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行业动态 > 【一】应用业务和技术双驱动构建数据中心云网络架构,实现云网联动
【一】应用业务和技术双驱动构建数据中心云网络架构,实现云网联动
时间:2022-03-07 15:12:01 | 来源:行业动态
时间:2022-03-07 15:12:01 来源:行业动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客户通过互联网、手机银行等非人工方式获取金融服务更加便捷,使得其在获取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和执行购买、支付等金融行为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ank3.0》作者Brett King曾预言,未来的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在3.0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竞争的关键是场景和体验,以生活情景和客户体验为中心来提供销售和服务,脱离原来以交易为中心的做法。例如在客户购买机票出国游的时候,准确提示客户可以购买出国游保险;在客户涨工资的时候,提高客户的授信额度等等。
以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为例,业务渠道和用户体验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柜面及人工业务量仅占整体业务量的7%,而网银和电话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已经超过了一半之多。业务办理由线下转为线上,如何利用更优质的场景化的IT服务成为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的关键。另一方面,线上业务更加依赖后台IT系统,银行已然成为经营金融业务的IT公司。
顺应时势,工行积极推进e-ICBC互联网金融战略。
e(Electronic)代表的是信息化、互联网化
I(Information 信息)对应融e联平台,核心是把握客户的信息流
C(Commerce 商贸)对应融e购电商平台,核心是把握客户的商品流
B(Banking 银行业务)对应融e行平台,核心是把握客户的资金流
C(Credit 信贷) 对应网络融资中心
当然,仅有业务的驱动还不够,技术发展不满足也会成为银行转型的制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已成为金融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网络成为其中的关键,需要更好地支撑相关技术落地,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业务高度依赖开放、灵活、快捷、安全的内外部网络。
在各类网络新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变革也悄然来临。SDN和NFV已成为推动网络架构变革的核心技术,既能应对移动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挑战,也能提升网络自身管理能力,网络进一步向虚拟化和软件化发展。
适应工行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信息化的银行发展方向,构建面向未来业务发展,以开放性、高容量、易扩展、成本可控、安全稳定、便捷研发的全新技术体系框架为工行IT架构转型目标,工行和华为展开合作,通过联合创新中心,共同开展面向未来的金融IT基础架构研究。
基于工行与华为联合创新的研究成果,满足工行IT架构调整和业务渠道整合的需要,提升IT运营能力,支撑应用快速上线,降低运维复杂度和完善的风险管理,工行已经完成了新一代银行网络的构建。
新一代银行网络以SDN软件定义网络为核心技术,具有虚拟化、服务化、智能化、开放化、安全可控等核心特征,可以有效提高IT资源组织效率、支撑业务应用快速部署、提升用户访问体验,同步增强网络安全可控性。
工行新一代网络架构按照网络编排层、控制层、转发层的设计层次,重构网络系统,网络转发层全面实现虚拟化,依托控制层增强网络服务化能力,协同编排层实现网络运维智能化管理,同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