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18143453325 在线咨询
所在位置: 首页 > 营销资讯 > 电子商务 >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概述(一)

国际贸易经典理论概述(一)

时间:2023-03-18 13:48:01 | 来源:电子商务

时间:2023-03-18 13:48:01 来源: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国际贸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世界上为什么会存在贸易呢?国际贸易有什么理论支撑呢?本文将带领大家去探讨这个问题。

一、早期的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外进行经济掠夺与贸易,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图安·孟克列钦、托马斯·ּ孟等。

重商主义的主要论断是:贵金属等金银就等于财富;流通领域产生财富;国家需要通过多卖少买来不断积累财富,保持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实际上是把整个贸易看成是零和博弈,不是你赚就是我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保护贸易。

2.“货币—价格”流动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的较早阐述者是18世纪英国哲学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

休谟对重商主义者的观点进行了质疑,他认为重商主义不断追求贸易顺差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进而引起国内价格上升,消费者因此会增加国外商品购买,减少国内商品购买,以此循环,逐渐达到国家之间的贸易均衡。

二、古典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1776年,经济学巨匠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这本书中,斯密批判了贸易的重商主义观,他认为自由贸易才是国家之间经济交易的最优政策。

斯密相信通过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能专业化生产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同时,斯密认为绝对优势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

如图所示,德国生产小麦的效率更高,瑞典生产小麦的效率更高,因此,两国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实现最佳的资源利用。

2.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如图所示,如果瑞典在餐具和小麦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话,是不是就不能和德国进行相互贸易呢,李嘉图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在餐具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比,即德国餐具劳动生产率/瑞典餐具劳动生产率=5/7;小麦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比,即德国小麦劳动生产率/瑞典小麦劳动生产率=3/4;显然3/4>5/7(更大一方国家的那个产品有比较优势),因此德国在生产餐具上具有相对优势,那么瑞典就在生产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了。

我们还可以用相对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即德国餐具生产成本/瑞典餐具生产成本与德国小麦生产成本/瑞典生产成本这两者比较,更小的一方国家的那个产品有比较优势。

关键词:理论,经典,国际贸易

74
73
25
news

版权所有© 亿企邦 1997-2025 保留一切法律许可权利。

为了最佳展示效果,本站不支持IE9及以下版本的浏览器,建议您使用谷歌Chrome浏览器。 点击下载Chrome浏览器
关闭