约在2016年前后,中国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超越了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预计最晚在2025年前后,中国手机品牌将在全球范围实现对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的全面超越。

任何一个国际化企业,任何一个民族品牌,要先取得成功,必须对行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和使用价值有深刻的洞察,并以此引导整个企业的经营战略、营销战略和品牌战略。

重新找回复兴民族产业使命和梦想,重新找回消费者的价值,重新找回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把企业的命运和品牌命运植根到亿万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之中。这才是今天拯救联想的根本之道。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有中长期的眼光,要能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根本利益。没有这样的经营战略,任何企业都不会有未来!当然,当下的生存一样重要。联想的摩托罗拉收购无论是近期还是中长远期战略,都是一个必败无疑的昏招!

创立于1928年的摩托罗拉,在走过84年后,于2012年被美国公司谷歌收购,2014年1月又被谷歌转售给联想。联想从1984年创立到今天,经历了34个春秋。也只能够说刚刚从青春年华到成熟中年的岁月。每个公司都有它的辉煌,也有可能遇到挫折,乃至日落西山。能否在挫折中奋起,也是一个企业生命力所在。希望联想能够痛定思痛,在困难中磨练意志,并找到凤凰涅槃正确路径!祝福联想!

在百度百科“联想集团”的公开信息中,联想在美国、新加坡、中国北京三处设立总部。北京总部是联想的起步地,美国总部是联想收购IBM(PC)后国际化后的选择。而新加坡成为总部之一是因为很多国际公司昔日亚洲的总部都设在新加坡。联想成为所谓的国际化公司后,在公司治理机制和管理平台完全照搬国外公司的模式。但对于联想而言,一个公司,三个总部,过于分散,并不利于高效的企业管理和运营。仅三地的交通往来,核心高管及相关中层在旅途中花费的时间成本居高不下。显然,联想的总部机制最多适合北京和美国双总部模式,新加坡总部应该整合到中国北京(西方国家企业把总部设在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的政府与文化与西方较为亲近,有利于管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市场。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中国在地理上就是亚洲的中心,北京或上海、深圳等城市完全可以承担亚洲总部的功能,由此可见,联想的所谓的国际化刻板模式到了非常可笑的地步。)

令杨元庆们意外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亚洲中心

2017年亚洲GDP总量已经达到25万亿美元,超过北美洲的21万亿美元。而且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可逆转。经济中心在哪里,企业总部就在那里。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乃至国外公司把总部设在中国。联想沉醉于美国中心以及亚洲中心新加坡的传统模式,没有远见卓识,缺乏适合中国企业的创造性的企业管理平台顶层设计!

对于联想,现阶段的美国/中国双总部设置才是合理科学的,未来应该有最终以北京为最高总部、最终总部的战略目标规划。

技术研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是每一个手机企业都要做的;但一个国家的高科技产业中,一定要有核心技术的研发。没有核心技术,手机产业的终极发展,还是会受到严重制约。期待中国手机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营销和品牌等多项综合运营能力上有更全面的提升,创造傲视任何国际品牌的伟大奇迹!

早在去年第一季度,联想就丧失了保持了四年之久的全球 PC 市场冠军的宝座,转而由惠普取而代之,当季度联想电脑出货量的环比增速仅仅只有1.7%,而惠普则达到了惊人的13.1%。一年之后,惠普继续巩固着其执全球电脑市场牛耳的优势,而联想则不温不火,和去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相比没有任何改变,停留在了这块市场老二的位置上。

自2015年到2017年,小米公司销售及推广开支、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在成本中的比重分贝分别为2.9%/1.1%/2.3%、4.4%/1.4%/3.1%、4.6%/1.1%/2.7%,这家公司的研发支出在过去三年里已经从15.11亿元增长到了31.51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自2015财年到2017财年,联想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2.2亿、14.91亿、及13.61亿美元,绝对数量远远超过了小米。小米作为初创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比联想当年要高很多。

联想的技术研发支付从绝对值看,远超小米。但联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经营战略和营销战略的失误,技术成果并不能为企业造就动能。

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的所谓技术很多都是2G时代的旧技术。

惠普的技术研发不如联想,并不妨碍它超越联想

自2015财年到2017财年,惠普研发支出分别为11.91亿、12.09亿及11.9亿美元,从绝对数值甚至还不如联想,然而,前者的营收分别为514.63亿、482.38亿及520.56亿美元。由此也可以看出,技术研发未必能够决定企业经营的好坏。联想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经营战略和营销战略出来大错。

技工贸还是贸工技并不是联想今天成败的关键因素

网络上专家和普通网民都在议论联想如果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就可以避免今天的困境。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一定是联想的真实情况。

真正能够像华为那样在技术投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并不多见。一般的手机公司也没有必要像华为那样全力以赴技术研发(其实华为也不是全部资金都投入到技术研发上),华为手机首先是一家营销公司,依托于比较强大技术背景和综合实力。

联想的贸易模式,都不是什么真正意义的营销模式,至多只是20世界末期的旧营销模式而已。

希望联想能够成为百年企业

能否迈过当下的危机是联想人面临的严峻考验。当下真正的危机不是有人要黑联想,要砸联想几万人的饭碗,而是联想人的固步自封。如果联想真的脆弱到不堪一击,被几篇搬弄是非的文章打到,那也怪不了别人。

三星在中国成功,日本手机在中国的失败,首要原因是营销战略问题,三星从上个世纪1990年代就开始布局中国,并因深入的市场研究和准确的市场及品牌定位而大获成功。

今天的中国,连3G时代的王者苹果、三星的品牌迷信都已经瓦解或正在瓦解,联想居然还幻想一个1G时代的王者能够给联想带来手机市场的胜利。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呀!

去键盘化,迎接大屏幕手机时代

在2G时代早期,三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中国人更喜欢折叠式手机,所以开发了不少折叠式设计的机型。而欧洲人更喜欢直板式手机,所以诺基亚的手机都是直板式。在手机进入智能时代后,一键触控的大屏幕手机开始由苹果倡导而开始流行。三星和很多国产手机品牌快速跟进。诺基亚的直板式手机本来更容易转型为舍弃按键式的大屏幕手机,但不幸的是诺基亚固执的坚持传统手机设计理念,保留按键的设计。2009年夏季诺基亚推出的旨在应对苹果挑战的第一款智能化手机N97(3.5寸屏),在跟进大屏幕潮流的同时,为保留传统的按键设计,以折叠式来满足大屏幕无键盘兼顾的折中路线。这是一款会被乔布斯笑掉牙的老土设计。一个几乎从来不做折叠机型手机的品牌,居然在一键触控时代来临之际,还重回折叠式,把按键式的手机设计理念发挥到极致。当我拿到这款手机的时候,大胆的判断:诺基亚完了!此时,诺基亚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0%——这是一个即将结束一个时代的最后辉煌。诺基亚当时却没有意思到危机的马上降临。在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建议我服务的广东大型手机零售商调整思路,逐步放弃以过去坚持多年的以诺基亚为核心的产品路线……相对诺基亚而言,摩托罗拉是一个思路更加僵化,营销战略更落伍的品牌。在手机剧烈动荡的年代,联想丝毫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沉浸在昔日电话时代的旧思维模式中不能自拔!所以才有直到2014年,联想还会做出收购摩托罗拉的这样的不识时务的错误经营决策。联想包括杨元庆在内的核心营销高管基本上就是一个手机行业的大外行。他们的营销思维和手段基本停留在上世纪和21世纪之初的阶段。假如我是一名联想的营销经理人,会以自己在联想的全部职业前途为代价拼命反对收购摩托罗拉的行为,就像今天柳传志拼命捍卫联想荣誉一样。哪怕我的反对毫无作用。但我会坚定不移地相信:市场会证明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是一次战略性错误决策。

联想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2002年联想进入手机行业,比VO还早2年时间,比华为早一年多,比小米早整整8年。

联想国外市场亏损,国内市场盈利(微利)。当年用国内市场赚取的利润去收购IBM电脑及服务器,收购摩托罗拉,但并没有换来好的业绩。

联想对普通个人消费者的傲慢由来以久。因为在政府采购和企业销售渠道的优势,对个人消费市场,联想的策略基本是爱买不买。长期以来,对于国产第一品牌联想,个人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支持,毕竟是我们民族的品牌。但久而久之,这种对消费者的傲慢态度被消费者感受到了。

不懂消费者何谈重回中国?

摩托罗拉重回中国推出了MotoZ系列,手机+模块的所谓新设计,本质上还是诺基亚N97的折叠式设计的再复活。联想的手机设计师和高管都是商务人士,成天都在自己或客户的会议室演示PPT或听别人演示PPT,所以他们觉得这个有演示功能的模块会大卖。可惜的是,有这样需求的商务人士毕竟是少数。广大手机用户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功能。联想推的实际上是一个小众产品,如果它定位就是一个小众产品这样做还可以理解,但摩托罗拉或联想的目标一定是一线大众品牌。这样的设计和营销理念却把摩托手机做成小众了!联想的所作所为千真万确的证明一点,从上到下,从设计师到营销人,从杨元庆到基层干部都是一群手机门外汉!三星也曾推出高端的W系列商务手机(很多年前就卖万元),但一方面三星已经占据大众主流机型,再出高端细分机型是巩固其领导者地位和扩大利润的有效手段。而且W系列对目标人群的习惯和喜好的把握也是摩托罗拉没法比的。

联想的基本盘,销售额,国外市场为主,国内为辅。国内的客户基本盘:政府采购;企业采购;个人消费。国外虽然为主,但目前国外处于亏损状态,国内为辅,但却是全部利润的来源。联想通过收购IBM电脑及服务器,收购摩托罗拉,成功把自己国外的主营收入超过国内,实现所谓的国际化公司的转型。但PC早已是夕阳产业,摩托罗拉手机所处的行业虽然还是朝阳产业,但摩托罗拉在全球范围早已经是落伍的品牌。

联想在2000年代初期进入互联网,做门户网站,很快就倒闭。2002年开始进入手机行业,做了几年没有什么起色卖掉。2008年,看到3G时代来临,PC在信息技术终端设备的中心地位将被智能手机取代,不得已又重新买回联想手机。

———— 结束语 ————

决定手机品牌成败的因素是什么?

联想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在全球手机技术共享的平台上,手机终端品牌的成败,第一要素其实是营销;第二要素才是技术。在营销水平趋于平均的条件下,技术才是决定性因素。但最后的赢家是技术、营销和综合管理运营的综合实力。

联想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所谓“技工贸”与“贸工技”道路之争,在21世纪的今天,其实是一个落后的范畴。今天的联想无论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战略,都不会有前途。因为它的技术不先进,贸易也很落后。自然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来源:亿企邦

关键词:盲目,海外,收购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